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需要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逐步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学科素养的完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93-01
  将情境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抽象化程度较高的数学知识加以形象化展示,并帮助学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情境体验和参与中建立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的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过程中,以便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同时,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选用小学生易于理解、感兴趣的情境加以应用,并借此与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进而使学生凭借情境的体验积极参与其中、达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参与和知识学习效果。
  一、情境有效导入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开端,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导入环节一直以来都深受教师的重视。但是,如果教师直接采用知识讲述的方式往往无法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若教师可以将情境的创设加入到数学课堂的知识导入教学环节,则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学生兴趣的建立,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的参与和分析中,进而积极在课堂导入环节的情境参与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初步认知和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周长是多少》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就在课堂上以情境创设的教育开展形式实施导入教育:王叔叔有一个鱼塘,现在想在鱼塘的周围增加一圈铁质围挡,以防周围前来游玩的小朋友不慎落水。那么,大家能不能帮助王叔叔看看,他需要购买多少米围栏?接着,笔者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幅鱼塘的图片,并借此有效帮助学生对于长方形的鱼塘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尝试结合图片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情境参与和分析。同时,笔者通过教育观察发现,学生被情境导入的课堂实施方式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并尝试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帮助情境中的主人公出谋划策、解决问题。最终,学生在情境参与中高效投入到导入环节当中,并切实实现了数学课参与效率的提升和数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二、情境突破学习难点
  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重难点问题——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课堂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数学思考环境,并引领学生在情境的体验和参与中进行数学疑难问题的思考和分析,進而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突破重难点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同时,情境创设的课堂实施还能减少学生面对疑难问题产生的畏难情绪,促使学生在情境参与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完成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存在疑问。基于此,笔者为学生创设情境:小明家小区广场是一个五边形的图形(多媒体图片展示),大家能不能帮助小明计算一下这个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接着,笔者在黑板上展示一个三角形,并询问学生其内角和;然后又出示一个四边形,并借助对角线绘制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其内角和的推导;接着,笔者进一步在黑板上画出小明家广场的五边形,从一个顶点开始,画对角线,进而求出五边形内角和。同时,笔者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表格,以n代表多边形的边数,结合上述对角线绘制过程帮助学生推导公式。最终,学生不仅在情境体验中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还在探究中突破了重难点知识。
  三、情境达成知识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凭借情境创设的有效实施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并带领学生在情境的参与过程中结合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选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中恰当的知识内容加以应用,进而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最终,学生将会在数学课堂的情境探究中完成知识应用素养的建立和健全。
  例如,在学习完《校园绿地面积》这部分知识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已经可以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测量和统计的方案,并学会了使用测量的方法求解面积、建立了逻辑分析和数据意识,因而笔者创设情境:你们家需要换木地板,请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面积,在课余时间自主测量、自主计算、汇总数据、完成面积计算任务,帮助爸爸妈妈解决购买木地板的面积问题。学生被情境激发了参与兴趣,并积极结合自己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尝试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家庭进行测量、将每个房间都加以数据记录,最终汇总出总数据、计算得出结论。可见,学生在情境中将会激发知识应用兴趣,并主动投入其中,达成良好的知识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效果,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课堂实施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并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元的情境体验中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探究的乐趣,进而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的情境体验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相信在数学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定可以使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情境参与、情境分析和情境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学科素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静.探究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农家参谋,2019(17).
  [2]何有祥.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科技风,20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它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获得更多的能力,使其学会更好地做人、更好地生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素质教育改革,教师应当在此背景下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 小学数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相对于幼儿园的形象数学,小学的数学内容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的更高。而对于今后的数学学习来讲,小学数学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一旦出现薄弱环节,在初中高中的学习中将会出现短板。所以,小学数学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根本上分析现如今小学数学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以及微课在小学课堂中如何运用。  关键词 微课教学;小学数学;趣味性
摘 要 为使教育均衡发展,前几年进行的学校布局调整使寄宿制学校在众多的学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欠佳,尤其在起始年级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优势,来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众多班主任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当前多元化的环境下,教师在进行革命题材音乐作品教学时感到无力,如何让时代经典作品走进学生。本文以《保卫黄河》为例,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学生兴趣所在,善于与学生展开情感对话和交流,扩展学生文化视野,了解革命题材作品的跨时代意义,让经典音乐留驻学生心间。  关键词跨时代的经典;情感;留驻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235-01  初
摘 要 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用简明准确的科学媒介(文字、公式、图像)来表达概念、规律、现象和过程等对象的能力。它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锻炼,同时也是对文科性质学科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补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以下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一、创设情境,有话可说;二、实践活动,积累素材;三、科学引导,有效表达;四、观察记录,帮助表达;五、合作观察,相得益彰。  关键词 科学语言;表达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环节。利用多样化形式开展激趣教学,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激发学英语的兴趣,提升学习实效。文章从融合生活情境、利用互动游戏、应用教学媒体和创设训练作业等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激趣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0052-01  在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教师要创设游戏、空间、探究、操作、问题等情境,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条件,还给孩子创新的课堂,还给孩子学习的权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拥有了创新才能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本文主要研究小學高年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
摘 要高考对小说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典型意义,把握作品的主旨思想,以逐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本文阐述了客观题、主观题以及针对高考小说的教学建议,希望对高中语文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小说;命题方向;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92-01
摘 要 本文主要围绕着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如何能够更加具有实效性,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体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了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整个的教育过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基于此,为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则应该根据实际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 要 在如今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更要重视对其心理的干预,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其长远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分析了幼儿心理干预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如何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