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以问题引领教学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初中历史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出 “好问题”,还课堂给学生等途径开展问题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7701
  近几年,问题教学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材的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現出来,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有不少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当然也有些教师认为,问题教学法不够成熟,不具备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实践研究。那么,如何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提升教学实效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问题要根据学情及教材来设计;二是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三是问题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为例,对于这一课的知识点,教师比较容易提出相关问题,但是,如果问题提得过于简单,最终的教学效果会打折扣。比如,“八一南昌起义”这个知识点,如果教师只是问南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学生会感觉没有挑战性。但教师如果扩展一下,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视频:整齐的解放军队伍在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走过天安门广场。雄壮的歌声,加上强烈的视觉感观,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教师提问:八月一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八一”建军节。接着,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八一”建军节跟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寻找答案,从而有效地切入了新课。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挂图等教具,帮助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的经过,并让学生思考:南昌起义之前,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军队吗?中国共产党几时有了自己的军队?这样,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设计出 “好问题”,让学生勤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设计出“好问题”,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勤于思考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是“好问题”呢?“好问题”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针对性强,围绕教学重难点而设计;二是具体化,问题越具体,越能引起学生兴趣;三是有难度,问题不具备思考的价值,学生会不屑一顾的;四是层次性,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难有易。
  以《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这一课为例,看看教师是如何创设出“好问题”的。在导入环节,教师以一张卢沟桥图片提问:图片中的建筑物,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问题简单,但直入主题,引出新课。也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请学生听一段《义勇军进行曲》后提问: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歌词为什么说到了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在那个时代,歌曲表达了人们一种怎么样的情感?这几个问题具有层次性,而且逐步加深难度,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问题提出来后,学生开始了分组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有学生说,是田汉写的。有学生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华北,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机。有学生说,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好问题”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教学实现了预期目标。
  三、还课堂给学生,让思考有时间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还课堂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容许学生犯错。学生在思考与犯错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正确的思考方法,并有了自己的想法、观点,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观。
  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创作于什么年代?然后由此延伸,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等去了解中共七大会议。对于问题的探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轻易介入学生的讨论中,只是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当然,对于陷入困难的学生,教师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但不是简单给出答案,而是教给其思考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并掌握课文内容。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图书馆是一个实现学校师生资料查询的服务性机构,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图书馆必须要求做到层次分明、馆藏丰富、形式多样。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必须注重创造和谐、安静的氛围,给读者提供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服务,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图书馆的馆藏量。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总的来说是偏重的。而学习负担偏重的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又有非制度性因素。作为教师,应加强"母题"研究,避免"题海战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
高新技术革命与进步的浪潮正在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由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与传统企业相比人力资源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确认和计量
苏格拉底从遥远的历史隧道传来智慧之声:"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这声音,让多少追寻生命实质的人,不再将生命的思考停留在理论的表层;这声音,让多少不甘平庸
[摘 要]中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教学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商务技能实践型人才,这和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现重点研究目前中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职院校;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124-0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
用兴趣来引导科学教学,可使教学效果更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科学课堂中采用“五分钟活动实践”进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