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书育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相应的文化课知识,二是立德树人。将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是实现高中英语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文化课授课过程中,结合分析课程具有的基本内涵及将其融入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融合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核心素养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性质的语言,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在高中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辨识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消除不良思想的影响。笔者结合日常高中英语教学过程,提出以下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一、联系时事热点,开展文化交流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截止到2021年,我国国内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恢复。我国同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一起共享疫情对抗措施,开展深度的医学文化交流。所以,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学生之间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交流,还有更广义的交流。
  例如,在教授“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d”一文前,通过借助上述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我国向世界各国传授经验,同时向很多国家派出了专业医疗团队professional medical teams,提供了专业设备professional equipment,给予了专业意见professional opinions,向世界各国伸出援手,以人民大义为先,摈弃矛盾,救各国百姓于水火。疫情当前,我国秉承一贯的谦虚风格,充分向世界展示了大国风貌,这才是真正的强国。通过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互动,帮助不少国家渡过疫情难关。以此为背景,导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交流的含义。
  所以,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各国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各国政治、经济之间的互动。联系时事热点进行英语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层面的英语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开阔的眼界和视野,让学生明白提升自己的实力是帮助别人的前提,由此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认识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实力位于世界前列,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对比中西差异,加强文化自信
  近年,过“洋节”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与部分商家为了盈利而借助节日氛围进行的商业造势不无关系,很多高中生自幼成长于国内,对西方文化充满了新奇感,使得“万圣节”“圣诞节”等广告充斥大街小巷,而中国传统的春节,部分学生则并没有较高的兴趣。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
  例如,在学习“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一文时,结合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守岁、全家欢聚、吃饺子Eat dumplings、放鞭炮Let off the firecrackers等,向学生对比西方圣诞节的传统,他们也会全家聚在一起,但他们吃的是火鸡turkey。中外风俗相近,区别是具体的生活习俗。如今,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也随着中国人迁往世界各地,春节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不少国际友人和中国人一起欢度春节,他们听着中国的神话故事,吃着饺子,感受中国节日的氛围。通过课程讲解,学生掌握了相关单词词汇,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加深了世界一家,传递友谊的重要性。
  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学习,以中国传统视角审视欣赏西方文化多样性,用辩证的思维理解西方价值观,可以避免学生盲目的西式崇拜,增强文化自信。
  三、结合影视素材,了解文化渊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中英语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老师板书学生笔记,传统的板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实现了从教师单纯的口述到学生直接观看方式的转变,对学生而言,视觉加听觉刺激下的英语内容学习效率远比单纯的听觉刺激高。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结合影视素材,向学生直接展示文化傳承,了解文化渊源,从而达到文化认知和辨识的目的。
  例如,学习“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一文时,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进行影视学习。春节守岁的习俗是除夕夜晚人们不睡觉,以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同时很多家庭会在临近零点放鞭炮,以庆祝新年来临。向学生播放守岁和半夜放鞭炮的来历视频短片;再播放,向学生展示平安夜的来历,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节假日的文化传承,了解其文化渊源,从而明白世界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历史,尊重文化才能理解文化。
  所以,结合影视素材的英语课程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中西文化结合式的课堂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纵观古今的学习机会,同时提供了“横看”现代文明的条件,实现了思政课堂下的英语教学,也能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
  四、组织随文练笔,表达文化观点
  英语课程学习,单纯的依靠念、听、背诵无法真正掌握,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表达自我思维意识的过程、也是表达自我文化观点的过程。思政课堂下的英语随笔,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时动态阐述观点。
  例如,学习“Tomorrow’s word”一文时,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要求学生从国家政策、技术革新、习惯培养等方面论述节能减排、回收利用等环保措施。
  通过语言的描述,学生学会了英语相关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结构。在英语授课中,需要结合实际课程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拓展,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文笔练习,帮助学生复习词汇和语言架构,学会正确的文化表达方式,深入理解中西表达方式的区别,摒弃中文式翻译带来的学习缺陷。
  随文练笔不仅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同时在学生脑海中有了建设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最终实现英语素养的提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开展实践活动,升华文化情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单纯的读写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需要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围绕主题开展讨论或者辩论,渗透跨文化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交际能力,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重视文化内涵,注意中外文化的对比,从而形成文化冲突,让学生在辩证的过程中体会到历史差异带来的文化内涵,从而升华文化情怀。
  例如,学习“Back to the past”一文时,进行知识拓展实践活动。清朝,我国科技发展相对落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结合两个观点,教师请学生进行讨论,并指出二者的异同。这种题目对于高中生具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是词汇量的不足,其次是对历史背景掌握的并不清晰,需要学生首先了解社会背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发言。活动的初始阶段,笔者要求学生首先用汉语写出个人见解,再翻译为英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学生可以脱稿表达。在课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了民族文化情怀。
  学生通过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掌握了英语专业知识,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更能明白老百姓的疾苦,也才更能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拼搏才能发展。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交织下,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文化情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文化,不仅传授了学生专业文化知识,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维意识,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成绩,还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将国际动态运用到授课模式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将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历史模式中释放出来,融入热点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思想引领和技能培养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中学课程资源,2021(1).
  [2]张丰硕.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21(1).
  (责任编辑:姜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的设想与论证,提出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主要内容。在此之上,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相关学校进行初中初任体育教师的思想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构建  一、思想培育的相关概念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
摘要:供热管网施工质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个供热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确定常见施工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本文分析了供热管网施工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供热管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激励方式,促使学生调动内驱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促使他们取长补短,得到进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班主任;激励方式;内驱力  激励是一种能促使学生得到成长的“催化剂”,由于学生的学情、性格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采用的激励方法也各有不同,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学习和
[摘 要] 德育工作如果仅仅依赖于口头教诲不仅乏趣,甚至遭到学生的情绪抵抗。此时教师不妨另辟蹊径,在校园内或者校外开辟表演、文化、涂鸦、种植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让他们张杨个性、增强责任意识、宣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打造德育建设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 实践基地;德育平台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会让学生感
[摘 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机制发展的关键阶段,负载的压力巨大,同时又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出现厌学心理,其中家庭教育、教师因素、学校管理、社会风气以及人际关系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本课题研究分析了小学生厌学者的心理特征,着重讨论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进行厌学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 厌学心理;厌学心理特征;心理咨询  “厌学心理”在小学生中很常见,小学生年
[摘 要] 高中生学习历史,要摒弃传统的课本背诵模式,利用前见和经验重新进行历史解释,在不同问题和视角的引领下,多方位全面认识历史发生的必然性,结合史料、史政深入思考历史事件,最终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刷新历史视域。   [关键词] 高中生;历史解释;历史视域  高中历史解释需要考量的问题性实践是:解释什么、怎样解释以及为什么这样解释。通过历史解释,能刷新学生的历史视域。  一、基
[摘 要] 语言应用和建构的能力、文本赏析和创造的能力,这些都属于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式让他们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想象力;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得到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象力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促使学生想象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展开文字应用,学会
[摘 要] 家庭教育对学生教育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提出班主任要通过形式升级,建构三维沟通模式;生本立场,凸显主体角色定位;确立定位,维护三位平等关系;扭转结构,改变传统评价体系,巧用家校联系单,搭建与学生的多维化沟通。   [关键词] 家校联系;多维沟通;生本立场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力量和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针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等,教师都要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给予关爱。教师要建立温情制度,给他们关怀,做好调查以便对症下药,通过书信交往促使其敞开心扉,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展开家校结合的教育,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得到关爱,从而逐步改变自我。   [关键词] 班级管理;心理关爱;特殊儿童  作为教师要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接纳不同学生,采用全纳教育的方法,积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