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关爱班级特殊儿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针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等,教师都要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给予关爱。教师要建立温情制度,给他们关怀,做好调查以便对症下药,通过书信交往促使其敞开心扉,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展开家校结合的教育,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得到关爱,从而逐步改变自我。
   [关键词] 班级管理;心理关爱;特殊儿童
  作为教师要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接纳不同学生,采用全纳教育的方法,积极关怀班级特殊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班级师生的关爱,进而获得力量,产生积极的道德追求。班级特殊学生包括各种不同的类别,如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属于留守儿童,还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偏激或过于内向、存在偏差,等等。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采用融合教育的方法,积极引导,促使他们进步。
  一、建设温情制度,给予关怀
  建设温情制度能更好地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有助于让特殊学生感受到关爱。教师要注意掌握批评和表扬的艺术,当学生出现了不良行为的时候,不要直接进行批评和惩罚,而要给予关怀,让他们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促使其主动改正。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更好地改善师生关系,用真心关爱学生,持之以恒地给他们帮助,促使其得到进步。
  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不在身边,处于隔代教育的状态,爷爷奶奶也管不住他们,因此常常出现上学迟到的问题,放学后也常常在外逗留、玩耍,不及时回家。针对此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如有的学生认为爷爷奶奶很少和自己交流,自己在家里无人说话,教师则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后兴趣小组中,和同伴交流;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以后也会像家长一样外出务工,所以认为学习不重要。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将来从事更喜欢的职业。在教师的温情引导下,学生也尝试改变自我,学会融入整个班级中,此时教师适当表扬,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做到批评得法,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表扬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既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又不能让他们骄傲。若能掌握好分寸感,教师就能更好地建立温情制度,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好细致调查,因症施策
  特殊学生的情况有很多种,所以教师要做好调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先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记录下值得分析的细节,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不同的情况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样既能起到分层教学的效果,又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在接收班级之初,教师就要通过问卷调查、联系前任班主任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编写学生档案,记录下相关的内容。此后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待人接物、课后休闲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教师发现同样是留守儿童,由于性格的不同,表现的状态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比较内向,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在闲暇的时间常常坐着发呆;有的学生则过于暴躁,性格比较偏激,在和他人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争吵、打架等问题。教师在做好细致调查后,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后兴趣小组,并让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做他们的同桌,促进其和他人进行交流。对于性格比较暴躁的学生,教师则推荐其参与一些能陶冶性情的课余活动,如参加写生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能优化教育的好方法,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记录好学生档案,然后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工作展现出了人文化、细节化的特点,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也比较适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开展书信交流,敞开心扉
  马丁·布贝尔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开展平等的交流。他要求教育者要关切学生整个人,将其看成是一个现实的并且有潜在可能的整体。然而不少班级特殊儿童性格过于内向,很少和他人交流,在面对教师的时候会更紧张,在交流时也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口吃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调整交流方式,引导他们开展书信交流,促使其敞开心扉。
  有的学生性格特别内向,很少主动和他人交流,在受委屈的时候也常常低头不语,很少主动辩驳。教师尝试和其从书信交流开始做起,引导其将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试着敞开心扉。如该学生在书信中提道:“我其实很想和同学交流,但是我说话太慢,同学们总是不耐心听我说话,我还没有说完他们就说其他的了,也不听我的话,我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进行交流。”教师分两方面入手开展指导,首先引导该学生尝试从文字交流开始做起,先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整理好思路,然后和他人交流,其次则和其他学生沟通,让他们尝试耐心倾听其表达,避免出现皱眉等不耐烦的表情。在双向引导后,该学生逐渐提升了和他人交流的能力。
  除了书信交流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用微信、电子邮件等展开交流,如可以在网络贴吧开设“知心姐姐”等栏目,引导学生诉说自己遇到的问题。这种书面交流的方法减少了面对面沟通时的尴尬,学生感觉更轻松,因此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四、留意细节变化,即时跟进
  部分特殊儿童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不能放弃,而要积极留心观察他们,注意他们的细微变化,然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他们也会更乐于改变自己,能得到精神鼓励,进而促使其进步。
  一名学生的父亲性格比较暴躁,虽然学生父母已经离异,但是父亲的性格还是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该学生的性格也比较暴躁。针对此问题,教师首先和其讨论,让其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和他人的争执,采用“一吸气,二自问,三轻声表达”的方法,要发怒的时候首先深吸一口气,然后自问一声,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误解他人的意思,然后再尝试调整语气语调,轻声细语地表达想法。教师观察该学生,并记录下细节变化:开始的时候该学生虽然尝试压抑情绪,但还是时不时地爆发,教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赞扬了他的变化,鼓励其再接再厉。此后该学生渐渐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再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能多主动和同伴交流。渐渐地,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常常更关注优秀的学生,但是却忽略了某些特殊儿童,甚至将他们边缘化。教师要改变这种错误做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存在价值,让他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五、加强家校结合,培养习惯
  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人性的发展,在孤单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特殊学生的问题并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能解决的,而要在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促使他们真正得到改变。但是不少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却缺乏家庭的关爱,这自然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强化家校合作,给家长和孩子制造更多沟通的机会,进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名学生的家长刚刚离婚,该学生很难适应家庭结构的突然变化,因此出现了情绪低落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家校合作。首先,教师联系了学生的家长,告知其孩子在学校中的状态变化,并希望夫妻双方能给孩子一个心理过渡期,利用双休日开展重聚活动,并适当安慰孩子,让他逐渐接受父母婚姻状态的变化。其次,教师安慰该学生,并带领其参与到各种集体活动中,学习如何独立,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同时也让其意识到家长虽然感情不和,但是依然是自己的父母。在教师的引导下,该学生的心理状态逐渐得到了调整,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坚强,减少了对家长的依赖。
  利用微信沟通,能让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密接触,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特殊儿童进入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家庭中,感受家庭的温暖。这样也能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和他人沟通,进而改善心理问题。
  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积极关心每一个特殊学生,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进行个别引导,设计出各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其性格的策略。这种循循善诱的方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中,获得转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红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校德育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9(21).
  [2]李春玲.用包容、关爱之心教育特殊学生[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4).
  (责任编辑:姜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的设想与论证,提出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主要内容。在此之上,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相关学校进行初中初任体育教师的思想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构建  一、思想培育的相关概念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
摘要:供热管网施工质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个供热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确定常见施工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本文分析了供热管网施工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供热管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激励方式,促使学生调动内驱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促使他们取长补短,得到进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班主任;激励方式;内驱力  激励是一种能促使学生得到成长的“催化剂”,由于学生的学情、性格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采用的激励方法也各有不同,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学习和
[摘 要] 德育工作如果仅仅依赖于口头教诲不仅乏趣,甚至遭到学生的情绪抵抗。此时教师不妨另辟蹊径,在校园内或者校外开辟表演、文化、涂鸦、种植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让他们张杨个性、增强责任意识、宣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打造德育建设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 实践基地;德育平台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会让学生感
[摘 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机制发展的关键阶段,负载的压力巨大,同时又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出现厌学心理,其中家庭教育、教师因素、学校管理、社会风气以及人际关系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本课题研究分析了小学生厌学者的心理特征,着重讨论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进行厌学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 厌学心理;厌学心理特征;心理咨询  “厌学心理”在小学生中很常见,小学生年
[摘 要] 高中生学习历史,要摒弃传统的课本背诵模式,利用前见和经验重新进行历史解释,在不同问题和视角的引领下,多方位全面认识历史发生的必然性,结合史料、史政深入思考历史事件,最终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刷新历史视域。   [关键词] 高中生;历史解释;历史视域  高中历史解释需要考量的问题性实践是:解释什么、怎样解释以及为什么这样解释。通过历史解释,能刷新学生的历史视域。  一、基
[摘 要] 语言应用和建构的能力、文本赏析和创造的能力,这些都属于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式让他们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想象力;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得到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象力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促使学生想象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展开文字应用,学会
[摘 要] 家庭教育对学生教育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提出班主任要通过形式升级,建构三维沟通模式;生本立场,凸显主体角色定位;确立定位,维护三位平等关系;扭转结构,改变传统评价体系,巧用家校联系单,搭建与学生的多维化沟通。   [关键词] 家校联系;多维沟通;生本立场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力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