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小鸟不再孤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因父母离异而苦恼的孩子,在情绪和情感方面存在问题,他们通常表现为抑郁寡欢、心事重重,容易激怒,与同龄孩子关系紧张,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他们缺乏安全感,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如果在這个期间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未来发展很难预料,普通儿童如此,聋哑孩子更是如此。我们班级的小×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小× 性别:女 先天性耳聋 年龄:14岁 五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脾气倔强,情感脆弱,对父亲痛恨、不服管教。
  2.情绪变化激烈,消极情绪多而突出,性格上变得偏激易怒。
  3.自尊心较强,自卑心较重,自信心较差。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父母离婚,别人谈话时又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们在谈论自己、影射自己。
  4.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原本成绩中上等的她自父母离婚后跌落至班级最后,与同学关系紧张,严重不合群。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小×今年14岁,先天性耳聋,平时只有母亲一人照料,所以她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和母亲的交流和互动很多,和父亲的沟通很少,几乎不做交流。父母离异后,小×由父亲抚养,父亲及其家人都认为这次婚姻的失败是因为小×妈妈的种种原因造成的,所以不允许其见母亲。为了能够见到母亲,倔强的小×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例如偷偷离家跑到外婆家,以跳楼、投河的极端方式胁迫爸爸、奶奶,“叛逆”的小×就更加“叛逆”了。小×就如同一只孤独的小鸟,找不到可以让她心灵安宁、憩息的港湾。
  四、个案分析
  针对小×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个性问题主要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1.由于家庭的变故,对母亲依赖很强的小×从父亲那里得不到、体会不到父爱,再有先天性耳聋的她又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倾诉,所以使她在心理方面表现出的许多异常现象,比正常家庭的普通孩子更为复杂、严重。这时的她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家人没有能力管教他,形成管理的真空,使她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做错事,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2.父亲、奶奶过于压制小×对母亲的爱,同时也不允许母亲施爱给小×,家庭气氛沉闷,情绪常受压抑,关系比较紧张。父亲和奶奶也很少顾及孩子的心理而检点自己的行为,常常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其母亲的不是,还将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心中原本高大的母爱形象轰然倒塌,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性格上变得偏激易怒。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分头做父亲、母亲的思想工作,尽量弥补小×的情感缺陷。要让小×父母认识到离异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大人们合不来,可以分开,但对孩子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并不能减少,为了帮小×克服情感心理障碍,要求其父母创造条件,尽可能给女儿多一点爱和关怀,见面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败坏对方的名誉;要尽量多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情感,使孩子明白离异后的父母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关怀、教育和抚爱;有意识地让孩子开阔眼界和心胸,把来自家庭不愉快的情感排解开,让孩子的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引导孩子用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困难,做生活中的强者。
  2.请其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更加理性,注重小×健全人格的培养。不要为了争取孩子的偏爱,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因为这种娇宠溺爱、嫌弃不管或专横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会导致孩子为迎合某一方采取不当的做法,形成“双重人格”的障碍。所以小×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同时,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以社会道德规范和健康的心理要求,帮助孩子树立坦诚、正直、果断、谦虚、坚强、沉稳的健全人格,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
  3.在学校,我针对小×当时的症状及时疏导,矫正其不良的心理及行为。我教育同学对她多加关心和关爱,选派热情、有同情心的同学主动和小×交往,相互促进,建立同龄伙伴间可倾诉和疏导的氛围及正常的交往关系;专门为小×建立单亲家庭档案,加强对她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针对小×出现的各种状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她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举办各种主题班会、举办集体活动等,营造关爱小×的氛围,使她尽快融入大集体。比如小×的舞蹈表现力较强,我就鼓励她在集体舞比赛中担任领舞,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班在中段集体舞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小×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强,脸上的笑容就像那春天的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六、教育效果
  每个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经过其父母两年多的努力及学校师生共同的友爱帮助和小×自己的努力,小×这个让家长和老师皱眉头的孩子,和父亲、奶奶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和同学也能友好相处了。这只孤独的小鸟终于不再孤单,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拥有了可以停靠的港湾。
  参考文献:
  翁来兴.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10(8).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包括年轻教师、校级领导,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利用课件上课,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结合,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以前的理解让我们走进了误区。现在要想走出这个误区,我们首先要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呢?  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新的融合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先进,使语文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并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尽情地释放其语文潜能,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灵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子白板;交互;教学效果;趣味  电子白板以其多变的图像、动听的声音及鲜艳的色彩功能,增加了语文课教
摘 要:幼儿的安全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为重视的一项内容。在幼儿园中,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全,对于辨认危险与躲避危险没有形成一定的意识,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大都是3~5岁的年龄,此时的幼儿正在逐步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他们对于外界充满了好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
一、背景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小组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借助教育信息化发展,可推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的平台,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表达的精彩度和问题的生成度,课堂教学会变得精彩而富有活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互动参与  新课程背景下,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是带旋律的语言,既然是语言就要讲究语气。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形象。歌曲的语气和情感是用声音方法来体现的,即连、断、跳三种方法。  在我们的教材中大部分歌曲都可能会用到连音、断音和跳音的处理,这是作曲家有意留在歌曲文本中的情绪变化符号,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作
摘 要:课程标准在对英语课程性质的描述中体现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不仅要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个性、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思维是助推学生运用体验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课程标准;思维训练;学习策略;评价策略;语用体验  [教材分析]  上海牛津英语教材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交际性、趣味性、生活性和文化性的课程内容。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令很多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当前,很多小学生是“谈写色变”,害怕习作,不知从何下笔,惧怕作文,甚至写起作文来也是空话、套话连篇,毫无创意。还有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选,生搬硬套作文的“格式”与“套路”,这些现象表面上是教给了学生习作技巧,实际上只是表面的“浮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习作教学应该更贴近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还学生习作以“
摘 要: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道德认知开放而有效的途径,能促进学生合作、组织、创新诸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品德学习的兴趣。试从“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及“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等方面就道德实践活动有效性提升的几个实例作一随谈。  关键词: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内化  为了提升小学品德教学实效,笔者尝试组织学生参与调查访问、角色体验、搜集素材、辩论擂台、展示之窗、大众评审
摘 要:通过对小学中段学生使用参考答案的新思考,总结了实施以后的一些经验提出了几点值得思考的建议。教师不让小学生使用参考答案,目的是防止学生作弊。其实,参考答案运用得恰当同样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做到自我反思,批判性地接受参考答案,杜绝依赖心理。  关键词:参考答案;主观题;客观题  一、问题的提出  参考答案是什么?在教育界好像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