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华”走向“纯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令很多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当前,很多小学生是“谈写色变”,害怕习作,不知从何下笔,惧怕作文,甚至写起作文来也是空话、套话连篇,毫无创意。还有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选,生搬硬套作文的“格式”与“套路”,这些现象表面上是教给了学生习作技巧,实际上只是表面的“浮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习作教学应该更贴近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还学生习作以“纯真”,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优秀作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会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在家里,可以认真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言行举止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可以观察周围的同学,可以留心身边最近的同学、老师,如同桌、最好的好朋友,我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看太阳的变化,它的颜色、形状与中午有什么不同。花园里花儿、树木每天是怎样的……而这些我让学生每天观察后,把它在日记里写一写、记一记,并且定期批改,选择写得细致生动的在班里讲评,以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的兴趣。
  二、阅读积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生要写出好的习作离不开阅读积累,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去读一本书,这样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交流心得体会。如,可以和五年级的学生一起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本书中就有很多写得优美的语段,如果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赏析一下,甚至给学生背诵几句优美的句子,那学生的兴趣一定会被激发起来,他们也会主动去背诵积累。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特别是名家名作,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读、背一背,积累积累,让优美的语言沉淀脑海,学生在习作时自然会如“源头活水”运用自如。
  三、利用课文“空白处”,提高习作的兴趣
  许多课文的“空白”是阅读活动中非常有价值的思维元素。充分挖掘文章的空白,内化文章的内涵,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活、写作的兴趣得到培养。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改写,如古诗让学生发挥想象写成一段话;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续写,如《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写的训练上,因为这一课是寓言故事,内容浅显,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我决定让学生来试着续编一下故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指导学生模仿《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的写法来写好狐狸和乌鸦的对话。经过实践,学生写得非常好。
  笔者印象特别深的一个案例如下:
  《第八次》教学的设计中,我抓住三处关键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第一处: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了信心”,我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此时的布鲁斯王子在想些什么?第二处: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喊道”,我引导学生想象,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些什么呢?第三处:布鲁斯王子振作起来,他会怎样动员人民起来抵抗呢?前两处我认真指导学生说话训练,这也为写作打好了基础。第三处,我重点指导学生写话练习,学生对这个写话训练很感兴趣,写作的效果也很好。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写:
  苏格兰的同胞们:难道我们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不,我们一定能像蜘蛛一样,获得第八次抵抗的胜利的!勇敢的苏格兰人民,拿起你们的武器,跟我前进吧!胜利属于苏格兰!
  我还引导学生用一句名言来激励大家,演讲的学生带领大家齐呼:“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全班的学生甚至都高高举起小拳头一齐呼喊起来,个个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好像他们是准备随时拿起武器参加抗战的士兵。他们完全进入了角色,整节课进入高潮。充分利用课堂的“空白点”达到了课堂的高潮。学生写作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写作的能力和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习作方法和技巧也掌握了。
  四、注重习作讲评,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
  每次批改完学生的习作,我不仅要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还会特别注重讲评作文。把优秀的习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读一读、评一评。把学生写得特别好的语段和学生一起赏读一下,评出好在哪儿。我小时候就特别期盼作文讲评课,特别期盼老师能读到自己的作文,那份欣喜与自豪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作为语文老师,当你在前面读他(她)的作文时,他(她)的眼睛雪亮、笑脸通红,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在下次写作时,学生会更用心去写的。这种鼓励比你讲多少句表扬的话,效果都要明显。而其他的学生也会从你的讲评中,学会不少习作的技巧,从中也会得到很大的鼓舞。因此,教师注重习作讲评,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至关重要。
  远离“浮华”,扎扎实实地引领,还习作教学以“纯真”,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要激活学生习作的兴趣。然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参考文献:
  李桂益.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J].学苑教育,2014(9).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对幼儿进行有效观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教师观察视角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幼儿教师高效观察视角的策略,希望能够与其他幼儿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实现观察技能学习与提高,共同为幼儿的成长而努力。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师;观察视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应该以孩子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摘 要:当今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科技素养的发展,而这正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如何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从氛围创设、活动开展和教师提升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有关学校科技教育的自主发展空间的开创原则和方法,以此籍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课程改革;科技素养;原则;方法  众所周知,温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开展是非常普遍的,并在全国都处于领先位置,吸引了大量的外地
11月9日—12日,我有幸参加了西固区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莘县实验小学三天的参观学习。我耳闻目睹了莘县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心中颇有感想。  莘县实验小学的校训: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校歌:众人划桨开大船;学校的办学思想:做好七件小事——排好队、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扫好地、上好操、做好人。这简单而又朴实的办学思想,很多学校都在做,但真正做好的却是莘县实验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包括年轻教师、校级领导,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利用课件上课,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结合,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以前的理解让我们走进了误区。现在要想走出这个误区,我们首先要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呢?  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新的融合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先进,使语文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并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尽情地释放其语文潜能,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灵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子白板;交互;教学效果;趣味  电子白板以其多变的图像、动听的声音及鲜艳的色彩功能,增加了语文课教
摘 要:幼儿的安全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为重视的一项内容。在幼儿园中,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全,对于辨认危险与躲避危险没有形成一定的意识,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大都是3~5岁的年龄,此时的幼儿正在逐步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他们对于外界充满了好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
一、背景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小组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借助教育信息化发展,可推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的平台,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表达的精彩度和问题的生成度,课堂教学会变得精彩而富有活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互动参与  新课程背景下,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是带旋律的语言,既然是语言就要讲究语气。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形象。歌曲的语气和情感是用声音方法来体现的,即连、断、跳三种方法。  在我们的教材中大部分歌曲都可能会用到连音、断音和跳音的处理,这是作曲家有意留在歌曲文本中的情绪变化符号,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作
摘 要:课程标准在对英语课程性质的描述中体现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不仅要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个性、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思维是助推学生运用体验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课程标准;思维训练;学习策略;评价策略;语用体验  [教材分析]  上海牛津英语教材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交际性、趣味性、生活性和文化性的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