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NT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的构建不仅关乎各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应从夯实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构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38-03
   一、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意义分析
   (一)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需课程,其价值引领的作用不言而喻。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还有利于促进爱国主义思潮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增进民族团结意识,并最终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因此,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实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的可能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向大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共产党党史等内容来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可以更多地把民族地区涌现出的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为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以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通过增加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和事例,可以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的作用,以最终实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情感共鸣”走向“价值共振”。
   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探究
   (一)夯实理论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向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作用,首先需要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夯实理论教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充分备课
   “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1]除此以外,教师还需及时学习和研读最新的大政方针和领导人重要讲话,并把其内化融入日常的思政课教学中。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讲好思政课就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上述理论夯实自己的理论根基,并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到充分且有效的备课,才能在课堂讲授中做到有理有据。
   2.丰富教学内容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努力做到:(1)贴近现实,即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担当出发,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出发,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从我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壮举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出发,研究这些新情况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2)贴近生活,就是既要贴近整个宏观环境的社会生活实际,又要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3)贴近大学生,就是要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及其所在群体的亚文化特点。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依据,从时代特点、现实生活以及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出发来进行有效的创新。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的需要适时地把本地区的发展历史以及本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课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向学生讲授教材所规定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烈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融入对民族地区团结发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民族地区抗疫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以促使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可以融入民族地区发展史,以使民族地区大学生进一步加深民族团结意识及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以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伟大成就的相关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以便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新发展理念的意义和内涵,了解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等内容。
   3.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民族地区各高校要把创新教学方法作为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突破口,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选择并运用契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接受程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情境、教学设计中。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用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及对授课内容的共情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适度提升“翻转课堂”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频率,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在课堂中展示自己课下研究的成果,以提升思政课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如雨课堂、优慕课等)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及课后复习思考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随机提问,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方便教师随机调整教学设计,还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适时选择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用。
   (二)强化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组成。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用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还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的作用。
   1.课内实践教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可以开展的形式有:
   (1)与日常的翻转课堂相结合
   教师可以在每门课程开课前给学生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若干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但需与本课程有关),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小组进行学习研究,把组内研习的成果制作成PPT幻灯片,在规定时间向本班级展示。
   (2)撰写原著读书心得
   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前给学生列出本学期必读书目,包括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书籍、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类相关书籍、中国共产党党史等经典原著。通过学生课下阅读这些著作并撰写读书心得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淀,还可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3)拍摄思政微电影
   学生可以在任意思政课内容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个人或团体形式拍摄相关微电影、VLOG等视频,并定期在班级社交媒体(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展播。
   2.课外实践教学
   (1)社会实践调研
   社会实践调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被广泛采用。通过运用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内容,采取参观、访谈、问卷调研等手段,最终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得出调研结论。例如,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访问当地健在的革命人物,让学生深切感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最终把访谈记录和参观所见进行整合撰写成调研报告。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调研,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大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理解现实社会,不断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实现从“情感共鸣”走向“价值共振”,为今后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校园文化活动实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载体,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功能。“广义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在物质和精神上呈现出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是个体社会化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3]通过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契合程度深且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同样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用的实现。具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①针对大一新生
   可以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安排其参观所在学校的校史馆,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归属感,同时还应对大一新生进行校训和学校教学理念的宣讲。通过这种方式使大一新生牢固树立热爱学校、报效社会的意识。
   ②针对其他年级学生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校的“青马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的宣讲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及时读懂、弄通这些理论成果,防止出现“一叶障目”的现象。
   其次,为了响应党和国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要求,民族地区高校通过本校团委、学生处、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定期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这种形式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学习,加深对“四史”的进一步认知,此举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最后,民族地区高校的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自媒体平台应设立单独的板块或频道及时转载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转载发布国家和地区最新的时政消息,这样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发挥这些自媒体平台文化育人、理论育人的功能,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三)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断深度融合
   为了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現象,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用的实现除了依靠有效的理论教学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外,还应注重两者的深度融合。首先,两者目标导向应一致,均需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最终的落脚点;其次,两者内容应做到互为补充。用课堂理论教学为课后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为课后实践教学指引方向;用课后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实践教学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成为理论教学的有效扩充。
   三、结语    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促进民族团结、增加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认同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夯实理论教学(即教师充分的备课、有效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制作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即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断深度融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才能得以最终构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当代广西,2020(17):4-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
  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2018-04-26.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编辑 鲁翠红
  An Analysis of the Value-oriented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Minority Areas
  LIU Zhen-zhe
   Abstract:The value-leading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conducive to further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nd enhanc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 with the great motherland. The value guiding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consolidat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minority area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value guide;approach
其他文献
摘 要:汉字注音脱胎于譬况法、读若法和直音法。梵、汉语言的接触,促成了反切注音法的产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和中西语言的接触,使得汉字的注音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它经历了从利玛窦、金尼阁、马礼逊到威妥玛、邮政式拼音,从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到国语罗马字、耶鲁拼音的发展历程。汉字注音的历史见证了汉语的发展传播史,汉字注音的方法也基本上是朝着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关键词:汉字注
[摘 要] 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具备创新素质与创业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经济学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突出。而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正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创新素质、创业素质的有效方式,在为高职学生指明创业方向的同时,解决了经济人才稀缺的问题,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基于此,深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诉求下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
摘 要:不同语言的感叹句都有自己的感叹标记,感叹句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以英语为代表的wh-词移位语言的感叹句由疑问代词引领,而以汉语为代表的wh-词原位语言则主要通过疑问代词和语气助词等语法手段来实现句子的感叹义,还有的语言是利用语义和语调来标记感叹。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多种语言感叹标记的差异进行分析。首先,疑问代词的感叹功能具有明显的显赫度差异,疑问代词在充当感叹标记时,在两种语言中的位置也不
摘 要:从《汉书·艺文志》把《尔雅》附入《孝经》类以来,魏晋六朝隋唐目录关于《尔雅》类训诂书的归属即不尽相同。通过对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隋志》、两《唐志》等目录关于《尔雅》归类的分析,结合《七志》《七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四库书目》等亡佚目录线索,对《尔雅》类训诂书由经部到诂训类再到小学类的归类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尔雅》的归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学术发展、目录著录宗旨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其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则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切入点.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与理化测试专业合作的“焊
根据高职定向培养士官生的人才培养思政目标,以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为实施载体,确定该课程的五个思政建设目标,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结合点,并通过案例实证课程思政的改革成
[摘 要] 家长教育观念或者家庭教育与社会个体“三观”、行为密切相关。借助科学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家长/家庭教育”相关文献,从经济影响、家庭环境、家校协作、日托服务、社会干预、健康支持六方面呈现国外学者研究动态;又从弱势群体、过度教养问题、中国学者国外经验研究、家校协作、公益援助五方面呈现国内学者关注。最后提出见解。  [关 键 词] 家长;家庭;教育;育儿观  [中图分类号] G645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拿”可以引进工具、处置者.引进处置者的介词“拿”有两个语义来源:一是“持执”义;二是“捉拿”义.在“持执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拿+N2+
[摘 要] 边疆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服务边疆医疗的重要力量,学生能否有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关系到边疆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从调研情况来看,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后,胜任力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个人专业素养、岗前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岗前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岗前技能培训的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95%以上的高职学生认同岗前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后能在较短的
[摘 要] 肿瘤学是临床专业来华留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互联网+”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新热潮。但因为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外语能力、课堂内容设计、授课技巧、课堂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留学生肿瘤学在线课堂通过探索及实施一系列教学方式,采取钉钉在线课堂+微信+线上PBL/CBL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增加教与学的灵活性,为留学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