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探讨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s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长教育观念或者家庭教育与社会个体“三观”、行为密切相关。借助科学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家长/家庭教育”相关文献,从经济影响、家庭环境、家校协作、日托服务、社会干预、健康支持六方面呈现国外学者研究动态;又从弱势群体、过度教养问题、中国学者国外经验研究、家校协作、公益援助五方面呈现国内学者关注。最后提出见解。
  [关    键   词]  家长;家庭;教育;育儿观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22-02
   很多国际证据表明,父母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积极地影响他们的成就[1]。家庭教育越来越受欢迎[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家庭教育这个原本就不完善的教育分支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3-6]。
   一、国外研究动态
   (一)经济影响
   学生成绩国际调查即国际学生评估方案(PISA)、国际读写素养研究进展(PIRLS)、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TIMSS)被广泛用于比较各国儿童认知能力的社会经济梯度。而国际调查测试成绩中对社会经济梯度评估的启示,特别是它们在各国之间的差异,所做工作甚少[7]。有研究显示,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州,贫困的父母习惯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为决策做准备。这些信息来源可能是学校、亲戚、朋友、邻居和网络。在教学质量、离家距离和私立学校中,家长对低成本私立学校有着巨大的统计上的显著偏好[8]。
   (二)家庭环境
   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源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混合[9]。Evans MDR[10](2010)采用多层次线性和概率模型分析了27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7万多个案例后得出结论,儿童的受教育年限,在有许多书的家庭中长大的比在无书家庭中的孩子多接受3年的教育,而不依赖于父母的教育、职业和阶级。Gonzalez J E等[11](2016)研究调查了墨西哥裔美国母亲教育与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词汇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些词汇由父母的阅读信念、家庭识字环境和父母与孩子共享阅读频率所调节。Sutin A R等[12](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子女成年后人格发展的一个代际因素。受过更多教育的父母的子女在成年后会更加开放、外向和情绪稳定。与预期相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子女的责任心无关,除了在年轻群体中存在令人惊讶的负相关。也有研究表明,父母迁移,不一定对青少年发展有害,在某些方面,如自测健康、学业成绩、受教育意愿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家校协作
   老师倾向于告诉家长应该做什么,或者与他们保持安全的距离,而不是采取开放的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变得更加明智、更加挑剔,对学校的定位也更加坚定。他们会直接地与老师交流,以防孩子出现问题或学习成绩令人失望。显然,这可能会对双方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父母的情感介入与教师的专业、超然态度发生冲突时。研究表明,父母参与学习过程可以改善学习效果。由此认为,在父母和学校之间建立教育伙伴关系可以取得很大的收获。
   (四)日托服务
   在高收入国家,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经历的主要是非父母照料,以中心為基础的日托服务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发展和父母的经济状况,但是目前还不能根据随机对照试验为家长、决策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日托效果的有力指导。
   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和家庭在健康和福祉方面往往面临重大障碍,以中心为基础的日托服务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幼儿保育和使父母自由加入劳动力队伍而影响儿童的发展和父母的经济状况。
   基于中心日托的有效性研究较少,但是非常需要这样的研究。
   (五)社会干预
   养育子女的头五年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关幼儿干预的长期影响存在文献空白,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为家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儿童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健康和福祉。父母对基于伙伴关系的干预措施反映最好,然而,与家庭保健护士在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维持伙伴关系之间存在一些紧张关系。另外,孩子如果有行为问题或严重的慢性健康问题,那么许多与儿童护理相关的就业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会增加两到三倍。而营造文化背景,帮助父母塑造育儿实践,可有助于缓解这一矛盾。
   Berg N等(2017)研究从青春期有问题的家庭关系到中年心理痛苦在成年早期的各种不利因素,认为青少年家庭关系在决定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家庭关系与成年早期的各种不利因素有关,针对家庭关系有问题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危险饮酒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可能会在成年早期预防不利因素,并进一步预防中年心理健康不良。
   (六)健康支持
   美国烹饪技能的下降可能导致饮食质量差和肥胖率高。公众对学校烹饪技能教学的广泛支持表明,学校是采取行动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途径。此外,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低和父母健康不良与子女夭折创伤后生长水平降低显著相关,但社区支持与创伤后生长显著正相关。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一)弱势群体
   家长教育观念对孩子有深远影响,而城乡幼儿家长(特别是在贵州欠发达地区城乡幼儿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寻求合理科学的教育观念显得至关重要。为了减少家庭负担,“职高升学模式”相对于“普高升学模式”成为农村家庭实现教育达成的有效途径。    (二)过度教养问题
   在过度教养家庭里,家长对子女的回应与要求异常偏离于正常水平,导致子女能力不足、性格扭曲、品行失范。过度教养现象与经济飞速发展、传统观念桎梏、家庭结构失衡、社会竞争加剧、子女身心稚嫩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消解家庭教育中过度教养现象,需要家长教养态度回归理性、积极重构家庭关系、学校教育及时补位、社会指导有序介入。
   (三)中国学者国外经验研究
   美国法律赋予家长监督、配合和参与学校教育的义务和权利。美国家校合作组织——家长教师联合会 (PTA) 不但创办杂志,进行科研,还提供网上学习资源,方便家长学习育儿知识。张瑞瑞(2011)在考察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时,发现人们引用最多的是美国佩里幼儿园项目、芝加哥儿童家长中心、卡罗莱纳初学者项目等示范项目。但上述这些示范项目主要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其产生的显著效果并不具普遍性。借鉴这些经验时,应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四)家校协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遵循着相同的教育之“道”。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以学校引領家庭教育,建设与实践“六年百场”家长讲坛系列校本课程,提升家长的素养,遵循“真正的人”的教育理念,培养端行、悦思、温情、健美的“阳光儿童”。而互联网、数字电视、QQ、微信等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交互性、便捷性、即时性以及异质性等特点,其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五)公益援助
   家庭教育已从单个家庭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充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加强宣传,鼓励全民阅读,增强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加强对家庭教育相关资源的整合,开设家庭教育资源阅览区,做好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工作,同时重视新技术、新媒体服务,努力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或者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家庭教育方法巡回演讲、亲子共读等内容助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
   三、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力解放,人们有更多时间关注家庭。家长是最愿意从长远为孩子(社会个体)打算和谋幸福的人。儿童尤其是幼儿成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成年人。成年人尤其是家长的育儿观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关重要。挖掘具有普遍适用性、可操作性强、好的教育理念/方法/模式,借助现代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可能更利于协助家长引导个体成长。
   参考文献:
   [1]Averill R, Metson A, Bailey S. Enhancing parental involve
  -ment in student learning[J].Curriculum Matters, 2016(12): 109-131.
   [2]English R. Use your freedom of choice : reasons for choosing homeschool in Australia[J]. Journal of Unschooling & Alternative Learning, 2015, 9(17): 1-18.
   [3]汪冬梅.论当代幼儿家庭教育问题[J].知识经济,2011(13):164-165.
   [4]陈红梅,段明玉,温汉宇,等.早期家庭教育中的误区[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15-16.
   [5]张丽莉.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J].亚太教育,2016(14):159.
   [6]谭虎.我国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路径(上)[J].江苏教育研究,2017(1):14-17.
   [7]Jerrim J, Micklewright J. Socio-economic Gradients in Children’s Cognitive Skills: Are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Robust to Who Reports Family Background[J].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4, 30(6):766-781.
   [8]Dixon P, Humble S, Tooley J. How School Choice is Framed by Parental Preferences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 Study in Poor Areas of Lagos State, Nigeria[J]. Economic Affairs, 2017, 37(1):53-65.
   [9]Kendler K S, Turkheimer E, Ohlsson H, et al.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malleability of cognitive ability: A Swedish national home-reared and adopted-away cosibling control stud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112(15):4612-4617.
   [10]Evans MDR, Family scholarly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success: Books and schooling in 27 nations.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jty, 2010, 28(2): 171-197.
   [11]Gonzalez J E, Acosta S, Davis H, et al. Latino Maternal Literacy Beliefs and Practices Mediating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aternal Education Effects in Predicting Child Receptive Vocabulary[J].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6: 78-95.
   [12]Sutin A R, Luchetti M, Stephan Y, et al. Paren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Adult Offspring Personality: An Intergenerational Life Span Approach to the Origin of Adult Personality Trai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7, 113(1):144-166.
   [13]Wen M, Su S, Li X, et al.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The Role of Parental Migration[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5(132):261-269.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贵州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并进行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然而,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必然
[摘 要] 探究性教学旨在教师融合各类资源,采用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以“健身服务与管理”章节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建构与实施。按照学生探究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顺序进行网络平台探究、实训室(课堂)探究、校外探究和平台(课堂)探究。  [关 键 词] 探究式教学;康乐服务与管理;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体左右两侧肢体结构、动作模式、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差异;第二,肢体间不对称直接影响爆发力输出、多向速度、离心—向心能力、平衡能力,潜在影响运动经济性、动作模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第三,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式为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双侧和单侧)、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区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建
[摘 要] “鲁墨工匠精神”是指以鲁墨为代表的中国工匠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一丝不苟,以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对待自己的产品。这正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唯有以鲁墨工匠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敬业报国、匠心圆梦,才能拥有打开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钥匙,实现战略的完成与经济的振兴。  [关 键 词] 鲁墨工匠精神;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
摘 要:汉字注音脱胎于譬况法、读若法和直音法。梵、汉语言的接触,促成了反切注音法的产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和中西语言的接触,使得汉字的注音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它经历了从利玛窦、金尼阁、马礼逊到威妥玛、邮政式拼音,从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到国语罗马字、耶鲁拼音的发展历程。汉字注音的历史见证了汉语的发展传播史,汉字注音的方法也基本上是朝着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关键词:汉字注
[摘 要] 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具备创新素质与创业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经济学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突出。而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正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创新素质、创业素质的有效方式,在为高职学生指明创业方向的同时,解决了经济人才稀缺的问题,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基于此,深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诉求下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
摘 要:不同语言的感叹句都有自己的感叹标记,感叹句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以英语为代表的wh-词移位语言的感叹句由疑问代词引领,而以汉语为代表的wh-词原位语言则主要通过疑问代词和语气助词等语法手段来实现句子的感叹义,还有的语言是利用语义和语调来标记感叹。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多种语言感叹标记的差异进行分析。首先,疑问代词的感叹功能具有明显的显赫度差异,疑问代词在充当感叹标记时,在两种语言中的位置也不
摘 要:从《汉书·艺文志》把《尔雅》附入《孝经》类以来,魏晋六朝隋唐目录关于《尔雅》类训诂书的归属即不尽相同。通过对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隋志》、两《唐志》等目录关于《尔雅》归类的分析,结合《七志》《七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四库书目》等亡佚目录线索,对《尔雅》类训诂书由经部到诂训类再到小学类的归类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尔雅》的归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学术发展、目录著录宗旨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其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则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切入点.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与理化测试专业合作的“焊
根据高职定向培养士官生的人才培养思政目标,以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为实施载体,确定该课程的五个思政建设目标,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结合点,并通过案例实证课程思政的改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