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介词“拿”的语法化r——兼论处置介词的首发模式和后随模式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拿”可以引进工具、处置者.引进处置者的介词“拿”有两个语义来源:一是“持执”义;二是“捉拿”义.在“持执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拿+N2+V2”式中的N2“可持执——不可持执”的语义转化是演变的关键.在“捉拿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拿+N2+V2”式中的N2“位移”因素的消失;二是V2由积极意义动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充当.对于“拿”来说,“执持动词——处置介词”是演变的主要路径,“捉拿动词——处置介词”是演变的次要路径.汉语史上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动词,演变结果有可能一致,演变路径和致变因素却未必完全一致.
其他文献
[摘 要] 探究性教学旨在教师融合各类资源,采用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以“健身服务与管理”章节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建构与实施。按照学生探究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顺序进行网络平台探究、实训室(课堂)探究、校外探究和平台(课堂)探究。  [关 键 词] 探究式教学;康乐服务与管理;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体左右两侧肢体结构、动作模式、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差异;第二,肢体间不对称直接影响爆发力输出、多向速度、离心—向心能力、平衡能力,潜在影响运动经济性、动作模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第三,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式为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双侧和单侧)、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区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建
[摘 要] “鲁墨工匠精神”是指以鲁墨为代表的中国工匠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一丝不苟,以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对待自己的产品。这正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唯有以鲁墨工匠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敬业报国、匠心圆梦,才能拥有打开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钥匙,实现战略的完成与经济的振兴。  [关 键 词] 鲁墨工匠精神;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
摘 要:汉字注音脱胎于譬况法、读若法和直音法。梵、汉语言的接触,促成了反切注音法的产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和中西语言的接触,使得汉字的注音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它经历了从利玛窦、金尼阁、马礼逊到威妥玛、邮政式拼音,从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到国语罗马字、耶鲁拼音的发展历程。汉字注音的历史见证了汉语的发展传播史,汉字注音的方法也基本上是朝着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关键词:汉字注
[摘 要] 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具备创新素质与创业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经济学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突出。而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正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创新素质、创业素质的有效方式,在为高职学生指明创业方向的同时,解决了经济人才稀缺的问题,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基于此,深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诉求下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
摘 要:不同语言的感叹句都有自己的感叹标记,感叹句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以英语为代表的wh-词移位语言的感叹句由疑问代词引领,而以汉语为代表的wh-词原位语言则主要通过疑问代词和语气助词等语法手段来实现句子的感叹义,还有的语言是利用语义和语调来标记感叹。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多种语言感叹标记的差异进行分析。首先,疑问代词的感叹功能具有明显的显赫度差异,疑问代词在充当感叹标记时,在两种语言中的位置也不
摘 要:从《汉书·艺文志》把《尔雅》附入《孝经》类以来,魏晋六朝隋唐目录关于《尔雅》类训诂书的归属即不尽相同。通过对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隋志》、两《唐志》等目录关于《尔雅》归类的分析,结合《七志》《七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四库书目》等亡佚目录线索,对《尔雅》类训诂书由经部到诂训类再到小学类的归类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尔雅》的归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学术发展、目录著录宗旨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其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则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切入点.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与理化测试专业合作的“焊
根据高职定向培养士官生的人才培养思政目标,以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为实施载体,确定该课程的五个思政建设目标,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结合点,并通过案例实证课程思政的改革成
[摘 要] 家长教育观念或者家庭教育与社会个体“三观”、行为密切相关。借助科学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家长/家庭教育”相关文献,从经济影响、家庭环境、家校协作、日托服务、社会干预、健康支持六方面呈现国外学者研究动态;又从弱势群体、过度教养问题、中国学者国外经验研究、家校协作、公益援助五方面呈现国内学者关注。最后提出见解。  [关 键 词] 家长;家庭;教育;育儿观  [中图分类号] G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