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学生的行为习惯、品格意志 都是在这里养成。学生的喜怒哀乐、举手投足赋予班级鲜活的生命力。在一个班级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就会烙下一份终生永存的印迹。建设好一个班级,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职业使命。而这样的使命感对于职业中学班主任来讲尤其重要,因为职业中学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文化基础差, 学习兴趣淡薄;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比较贫困,内向封闭、缺少自信;他们上学的目标是低层次的就业,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或追求波澜壮阔的人生;甚至于不少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坏习惯。在许多中职学校都可以看到大批学生抽烟、打牌、沉醉早恋、迷恋上网等不好的现象,其实这都是教育不到位的结果。加强班级建设是教育好中职生的一个关建环节,优秀的班级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应当从班级精神、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心理干预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突出班级精神建设。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的灵魂,代表一个班的品格。学生如何去做,班级走向何方,班级精神就是一盏明灯。班级精神的建设有一个提出精神—实践精神—形成精神—指导实践的过程。首先,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对班级发展的设想与学生达成共识,明确班级精神的内容,确立班级精神在班级行为中的指导地位,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班级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实践班级精神的过程。班级精神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班而异,但应具体且指导性较强。班级精神的形成也不是一足而蹴的事,只有经过实践努力才会形成稳定的班级精神。当一个班级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精神,那么它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具备了成为优秀班级的内涵。
二、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是班级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师生灵感的展现,是班级精神升华的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主要包括:(1)和谐的人与人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男生与女生,优生与后进生,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大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前提是宽容和理解,那么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多搭建这种能让学生老师人与人交流了解的平台,引导学生用爱心对待他人对待集体。在和谐的班级中学生会有一种愉快感、归宿感。(2)美洁的教室寝室环境。美的环境给人以享受,室内环境是班级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动手美化教室寝室,在美化过程中提升班级精神,促进和谐团结。用美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进而产生强列的学习动机,重拾丢失的信心,燃起对未来的希望。(3)充满理想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职业中学的学生常因为基础差、目标低的原因,缺乏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是相当困难的,但这也正是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个因素的原因。因为在职业中学,当我们成功地营造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的时候,我们将化腐朽为神奇,一群别人看起来没有前途的孩子将在这里实现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职业教育的价值才得以真正实现。理想教育这时将发挥关键的作用,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会有希望的。针对职高学生理想缺失的状况,须通过有效的理想教育使他们看到自己存在的希望,帮助他们结合自身条件分析社会的发展方向,用鲜活的典范教育他们,只要付出努力美好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实践证明,当学生理想之火熊熊燃烧的时候,职高学生也能迸发无限的学习热情。(4)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活动是班级成长的润滑剂,活动可以升化班级精神,促进班级和谐,弘扬班级文化,有利于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活动的内容应当是富有班级特色的,人生、理想、爱心等主题班会活动能让大家思考人生触动心灵;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对社会现象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愉悦学生的身心,增进大家的友谊。这些活动让班级文化拥有了血肉般的情感,赋予班级更强的生命力。(5)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文明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职业中学里不文明的现象是很多的,培养班级文明习惯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文明环境,他们将受益终身,也是班级文化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班级管理是班级精神和班级文化形成的前提,没有好的管理,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建设班级软件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班级管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即班干部队伍和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队伍须围绕核心,分工负责,分级管理。核心即是班委会,以班长为首,由团支书、副班长、劳卫委员、文体委员、学习委员等组成,实行班长负责制,其余委员分工负责。班委会下设组长、课代表等基层班干部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为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权,在班委会外可设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民委会。在班主导下,班委会行使管理权,民委会行使监督权,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在班干部的使用上,应注意职高学生自制力较差,缺少班干部经验,容易遇到挫折而灰心,班主任要给他们及时帮助,使其顺利成长。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依据,要具体全面,符合学生实际,能覆盖班级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可接受性、可操作性,执行制度时要人性化操作,一切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班级建设为准则。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班级成长也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职高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有家庭原因的,经济原因的,还有感情上的,遇到挫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时发生在个体身上,有时是群体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后果都是难以想象的。建立班主任、心理老师、同学、家长多方联动的心理干预机制,可以有效化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让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
职业中学班级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搞好班级建设造福职校学生,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密切合作。只要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必然能在此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让广大中职学生必能重拾信心,走向成功成才之路。让我们一起努力真正重视班级建设,研究班级建设,为国家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突出班级精神建设。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的灵魂,代表一个班的品格。学生如何去做,班级走向何方,班级精神就是一盏明灯。班级精神的建设有一个提出精神—实践精神—形成精神—指导实践的过程。首先,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对班级发展的设想与学生达成共识,明确班级精神的内容,确立班级精神在班级行为中的指导地位,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班级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实践班级精神的过程。班级精神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班而异,但应具体且指导性较强。班级精神的形成也不是一足而蹴的事,只有经过实践努力才会形成稳定的班级精神。当一个班级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精神,那么它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具备了成为优秀班级的内涵。
二、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是班级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师生灵感的展现,是班级精神升华的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主要包括:(1)和谐的人与人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男生与女生,优生与后进生,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大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前提是宽容和理解,那么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多搭建这种能让学生老师人与人交流了解的平台,引导学生用爱心对待他人对待集体。在和谐的班级中学生会有一种愉快感、归宿感。(2)美洁的教室寝室环境。美的环境给人以享受,室内环境是班级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动手美化教室寝室,在美化过程中提升班级精神,促进和谐团结。用美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进而产生强列的学习动机,重拾丢失的信心,燃起对未来的希望。(3)充满理想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职业中学的学生常因为基础差、目标低的原因,缺乏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是相当困难的,但这也正是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个因素的原因。因为在职业中学,当我们成功地营造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的时候,我们将化腐朽为神奇,一群别人看起来没有前途的孩子将在这里实现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职业教育的价值才得以真正实现。理想教育这时将发挥关键的作用,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会有希望的。针对职高学生理想缺失的状况,须通过有效的理想教育使他们看到自己存在的希望,帮助他们结合自身条件分析社会的发展方向,用鲜活的典范教育他们,只要付出努力美好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实践证明,当学生理想之火熊熊燃烧的时候,职高学生也能迸发无限的学习热情。(4)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活动是班级成长的润滑剂,活动可以升化班级精神,促进班级和谐,弘扬班级文化,有利于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活动的内容应当是富有班级特色的,人生、理想、爱心等主题班会活动能让大家思考人生触动心灵;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对社会现象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愉悦学生的身心,增进大家的友谊。这些活动让班级文化拥有了血肉般的情感,赋予班级更强的生命力。(5)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文明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职业中学里不文明的现象是很多的,培养班级文明习惯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文明环境,他们将受益终身,也是班级文化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班级管理是班级精神和班级文化形成的前提,没有好的管理,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建设班级软件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班级管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即班干部队伍和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队伍须围绕核心,分工负责,分级管理。核心即是班委会,以班长为首,由团支书、副班长、劳卫委员、文体委员、学习委员等组成,实行班长负责制,其余委员分工负责。班委会下设组长、课代表等基层班干部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为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权,在班委会外可设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民委会。在班主导下,班委会行使管理权,民委会行使监督权,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在班干部的使用上,应注意职高学生自制力较差,缺少班干部经验,容易遇到挫折而灰心,班主任要给他们及时帮助,使其顺利成长。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依据,要具体全面,符合学生实际,能覆盖班级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可接受性、可操作性,执行制度时要人性化操作,一切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班级建设为准则。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班级成长也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职高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有家庭原因的,经济原因的,还有感情上的,遇到挫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时发生在个体身上,有时是群体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后果都是难以想象的。建立班主任、心理老师、同学、家长多方联动的心理干预机制,可以有效化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让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
职业中学班级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搞好班级建设造福职校学生,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密切合作。只要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必然能在此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让广大中职学生必能重拾信心,走向成功成才之路。让我们一起努力真正重视班级建设,研究班级建设,为国家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