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掌握新规律,有效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代表着家庭、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群体。而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成长于对外不断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不断蓬勃兴起的时期。虽然他们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等问题,这些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面临挑战。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诚信意识淡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些学生考试作弊,不还国家助学贷款等等现象。
(二)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扭曲。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现出多元化,他们的价值取向有着较明显的功利性。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报道这样的新闻,说现在很多女大学生普遍认为现在找个好的工作还不如嫁个有钱人。还有一则报道说南京某一所大学的大三女生,整天想嫁给一个有钱人,她从各个方面训练如何做一个有钱人的太太。
(三)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敬业意识不断弱化,相反他们的经济意识、个人意识、闲散意识不断增强。
(四)心理素质欠佳。由于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等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差,产生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健全,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贪污腐败现象的增多、失业人员的增多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也在思考,当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就会迷茫,会出现政治观、价值观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化浪潮的冲击下,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强化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自主意识增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受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家庭教育实际上变成了智力投资和学业督导。但这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失策了,他们舍本逐末,轻视或忽视了德育,所培养出来的并不是真正健全的人才,只能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具。这些都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缺失,道德下滑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完善。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跟不上学生的变化。内容枯燥,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失去兴趣,教育效果的大大弱化。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灌输似的教育方法,对隐形教育方法的运用不够充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缺乏实践教学。
2、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薄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些人员必须是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在这一基础上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
(四)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相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来说他的影响是双重性的。一方面,他是扩展青年大学生的视野、获取知识信息、增进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各种不实信息和迷信必然会影响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引起思想的困惑和迷茫。
三、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我们国家一贯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必须不断变化的现实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探索研究并实践富有成效的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样,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全社会都必须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将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一)加强针对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变化形式面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注重针对性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将理论成果较快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实现高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队伍要经常组织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个别交流,与任课教师交流的多种形式,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注意选择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专题,针对具体问题和现象,组织理论界的专家进行研讨和攻关,进行理论创新。
(二)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没有充满活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落实。适应新形势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高校必须要建设好这三支队伍。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作风正的要求建设这三支队伍。要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使他们干事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要对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给予表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成为令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
(三)建立家校合作体系。在现代社会,构建家校合作体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可行,这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能象中小学教师一样进行家访工作,因此,学校需要有计划的对家庭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加以引导,力争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取得更多的一致。这也是高校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影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如,高校以书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双方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他们在中学时代已广泛接触网络,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心理发展、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如何利用好网络,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建立班级QQ群、年级博客等形式建立具有时效性的网络交流平台,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便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二是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思想教育理论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利用互动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
(五)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里比较脆弱、抗挫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学校开设心里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应该首先担负起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辅导员首先应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心态;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其次,通过形式与政策课,辅导员可以就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进行讲解。个性独立的当今大学生,反对说教的形式,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辅导员,应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和相信他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一旦发现学生中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及时介绍其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询或其它专业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秀花.我们要为后代负责〔N〕.内蒙古日报,2007-08-24.
〔5〕其纳森.当代少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90-93.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代表着家庭、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群体。而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成长于对外不断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不断蓬勃兴起的时期。虽然他们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等问题,这些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面临挑战。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诚信意识淡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些学生考试作弊,不还国家助学贷款等等现象。
(二)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扭曲。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现出多元化,他们的价值取向有着较明显的功利性。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报道这样的新闻,说现在很多女大学生普遍认为现在找个好的工作还不如嫁个有钱人。还有一则报道说南京某一所大学的大三女生,整天想嫁给一个有钱人,她从各个方面训练如何做一个有钱人的太太。
(三)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敬业意识不断弱化,相反他们的经济意识、个人意识、闲散意识不断增强。
(四)心理素质欠佳。由于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等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差,产生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健全,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贪污腐败现象的增多、失业人员的增多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也在思考,当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就会迷茫,会出现政治观、价值观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化浪潮的冲击下,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强化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自主意识增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受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家庭教育实际上变成了智力投资和学业督导。但这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失策了,他们舍本逐末,轻视或忽视了德育,所培养出来的并不是真正健全的人才,只能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具。这些都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缺失,道德下滑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完善。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跟不上学生的变化。内容枯燥,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失去兴趣,教育效果的大大弱化。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灌输似的教育方法,对隐形教育方法的运用不够充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缺乏实践教学。
2、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薄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些人员必须是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在这一基础上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
(四)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相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来说他的影响是双重性的。一方面,他是扩展青年大学生的视野、获取知识信息、增进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各种不实信息和迷信必然会影响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引起思想的困惑和迷茫。
三、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我们国家一贯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必须不断变化的现实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探索研究并实践富有成效的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样,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全社会都必须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将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一)加强针对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变化形式面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注重针对性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将理论成果较快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实现高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队伍要经常组织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个别交流,与任课教师交流的多种形式,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注意选择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专题,针对具体问题和现象,组织理论界的专家进行研讨和攻关,进行理论创新。
(二)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没有充满活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落实。适应新形势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高校必须要建设好这三支队伍。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作风正的要求建设这三支队伍。要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使他们干事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要对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给予表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成为令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
(三)建立家校合作体系。在现代社会,构建家校合作体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可行,这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能象中小学教师一样进行家访工作,因此,学校需要有计划的对家庭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加以引导,力争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取得更多的一致。这也是高校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影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如,高校以书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双方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他们在中学时代已广泛接触网络,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心理发展、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如何利用好网络,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建立班级QQ群、年级博客等形式建立具有时效性的网络交流平台,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便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二是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思想教育理论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利用互动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
(五)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里比较脆弱、抗挫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学校开设心里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应该首先担负起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辅导员首先应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心态;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其次,通过形式与政策课,辅导员可以就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进行讲解。个性独立的当今大学生,反对说教的形式,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辅导员,应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和相信他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一旦发现学生中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及时介绍其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询或其它专业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秀花.我们要为后代负责〔N〕.内蒙古日报,2007-08-24.
〔5〕其纳森.当代少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