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化学思维品质培养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j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落实到思维品质的培养上。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導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一)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二)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三)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四)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五)设计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
  (六)一般题争取一题一得,典型题一题多得(包括知识、思路、方法等)。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初中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化学实验与化学直观教学所具有的鲜明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及其使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作用,是其它手段所不具备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配合及平衡,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与化学直观学。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Wnt1和Wnt8a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D)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60例HD正常肠段(神经节细胞)和狭窄肠段(无神经节细胞)组织肠管中Wnt1和Wnt8a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定量与比较.结果 Wnt1和Wnt8a在HD狭窄段肠管中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7.66±1.28和29.61 ±3.23,正常段肠管中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1.77±2.21和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终身教育的起跑点,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取可持续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
目的 构建并鉴定肝脏特异性表达的DLKl转基因小鼠.方法 通过基因重组方法,将小鼠DLK1 cDNA片段置于小鼠白蛋白基因增强子和启动子序列下游,构建肝脏特异性表达的DLKl重组质粒
【摘 要】数学情景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节数学的效果好坏往往和数学情景的创设有很大的关系,数学问题情境,即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创设数学情景呢?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故事、类比性的问题、实验性的问题、竞争性问题等等入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数学情景 轻松 愉快 效果倍增  著名科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主动能力发展  那么,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呢?近年来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它的提出,旨在改变以往忽视学生发展,只顾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全体学生进步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呢?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对高效课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交流合作的社会。“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这是我们作为新世纪一名教师该坚定的教学工作信念。教学工作本是一个团体的活动,没有团结合作,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办法顺利地开展。班主任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主导教育作用。一个班级是否有凝聚力,是否积极向上,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是否管理到位。但在管理班级中仅仅依靠班主任那是远
患者女,77岁,因吐血3h入院。该患者于3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吐咖啡样物,继而出现吐鲜血,总量约250ml,伴咽部有异物堵塞感,咽部疼痛及胸骨后中下段不适,上腹部隐痛,有烧心、反酸、心悸、咳痰带血。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考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成了备受争议的话题。众说纷坛,有人认为高考是万千高中学生的硬伤,每年因为高考出现的悲剧不胜枚举;也有人认为高考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必经途径,它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已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融入到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因此本文从语言测试学的角度,就湖南省历年的高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