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方
方名:蜂蜜地黄膏
出处:《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撰
组成:生地30克、熟地30克、蜂蜜60克(可等比例增大剂量,以便较长期服食)
功效:润肺滋肾
主治:肺肾阴虚,干咳少痰,甚或咯血,口干多饮,形瘦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寐遗精,大便燥结等。今可用于肺结核、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贫血、闭经等病证见以上症候者。
用法:每次1~2匙,每日早晚各1次,温水冲服。10~14天为一疗程。秋冬气候干燥更为适宜。
DIY
如今中药材大幅涨价,一料膏方动辄上千,令我等工薪族望而却步,所以很想自己做个简易小膏方。我找了不少书,觉得蜂蜜地黄膏就不错,用料简单,制法跟平时煎中药差不多,也很简单。关键是它润肺滋肾,很适合年届更年而时常口干、潮热的我。
我买来生地、熟地各10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沸后,改文火煎熬约30分钟,取药汁。药滓加水再煎取汁,先后取2~3次药汁,去滓。混合3次药汁,文火熬煎浓稠,停火。待温后,调入蜂蜜150克左右搅匀,放凉后入瓷瓶收贮。
做成的膏看上去比较薄,不如我以前在药店定制的大膏方稠厚。不过,毕竟是没放阿胶、人参这些大料的,也算价廉物美。因为不是特别黏,冲调很方便,入水即烊,汤水清冽,回味甘甜。
方解:
本膏方妙用地黄。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凡热病伤津,或阴虚内热潮热,或温热迫血妄行而致吐衄血崩下等;或阴伤津枯,口干渴多饮,便秘等均可应用。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临床常用于血虚、肾阴不足、精血亏损诸证,凡眩晕,心悸,失眠,潮热盗汗,月经不调,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面色萎黄等证均宜入药论治。《本草纲目》即曰: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生地黄和熟地黄,一偏清性凉,一偏补性温,二药互补互纠,既能发挥各自的药效,又能互相监制,消除可能的不良反应。
本膏方适合肺肾阴虚之人,有益肾滋阴,养血清热,润肺生津之功效,凡见干咳少痰、口干多饮、形瘦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寐遗精,大便燥结等,均宜服用,尤适宜于妇女。
但从药性分析,若阴虚津枯较严重者,此膏滋阴生津之力似嫌不足,还可考虑增加一二味养阴药,如天门冬、石斛等以补充之。
增效方
门冬地黄膏
古方天门冬膏(元·忽思慧《饮膳正要》),组成仅天门冬一味。功效滋阴润肺,清退虚热,主治肺肾阴虚,虚火内生之老年喘嗽,少年干咳,胸痛咯血,五心烦热,夜寐盗汗,消渴便秘等。
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功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凡燥咳劳嗽,粘痰咯血,舌干口渴,津亏消渴,肠燥便秘等症均宜应用。《本草纲目》曰,天门冬“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若将天门冬加入蜂蜜地黄膏中,则加强了滋阴生津之力。剂量可依地黄100克配天门冬60克为例。
注意:生地性偏凉,熟地性粘腻,天门冬性寒,蜂蜜润肠,凡脾胃虚寒,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方名:蜂蜜地黄膏
出处:《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撰
组成:生地30克、熟地30克、蜂蜜60克(可等比例增大剂量,以便较长期服食)
功效:润肺滋肾
主治:肺肾阴虚,干咳少痰,甚或咯血,口干多饮,形瘦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寐遗精,大便燥结等。今可用于肺结核、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贫血、闭经等病证见以上症候者。
用法:每次1~2匙,每日早晚各1次,温水冲服。10~14天为一疗程。秋冬气候干燥更为适宜。
DIY
如今中药材大幅涨价,一料膏方动辄上千,令我等工薪族望而却步,所以很想自己做个简易小膏方。我找了不少书,觉得蜂蜜地黄膏就不错,用料简单,制法跟平时煎中药差不多,也很简单。关键是它润肺滋肾,很适合年届更年而时常口干、潮热的我。
我买来生地、熟地各10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沸后,改文火煎熬约30分钟,取药汁。药滓加水再煎取汁,先后取2~3次药汁,去滓。混合3次药汁,文火熬煎浓稠,停火。待温后,调入蜂蜜150克左右搅匀,放凉后入瓷瓶收贮。
做成的膏看上去比较薄,不如我以前在药店定制的大膏方稠厚。不过,毕竟是没放阿胶、人参这些大料的,也算价廉物美。因为不是特别黏,冲调很方便,入水即烊,汤水清冽,回味甘甜。
方解:
本膏方妙用地黄。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凡热病伤津,或阴虚内热潮热,或温热迫血妄行而致吐衄血崩下等;或阴伤津枯,口干渴多饮,便秘等均可应用。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临床常用于血虚、肾阴不足、精血亏损诸证,凡眩晕,心悸,失眠,潮热盗汗,月经不调,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面色萎黄等证均宜入药论治。《本草纲目》即曰: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生地黄和熟地黄,一偏清性凉,一偏补性温,二药互补互纠,既能发挥各自的药效,又能互相监制,消除可能的不良反应。
本膏方适合肺肾阴虚之人,有益肾滋阴,养血清热,润肺生津之功效,凡见干咳少痰、口干多饮、形瘦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寐遗精,大便燥结等,均宜服用,尤适宜于妇女。
但从药性分析,若阴虚津枯较严重者,此膏滋阴生津之力似嫌不足,还可考虑增加一二味养阴药,如天门冬、石斛等以补充之。
增效方
门冬地黄膏
古方天门冬膏(元·忽思慧《饮膳正要》),组成仅天门冬一味。功效滋阴润肺,清退虚热,主治肺肾阴虚,虚火内生之老年喘嗽,少年干咳,胸痛咯血,五心烦热,夜寐盗汗,消渴便秘等。
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功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凡燥咳劳嗽,粘痰咯血,舌干口渴,津亏消渴,肠燥便秘等症均宜应用。《本草纲目》曰,天门冬“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若将天门冬加入蜂蜜地黄膏中,则加强了滋阴生津之力。剂量可依地黄100克配天门冬60克为例。
注意:生地性偏凉,熟地性粘腻,天门冬性寒,蜂蜜润肠,凡脾胃虚寒,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