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素质效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人格与效应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无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无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的老师,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吗?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述:“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使用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他产生依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他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感兴趣。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明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二、 思想与效应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已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前初读时兴趣盎然,而在课堂上经教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教师陈旧的教学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中心,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若思想僵化,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 技艺与效应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如果教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教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教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飞蝶恋花般地崇拜教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筆字。字要写得端正大方,笔序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已的板书却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例如教《菏塘月色》这篇课文,若逐段讲析肢解课文,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教学者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从而深刻地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其他文献
“书面表达”是历年高考英语的重点主观测试题型之一,它有利于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中最不易拿高分的题型,但又是最容易在短期内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可以大幅度提升水平的题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尤其是书面表达水平处于中下游的考生,如果在备考复习期间实施针对性强、方法措施得当的强化训练,可望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现实也不止一次反复证明,往往
一、概述  淮北袁店煤矿属于高瓦斯、双突矿井。巷道压力较大,施工中要强化过断层带的顶板管理工作,优化支护形式。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砂岩中高角度裂隙发育,但裂隙发育具不均一性。且富水性较弱,煤系砂岩裂隙水处于半封闭状态,另外,构造造成的围岩破碎,其碎胀压力也容易使围岩产生碎胀变形。对于如此大的构造应力和松散围岩,采用被动的或单一的支护方式是难以奏效的。  二、支护方式的选择  为适应巷道难维护
期刊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职业认同感、优良素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 良好素质 创新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始终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他们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最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承担者,是大学生接触最多,对
一、前言  光爆锚喷与普通爆破法及传统的砌碹支护、支架支护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经济、安全、劳动强度低、适应条件广等优点。锚喷支护技术在煤矿井巷工程中应用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发展,锚喷支护已被广泛采用并在理论和施工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锚喷支护做为一种支护形式,在采矿、水利、隧道等地下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些矿井锚喷支护的巷道占巷道总量的80%~90%,称为锚喷化矿井。  
期刊
摘要:早期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结构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陈旧和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等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改的实施,计算机课程的结构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课程模块化设置能够适应学生个性选题要求以及市场需求,有着灵活性、开放性、个性化等特点。计算机课程模块化设置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可将课程分成基础理论课程、职业技能两大模块。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迪卡尔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上的先行者。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占有空间的机械,人只不过是在身体之外又加上意识的灵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浦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