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研人员“心病”问题亟待关注 如何为他们心理减负

来源 :现代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495355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针对我国超过1万名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4.0%的科技工作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其中6.4%的科技工作者属于高风险人群;有一定比例的科技工作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部分科技工作者属于中重度焦虑。
  这份数据来自中科院心理所最新发布的《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作者之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说,在近十年间即2009年、2017年和2019年进行的3次调查中,科技工作者的抑郁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近两次的调查中,科技工作者的轻、中、重度焦虑问题比例也均在上升。青年科研人员“心病”问题亟待关注。

中级职称科技工作者焦虑程度最高


  作为青年教师,33岁的李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清晰的规划:40岁前一定要拿到教授职称。他自己心里盘算着:“如果以后我想做博士生导师,必须尽早评教授,否则未来很难拿到国家级的项目,或者发核心、典型的C刊。”
  
  因此,工作5年来,一到寒暑假,他就把时间利用起来做科研项目。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近的他有些焦虑。
  在去年副教授职称评定中,这位来自湖北某高校的青年教师“败下阵来”,全校80余名不同学院老师同台竞技,他是学院综合评分第一名,本以为志在必得,却在评委投票环节因未能拿到理想成绩而落选。
  “时间紧迫,我要尽快在核心期刊发一篇论文,不然就赶不上下半年评职称了。”李铭说。按照学校规定,今年他如果继续参评职称,就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学术成果,不能拿过去的“重复参加”,这让他感到“焦虑”,“正是评职称的关键时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今年4月,他申请了3个项目,博士后导师也催着他赶紧交文章。那时正逢学校组织体检,这位1987年出生的青年科研人员收到了“血糖偏高”的结果。从那以后,他便督促自己每周打篮球,锻炼身体。
  《报告》显示,一些科技工作者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其中,中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焦虑水平最高——有14.5%的人可能有中度焦虑或重度焦虑问题。
  李铭就是“最高”之一。这些被“爆炒”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部分来自内部,自我期待;另一部分则来自外部,学校高要求。
  以李铭所在学校为例,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仅增加了评职称的难度,也提高了年终考核的门槛。以往每年只需一个左右的省级项目即可达到“及格线”,如今要至少拿下两个省级项目才算合格,“而且对核心期刊的要求更加具体,直接划线到了排名的前30%左右”。
  《报告》对科技工作者工作特征的维度进行细致研究,发现抑郁和焦虑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工作压力越大,抑郁和焦虑水平也越高,而其他4个方面如技能发展、决策自主、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均与抑郁和焦虑呈负相关。

科研起步阶段最难


  另一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刘爽,则面临科研成果的“限时任务”。入校时,学校和她签订了协议,3年期间完成规定任务,才能转为事业编制,否则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问题在于,起步太难了。”刘爽说。对于青年科研人员,一年到手的科研经费两万元左右,搭建实验平台,买实验设备,随便一个仪器就要三四千元,好一点的动辄上万。她只能紧巴巴地过日子,自己去找靠谱的供货商,市场比价,尽量买最便宜的东西,“这都需要时间”。
  在她看来,只有平台搭建起来,才有更多的时间放在科研上,“有些器材没有,你不得不放弃这个课题。就算勉强能完成项目,也做不到很精确。”
  在办公室里,她偶尔和系里新老师聊天,发现不少同龄人都有类似焦虑。新入职的老师一没平台,二没人手,更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况。
  陈祉妍说,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有效解决问题,而过度的焦虑则会造成身心的痛苦,给学习和工作带来较大危害,甚至会造成正常社会的功能受损。
  李铭明白,做科研是一个很苦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等待一瞬间的爆发。外部的环境压力加速着他的成长,“某种程度是推着我往前跑”。
  不过,他有时候和老教授聊天发现,这似乎是“青椒”“青稞”成长的必然规律,30岁左右博士畢业,中间10年要集中解决房子、配偶、小孩等问题,等这些生存问题解决后,才能真正安稳下来,人才能平静下来。
  “实际上从30~40岁,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煎熬的阶段,打好了基础后,过了40岁,事业慢慢有起色,焦虑、压力可能就自然消失了。”李铭说。
  《报告》也佐证了他的观点:焦虑水平相对最低的,是正高职称的科技工作者。

科研教学生活角色需要平衡


  刘爽是刚入职高校的新教师,上完大学第一堂课,她给朋友发了个信息,写着:英语说得嗑嗑巴巴,被督导逮了个正着。接着,她发了一连串的省略号。
  “现实打了我一耳光。”她心里愧疚,“再多给一点时间,我是能把课讲好的。”
  她所在的学院正缺人手,新教师还没参加完入职培训,领导就给她布置了任务:下周就得去给留学生上课。加班加点,她做完了PPT,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紧张,加之英语不熟练,就有了这样的结果。
  新人有科研考核任务,教学量也大。她曾在学校里碰到一位同事,脸色惨白,一问才知道一个星期每天都有课,而且都是最前沿的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准备,“只能拼命地干,拼命地备课”。
  除了科研、教学压力,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情绪。
  据北京某研究院王强观察,身边有女同事刚生完孩子不到一年,因工作项目原因,经常去外地出差,最频繁的时候一个月有3个星期都在外地,“有时候明显感觉她情绪不高,心里装着事儿”。   海琴是一位有个1岁多大宝宝的“85后”科技工作者,她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长期在外做科研项目,一个月最多回去一两次,家里老人负责照看孩子,可晚上一关灯小孩又哭又闹,老人管不住,小孩有时到11点多还没睡觉。
  “孩子从小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但我的工作没办法让我常在她的身边。”海琴说。
  对部分科技工作者而言,繁重科研任务和日常家庭生活的平衡出现了偏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1310名科技工作者进行小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工作对家庭的消极影响,还是家庭对工作的消极影响,都与科技工作者更高的抑郁与焦虑得分正相关。

需加强心理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报告》直观地反映了部分科技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心声:接近八成的人认为应该定期做心理健康状况监测;58.9%的科技工作者愿意参加心理健康普及活动;71.6%的科技工作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
  博士期间,刘爽留学时了解到,在国外有的大学里采取了三级心理干预方法,如果你来求助,第一层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如果精神上无法帮助你解决问题,他们还会成立调查小组,去所在院系调查,甚至会对领导进行处分。
  “在国内,我们没有对科研人员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或者心理咨询师不甚专业,很多人不会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刘爽观察,身边同事排解压力的方法更多是和朋友倾诉,或者打球运动。
  陈祉妍说,科技工作者普遍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和绿色通道进行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可以与自己单位保持相对独立,与《报告》发现的科技工作者对心理和情绪问题存在污名化和误解、对使用心理健康服务存在顾虑的结果是一致的。
  
  《报告》发现,70.3%的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法便利获得心理健康服务;40.6%的人认为费用构成使用心理服务的困难;约一半的人害怕看完心理医生之后被同事误解,还有近六成人表示自己“不能判断何时去求助”。
  刘爽建议,可以在学校或者科研机构与行业权威的心理咨询师合作,利用名气增加被咨询者的信任感,“有抑郁症状的科研人员无法自我排解时,还是会倾向于寻找权威专家的帮助”。

如何为青年科研人员心理“减负”?


  《报告》提出,要完善心理健康筛查和检测机制:为筛查出的高危个体提供就诊和转诊指导,避免出现延误干预和治疗时机;此外还可以从科研环境来改善,如加强团队支持,对于工作制度、环境客观条件进行改进和调整,营造关爱与支持的环境、氛围。
  陈祉妍还建议,加强心理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她说,基于科技工作者的服务需要,在“知”的基础上,也要重视“行”的培养。对有助于提升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素养、促进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心理技能,如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及时缓解压力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开放学习资源和机会,让科技工作者可以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技“傍身”,从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李铭、刘爽、王强、海琴均为化名)
其他文献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的主要问题,并以“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为背景,从校企共建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和支持系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优化三大方面,在现有江苏省特色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等基础上,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学习质量为抓手,以培养应用型通信本科人才为目标,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This brief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predict and establish the existence of quantum droplets(QDs),i.e.,robust two-and three-dimensional(2D and 3D)self-trapped states in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BECs),which are st
Ndé Division in West-Cameroon is facing with water supply although many attempts of restoring existing SCANWATER facilities by Bangangté Municipality.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issue, we assess the exploitable pumping flow rate of catchment aquifers and its
为实现国家能源战略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目标,以氢能为代表的电网级跨季储能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和用氢国家,已经形成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2020年4月,氢能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对氢能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投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意义重大。
“动物来敲门”答案◆《手握竹子,心不慌》(2021年5月号)1.A;2.C;3.D;4.C◆《豺:我不要只活在成语里》(2021年6月号)◆《嫌疑人住所大搜查》(2021年1-2月号)密码1:S(水的汉语拼音首字母).
向叶平,当代女作家。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安徽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系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会会员。出版著作有《燕燕于飞》(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向叶平作品:散文选》、《向叶平作品:中短篇小说选》(江苏美术出版社)等。  D:  昨天傍晚,下班回来的路上,我坐在29路公交车最后一个位子上。窗户完全打开,黄昏的余晖温暖地洒在我身上。风是凉爽的,且带着
安奇奇:小cool龙!走!咱们该出发啦!小cool龙:出发?去哪儿?安奇奇:去寻找恐龙化石啊!咱们也该为自然博物馆做点儿贡献了。小cool龙:你又来了……能不能不要说起风就是雨啊……什么是化石小cool龙:好吧,既然你兴致勃勃地想去寻找恐龙化石,那我先问你,什么是恐龙化石?安奇奇:恐龙化石?不就是恐龙的骨头埋在地下变成的石头吗?小cool龙:如果这样想,你恐怕会错过很多精彩内容,因为恐龙化石可不止骨头化石。
“呜——”眼看天就要亮了,A自然博物馆里的警铃再次响起时,尼可果断出手,将正准备偷盗“搏斗中的恐龙”的怪盗一举抓获。然而,他突然觉得,事情似乎有些太简单了——警报已经响过一次,“天罗地网”已经暴露了,怪盗为什么还敢出来呢?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果然,不一会儿,有人前来报告:保存藏品的仓库被盗了,“搏斗中的恐龙”真品不翼而飞。原来,为了兼顾展品的安全和展出需要,博物馆一般会展出复制品,而这一次用来“请君入瓮”的就是复制品。尼可怎么也没想到,怪盗菲尔斯居然“声东击西”,用假的怪盗来偷假的藏
目前,双驳连接滚装船下水作业的关键技术研究尚不成熟,未形成系统的操作流程指南。在已有的相关实例和研究中,陈晓利[1]对来福士三角平台离泊、拖带出港等引航操作进行了介绍;王崇元[2]总结了拖船在狭水道进行特殊拖带作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吴少龙[3]介绍了海上大型拖航作业的全过程,并总结了关键作业节点、风险点和防范措施等注意事项;范付全等[4]研究了在紧急情况下救助船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7月18日,JM2021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CJK2021中日韩智能制造大会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与此同时,2021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在青岛·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同步开启。青岛两展一会的联动在扩大展会效应的同时,降低参展商成本,拓宽同期展会专业观众的有效范围,从而提升展会的整体形象,成倍放大展商参展的效果。展会首日人气爆满,现场人群涌动,展商和观众供采对接、互动交流人声鼎沸,谱写行业共赢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