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促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时,由于不能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所以学生往往难以完成文章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从而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问题展开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学语文;任务单;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了途径。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问题展开探讨,以便更好地以任务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的设计思路
  1.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阶段,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所以,想要以任务驱动学生完成语文课文的自主学习,教师还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任务单的设计。而通过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转化成问题提出,可以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开展学习活动,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应该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行学习重点的把握[1]。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使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效果,以便在遵循语文阅读规律展开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2.设计任务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如果布置过多的任务将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从而导致学生一直处在低水平思维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并且因为承担难度过高的任务而产生一种挫败感。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单中的任务时,不应该从数量和难度上着手,而应该从创新角度进行任务的设计。
  3.设计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在完成同一学习任务时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而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教师应该正视这些差异,针对同一学习任务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设计任务目标,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的设计方法
  1.根据教材合理制订学习问题
  在设计任务单上的学习问题时,教师应该围绕教材内容合理进行问题的设计,以便使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三个问题:“课文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与爱听好话有什么关系?”“乌鸦叫声十分难听,为什么狐狸说它唱歌好听?”学生根据这三个问题,就可以逐步体会课文内容的深刻含义,从而较好地完成对文章内容的自主学习。
  2.根据教学重点布置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重点进行任务的设计,以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教学难点和其他知识点[2]。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时,教师应该设计“故事主人公是怎样想到揠苗助长的方法的”和“揠苗助长到底有没有作用”这样的任务,以便帮助学生理解“揠苗助长”这一成语的内在含义,并引导学生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能是填空题一样的形式,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启发,以便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3.根据学生能力确立学习目标
  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使设计出的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例如,执教《开天辟地》一课,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从内容、表达、思想三个层面确立教学目标,在教学“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时,从设计了三步走:①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②读一读:你从这句话的表达中,发现了什么?③读一读:读了这句话,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自主选择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完成第一步即可,能力好的可以多选。这不同的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任务单时,应该理清任务单的设计思路,围绕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任务单的设计,以便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参考文献:
  [1]余小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5,(21):162.
  [2]高文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24—12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不少孩子被忙碌的父母送往托管中心,其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而导致性格偏执、行为偏常。为了帮助学生在班集体里面和谐生活、健康成长,教师需要深入调查表象背后的原因,并因材施教,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情感纽带,用博爱的胸怀换来学生的信任,用智慧的心境激发学生的责任心,用团队的力量来鼓舞学生前进的勇气。最终,学生能调整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每一个生命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动,这就是教育者的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日益强调“核心素养”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梯度问题的设置和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入手探究文本的深层意蕴,进而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问题设置;质疑批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2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教育科
摘 要:我们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既要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关注“言语形式”,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言语形式”;表达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摘 要:“圆锥的体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教材编排是以“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获得结论”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积公式。文章作者认为,教材上的实验方案过于单一,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思维没有得到充足发展。为此,文章对“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探究。  关键词:“圆锥的体积”;主体地位;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是艺术领域的核心目标。文章作者认为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可引领幼儿感受节日氛围,传承民俗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传统节日;美术活动;民俗文化;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123-02  《3~6岁
摘 要:大多数班主任都会遇到一些德育工作上的问题。工作做得多、做得细,累不说,还达不到预期效果。说教多了,学生腻烦,说少了,不起作用;惩罚到位,学生抵触,不落实奖罚,制度失效;连续用力,师生俱疲,只顾节点,容易失效——这一组组对立的德育工作矛盾亟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失去平衡,德育乱、累且无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
摘 要: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家庭教育环境的构建、家庭亲子教育手段的运用、儿童健康意识的培养及良好家风的熏陶等方面,对健全儿童人格、培养身心健康、强化价值引导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全面地阐述家庭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促使社会更重视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成长;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78;G635.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现代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教育也被裹挟在这激情与速度的洪流之中。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其实讲究的是“慢”文化,练的是“慢”功夫,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辛勤教授、耐心引导;这个过程漫长而又复杂,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慢慢耕耘,静待花开。  关键词: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慢;等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
摘 要:在中考压力下,各初中篮球队都存在课余训练时间不足的情况,对此,笔者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男子篮球队另辟蹊径为例,对在大课间组织篮球训练展开探究。针对大课间篮球训练存在的管理、场地和时间的问题,采用碎片化学习方式,通过运用循环训练法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训练实效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各校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探究;大课间;碎片化学习;循环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
摘 要: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找准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就抓住了一节课的“主线”。文章主要谈谈如何确定课堂中的核心问题,以及注重问题串的设计,引领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核心问题;空间观念;《直线、射线和角》  《直线、射线和角》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一节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概念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