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美术生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艺术生在高考考生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其中美术专业学生数量最多,且对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技能要求逐年提高。美术专业主要涉及素描、色彩、速写三项教学内容,占据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文化课程处基本的语文、数学、英语之外,还涉及理综或者是文综,学习时间较少。学生在学习、备考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学生的综合发展,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安排对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
  一、增强学生自作性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首先需要学生懂得“自省慎独”,具备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学习并非源自学生的自愿意识,但一定是学生在自愿中所选择的。随着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的逐渐提升,学生的自觉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改进改进。自律教育就是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产物,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提高学生自律意识需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与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德道理念、审美意识出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其次,教师应“建章力度”,使学生能够在他律教育引导下,使学生懂得自我批评与自我教育。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在不受教育的情况下,得到教育效果”。学生因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时,应结合美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建立学生自主性管理平台,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管理、互相教育。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模式的层层约束下,在自我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的影响下,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会根据教育管理制度与教育管理模式,對自己实施自我批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工作,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避免浮躁心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
  二、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学并重
  从目前美术专业教学活动与文化课教学活动的安排情况来看,部分高中院校过于注重学生美术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将专业知识放到教学活动的主要位置,导致学生文化课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且因长期为接触文化知识,导致学生对已学知识的遗忘,一味地依靠后半个学期的文化课突击训练,导致学生成绩呈现专业成绩高、文化课成绩低的现象;另有部分高中院校忽视专业课知识对美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仅在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简单的安排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与要求。因此,高中美术专业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将专业知识与文化课知识放到同等教学位置,不可出现偏重情况。课程安排人员应与美术专业的各科授课教师进行结合,定期召开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研讨会议,彼此交流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结合我国高考对美术专业课学生的要求,以及各大高校对美术专业学生的要求标准,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的互补性,防止学生出现严重偏科现象。
  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提高学生美术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需要教师转变学习意识,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与发展者,增强知识内化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逻辑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应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无论是美术专业教学工作还是文化课教学工作,教师均需要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认知,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符合学生探索心理的情境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意识,注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其次,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情况,落实“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大力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互相沟通、彼此尊重,团结协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懂得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合作供应的效果;其三,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体育和美育等,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确各科知识都是相互通融的,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美术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采取以下几点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有利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并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即是科学组织教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建于1979年的平顶山市卫生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护理示范专业学校、国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
解题是一种本领,如同游泳、滑雪、弹钢琴一样,需要学生通过不断锻炼才能熟练掌握。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告诉学生如何解题,也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解题,进而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相似联想,依葫画瓢  一些题目给出的问题或者背景看似陌生,但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类型。此时应引导学生将题目联想转化为已经做过的题目和所熟悉的情况。例如以下问题:理发店里的毛巾有的
1.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组织好课堂教学,我按要求备好课,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突破重点难点。在每一堂课教学时,我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导入
1 前言目前,氯化法钛白的产量已超过钛白总产量的56 %.氯化法生产钛白,原料中的铁以氯化铁形式除去,产出大量的氯化铁废料.生产钛白时,原料中的TiO2含量越高,产生的废料就越
为满足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更高耐热水平钛合金的研究势在必行.热稳定性的降低限制了合金使用温度的提高.热稳定性与合金化有密切的关系,合金的安全铝当量应不大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