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只靠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在课堂是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主动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学会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小学《品德与社会》单从书本上看,大多是图片,文字很少,教师要上好一节,如果只把知识限于书上,一堂课要不了几分钟就能上完。要使这堂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必须要补充很多内容。比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公共场所拒绝危险”,其中悲剧是怎样发生的,内容是几年前的一起爆炸案,肇事者一人死亡,周围六名乘客受伤,看上去是很大的悲剧。这时如果教师知道2009年3月成都的公交车燃烧的事故,用这个案例来说公共场所拒绝危险机会让学生大为震惊和受到教育。因为这个案例死亡了几十人,烧伤了几十人,其中许多是小学生。我上这一课时,就举了这个案例,当学生听后,纷纷表示我们在公共场所一定注意安全,拒绝危险的发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我上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二课“钱该怎样花”时,我就用了谦和的语言,开始前我就问学生,你们一天要花多少钱,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最多时一天要花5-6元,我又问,这些钱都买什么了,大多学生回答是买吃的了,很少学生是用来买文具和书。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让学生重背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让学生一句句地说内容,当学生说到“汗滴禾下土”和“粒粒皆辛苦”时声音就哽咽了。这时我抓住一大好时机,给学生讲,我们每天要吃饱,家长给的钱,主要是吃饭的,如果都拿去买零食了,不仅会挨饿,而且对身体一点不好。同时给他们说父母挣钱不容易,我们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学生听后纷纷表示,以后不能像原来那样买零食没有节制。我采用得体的语言和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达到了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社会生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节课,包括《品德与社会》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因此,要想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就必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联系。比如我在教学《大家都是好朋友》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生活事例,激起他们的美好回忆。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作了铺垫。接着我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与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在与同学相处中有否发生过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对待?这时的讨论、发言热烈异常,有赞颂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有内疚自己错怪别人的,有畅述自己和别人握手言和的……这样的实话实说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流露。紧接着我提供了同学间常见的不良思想情感及做法的例子,指导学生认真剖析,使学生知道了正确的做。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的心情我理解”则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与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最后一个主题“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则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增进彼此的友谊。组织好各主题的送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同学之间的情谊。要鼓励学生多写几张小卡片送给同学,同时注意保护个别没收到卡片的孩子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觉得没人与他们做朋友而产生自卑感,要鼓励他们主动和同学交流,鼓励大家和他们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同样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三、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开学的第一堂《品德与社会》课上,就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分成四到六人的合作学习小组,自由结合目的是让他们找同学之间合得来的,智趣相投的同伴,这样组内凝聚力强,便于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在课下一同研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编成六个小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选定小组长,平时小组合作的表现与成绩,用积分量化,期末积分为优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加大了小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意识,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期末汇总学生平时小组学习的积分作为平时成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课堂交流、生生互动的积极性高了,小组社会调查报告都能按时完成,同时各小组有各小组的特点,小组成果汇报展示效果较好、情境剧表演具有创新性,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增强。小组积分情况、小组的调查报告、小组表演的录像、展示的成果、小组共同完成的作品、对优胜组的表彰资料等收录于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个人成长资料袋,学期末展示,资料袋内容丰富,资料完整齐全,具品德与社会学科特色,家长开放日展示给家长,家长看了也都为自己的孩子的成果感到高兴。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必须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从生活实际激发起孩子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高中政治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是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学却只是把成绩作为教学目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本文主要是对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人性化的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学  引言: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但大部分高中生是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都还不成熟,所以,高中生非常需要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和启蒙,而高
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财政部于2001年6月发布了《内部会议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但从目前内部控制客观环境和内
人性是复杂的。演员在构思角色和展示角色时应该将人性复杂的因素考虑到并贯穿在内;在表现人物时,不仅要突出人物性格的主基调,还要注意性格复杂的多面性。世界的多样性和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未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符合经济现象;同时揭示
文中从六个方面谈应用题教学.教学生解应用题步骤是重点,变换方式出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画线段图解应用题,化难为易;易混淆的习题对比解答,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美的品质.人们接近艺术,陶醉于艺术的赏析之中就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美的魅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