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让学生学到知识,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成绩都不是很好,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对于职业学校的老师来说,如何让这些“特别”的学生学好课程、掌握技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本文就以PLC控制技术教学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能更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LC ;教学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发展起来,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可以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应用安装调试方便等优点,很快在工业控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技术发展形势及社会的需求,PLC技术已成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且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可编程序控制器也逐渐成为指定的考核内容。
但是在从事PLC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PLC时,由于没有编程的基础,学习起来相对较为吃力,时间一长便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提高plc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会上好“第一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上好“第一课”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刚开始上PLC课程时,学生对这门课根本一点也不了解,很容易理解为计算机之类的课程,产生没有信心的念头。老师一定要在教材、教法的研究上下功夫,提高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和多样性。在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以信心。比如正式开始讲授PLC课程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可以做什么,列举PLC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例子,如:工业控制中的电子生产流水线,机械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机械手的控制、电梯控制、货物的存取、运输、检测,甚至是机器人的控制等等都有PLC的功劳;生活中多彩耀目的霓虹灯、十字路口交通灯,广场上的美丽喷泉等也与PLC密不可分。这些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觉得它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起来就有了目标。
二、多看,多了解,用好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PLC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实训室观看PLC实物及控制过程,了解PLC的外部结构、接线方法与外部扩展设备等,这样对PLC的就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详细地讲解这些理论知识,学生愿意选择前者,教学效果前者会好得多。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借助多媒体技术,用生动丰富的画面和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天塔之光控制程序时,学生对整个过程较易混淆,教师可以制作电子教案用一张张图片和动画描述天塔之光的动作特点和效果。通过动听的音乐、形象的画面,学生对天塔之光的工作过程印象较深,有助于对程序的理解和学习,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上好实训课
实训教学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实训课不但是对理论课的补充,也是强化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PLC学习的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体会到PLC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学科,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
实训课要求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直观感受,掌握现象和结论,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同时进行PLC实验,调试自己编制的程序,进行模拟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电机正反转PLC控制实验时,教师首先复习学生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学习过的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讲解“翻译法”,让学生把它变成PLC的梯形图。接着由学生自己动手把PLC外部I/O接线图接好,然后把程序一条条输入到编程软件中,再运行自己所编的程序,达到最终的实验效果。通过以上实验,学生既动手编程、调试自己的程序,又对难懂的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从而真正学会如何使用PLC进行控制。
总之,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往往来源于兴趣。凡是有兴趣的东西,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结合教材特点,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课堂,这些东西越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又不偏离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越浓,从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跟着提高。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西门子系列,第二版),2008年
[2] 赵全利等,《S7-200PLC基础及引用》,2010年第3期
[3]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2010年4月
关键词:PLC ;教学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发展起来,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可以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应用安装调试方便等优点,很快在工业控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技术发展形势及社会的需求,PLC技术已成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且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可编程序控制器也逐渐成为指定的考核内容。
但是在从事PLC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PLC时,由于没有编程的基础,学习起来相对较为吃力,时间一长便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提高plc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会上好“第一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上好“第一课”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刚开始上PLC课程时,学生对这门课根本一点也不了解,很容易理解为计算机之类的课程,产生没有信心的念头。老师一定要在教材、教法的研究上下功夫,提高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和多样性。在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以信心。比如正式开始讲授PLC课程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可以做什么,列举PLC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例子,如:工业控制中的电子生产流水线,机械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机械手的控制、电梯控制、货物的存取、运输、检测,甚至是机器人的控制等等都有PLC的功劳;生活中多彩耀目的霓虹灯、十字路口交通灯,广场上的美丽喷泉等也与PLC密不可分。这些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觉得它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起来就有了目标。
二、多看,多了解,用好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PLC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实训室观看PLC实物及控制过程,了解PLC的外部结构、接线方法与外部扩展设备等,这样对PLC的就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详细地讲解这些理论知识,学生愿意选择前者,教学效果前者会好得多。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借助多媒体技术,用生动丰富的画面和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天塔之光控制程序时,学生对整个过程较易混淆,教师可以制作电子教案用一张张图片和动画描述天塔之光的动作特点和效果。通过动听的音乐、形象的画面,学生对天塔之光的工作过程印象较深,有助于对程序的理解和学习,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上好实训课
实训教学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实训课不但是对理论课的补充,也是强化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PLC学习的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体会到PLC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学科,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
实训课要求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直观感受,掌握现象和结论,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同时进行PLC实验,调试自己编制的程序,进行模拟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电机正反转PLC控制实验时,教师首先复习学生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学习过的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讲解“翻译法”,让学生把它变成PLC的梯形图。接着由学生自己动手把PLC外部I/O接线图接好,然后把程序一条条输入到编程软件中,再运行自己所编的程序,达到最终的实验效果。通过以上实验,学生既动手编程、调试自己的程序,又对难懂的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从而真正学会如何使用PLC进行控制。
总之,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往往来源于兴趣。凡是有兴趣的东西,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结合教材特点,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课堂,这些东西越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又不偏离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越浓,从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跟着提高。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西门子系列,第二版),2008年
[2] 赵全利等,《S7-200PLC基础及引用》,2010年第3期
[3]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