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阻尼结构Stewart隔冲平台特性分析

来源 :振动与冲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设备在强冲击环境下的防护问题,根据环形间隙阻尼系数计算公式,并以双出杆阻尼结构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阻尼结构的Stewart抗冲隔振平台。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了,单自由度下新型阻尼结构与传统双出杆阻尼结构的耗能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双出杆阻尼结构,两者的最大阻尼力差值随激励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新型阻尼器耗能增加了28%。通过Adams与Matlab的联合仿真,对新型阻尼结构Stewart平台和双出杆阻尼结构Stewart平台进行冲击响应计算;在垂直冲击中,两种平台支腿阻尼力最大相差为310 N,新型阻尼结构S
其他文献
传统声波衰减定位模型在实现定位前需要进行管道运行参数的确定以便计算衰减模型中涉及的参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传感器布置方式,即在泄漏点上下游均放置两个传感器,通过上(下)游两传感器之间实验信号幅值比值获取衰减参数。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这一信号处理方法对实验信号进行降噪,研究不同泄漏口径(3,6,8,10,12,15,20和27 mm)以及不同探测距离对泄漏信号的影响,最终借助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结构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全隐患问题也随之增加,火灾等突发性事故灾害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在救援任务难度系数提升的同时也对其实际救援能力带来了一定的考验。文章围绕如何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建筑企业逐渐将住宅建筑结构变得复杂化、个性化。建筑结构的改变为人们带来了更好的住宿条件的同时,增加了火灾发生时的救援难度。文章将以新形势下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索相应对策。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于紧邻断层桥墩,当断层滑冲强度为78.0 cm时,完全破坏的超越概率由均值模型的7.53%增大到随机模型的13.01%,说明强震下如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低估结构的易损性。紧邻断层桥墩面临更高的地震损伤概率,当断层滑冲强度为52.0 cm时,四种损伤状态下非紧邻断层墩的超越概率
科技市场做为我国科技经济体系的孵化器,对连接经济和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归纳总结了我国技术市场交易特征,并从源头上对技术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针对单自由度机械臂的系统中存在多个区间不确定性参数,并在工作时受到外部随机扰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来估计单自由度机械臂的定位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利用区间数描述系统动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参数,建立单自由度机械臂的不确定模型;区间不确定参数在一次动作过程中可视为定值,通过实验数据结合参数辨识的方法辨识出几组实验的参数,并验证单自由度机械臂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区间不确定参数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代入仿真模型,机械臂在外部随机扰动中实现定位,得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样本数据,构造基
众多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视觉-语音配对联想学习上表现出稳定的缺陷。这种缺陷的实质是什么?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对相关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证据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现对入射电磁波在某个波长或波段近似完全吸收的物体,称为完美吸收体。窄谱线的完美吸收体在生化传感、热辐射测量、滤波、光电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超材料结构的超常电磁特性使人们对入射电磁波实行任意操控成为可能,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利用超材料结构实现的完美吸收体具有尺寸小且设计灵活的优势,是目前窄带完美吸收体的主要实现方案。文章选取了利用超材料结构实现窄带完美吸收体的三种常见方案,从实现原理、典型结构及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表面等离激元型窄带完美吸收体具有较高的传感灵敏度
为研究隧道内地铁列车车内噪声特性,建立了隧道-车体有限元-边界元声学分析模型。基于地铁B型车车轨耦合模型和现场试验获取车体二系悬挂力激励和轮轨噪声激励,将激励施加到车体计算分析车内噪声,以广州轨道交通7号线列车噪声试验数据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研究了结构声和空气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车内各标准点声压级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峰值中心频率集中在630 Hz处,主要频段为200~1600 Hz,车体转向架上方A声级比车体中心高约1.02~2.35 dB(A);结构声对车内噪声的主要影响频段在2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对沿线砌体结构的振动影响愈发显著,并存在振动局部放大的现象。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地层-砌体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砌体结构模态分析,对某地铁线路临近1~6层砌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当列车车型采取B型车、运行速度为60 km/h时,沿线低层(1~2层)砌体结构受地铁运行影响较小,较高层(3~6层)砌体结构出现振动响应放大现象;当砌体结构总层数为3~6层时,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均在第2层取得最大值,第1层取得最小值。②从砌体结构模态分析结果来看,2~6层均在特定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