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ɑneninunün》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复习:小魔方,大魔力。
  同学们,自从在拼音王国历险以来,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字母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它们就藏在这个小小的魔方里,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同桌合作轮流投掷并大声读出来。
  3.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拼音王国,我们又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利用情境,正确认读
  1.火眼金睛认朋友。(出示课本46页情境图)同学们,这幅图可不一般,它是进入拼音王国的通行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说对了才能进去哟!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把图里的内容说清楚。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藏在这幅图中,只要你能找到它们,它们就会亲自迎接你进入森林王国,赶紧一起来找吧!
  4.同桌合作交流。
  5.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6.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五个韵母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1)指名回答。
  (2)总结:是的,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母n,它们都是前鼻韵母。
  7.虽然它们长得很像,但是名字可不一样,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才会和你做朋友哦。
  (1)师范读,重点指导ɑn的读法。(辅助手的示范动作:张大嘴巴ɑ ɑ ɑ,舌尖顶住n n n,连在一起ɑn ɑn ɑn。)
  (2)生练读。开火车读。带声调读。
  8.同桌合作读,互相当小老师纠正。
  9.同学们又认识了五位新朋友,真厉害!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它们中间有两位是孪生兄弟呢,你猜猜是谁。
  10.出示“yin、yun”,借助图片拼读。
  11.我们来认识今天的最后一位朋友,它也藏在图片里,来看看它是谁。(出示足球、一元钱、少先队员的图片)
  12.这些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的时候不能拆开,不用拼读,直接读出来就行啦,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三、结合图片,准确拼读
  1.同学们真厉害,成功进入了拼音王国的大门。我们走呀走呀,怎么迷路啦?原来进入迷宫了,这可怎么办?咦,这里有提示,只要大声拼出这些词语就能走出去,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2.游戏:迷宫大冒险。
  (1)出示图片,指名拼读“人、山、站”等两拼音节。
  (2)生自由拼读。
  (3)师相机指导j q x和ü的拼读规则。
  3.这个迷宫被巫师施了魔法,要想解除魔法,必须找到咒语并且大声地读出来,这样它就会永远消失,再也不会困住任何人了。想不想试一试?(出示课本46页三拼音节)
  (1)先听老师来念咒语。(师范读)
  (2)再次指导和j q x拼读时,ü的拼读规则和三拼规则。
  (3)游戏巩固:幸运大转盘。(教师操作,转到哪个读哪个;然后学生操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转动,练习拼读。)
  (4)游戏检测:课堂活动。刚才同学们练习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谁成功学会了咒语?
  (5)生比赛。
  四、识记字形,正确书写
  1.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迷宫消失了。拼音朋友想要回家,但是它们找不到家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2.课堂游戏:火眼金睛孙悟空。(区分前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咦,它们的家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才能分清呢?谁来试一试?
  3.指名上台。
  4.你的朋友都回家了,但是它们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想请你们给它们画个像,因为它们没有镜子,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这样就可以挂在家里随时看一看啦!能不能满足它们?
  5.师在四线三格中范写。
  6.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业。
  五、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1.同学们,今天在拼音王国的历险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该回去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拼音王国战胜了各种困难,同学们表现很棒,相信下节课会表现得更棒!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游戏:花儿朵朵开。上节课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五个前鼻韵母,和它们成了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它们看到你们很开心,要送给你们美丽的花儿呢!看看谁能得到鲜花。
  2.指名读。
  3.这么多同学都得到了漂亮的鲜花,好开心呀!今天好朋友们会带着我们到拼音王国中去寻找宝藏,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1.出示课本47页情境图。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神秘大森林”,森林里可能有我们要找的宝藏哦,我们赶紧去看一看。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词语“蓝天、白云、草原、森林”。
  2.师领读,指导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不拆开、不拼读。)
  3.生自己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4.拓展练习。
  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指名回答,师点评。
  三、多种形式,朗读儿歌
  1.虽然没有找到宝藏,但是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景,也很开心!我们再去别处看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山洞,宝藏会不会藏在这里呢?没有钥匙进不去呀!你听,小精灵告诉我们钥匙就藏在这首儿歌里,我们快去找吧!
  2.出示儿歌《家》。
  3.指名回答。(生说出拼音标红的字,师相机出示。)
  4.这是钥匙的各个部分,只有你把它们都读下来,你的能量才能合在一起,变成开门的钥匙。
  5.生反复练习。
  6.指名读,师相机点评、正音。(重点指导轻声,整体认读音节。)
  7.山洞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我们进去看看。真的有宝藏,这两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呢?我们得想办法把它们打开,给它们读首儿歌试试。
  8.再次出示儿歌《家》。
  (1)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2)加动作读,指名读,齐读。
  我估计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打不开,我们一起试一试。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四、借助字理,认识生字
  1.过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箱子终于打开了,我们快看看里面是什么宝藏。(出示生字“家”和“草”的甲骨文)
  2.这是什么宝藏呀?好像是个字。你来猜一猜是哪个字。
  3.讲解“家”字的演变。
  (1)字理讲解“家”字的演变。
  (2)你能给“家”字组个词吗?
  (3)谁来说一说你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4)拓展练习。
  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
其他文献
古诗词言简意赅,不会将所有的内容细致描绘、全面展现,只会描写最为精彩的场面或片断,与诗人自己的情感融合,表达出古诗词的意境。寥寥数语的描写,却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换字对比法感受语言美  古诗词是诗人情感和心境的真实写照,简单的语言后面蕴藏着丰富的含义。《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离开故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恋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更是点睛之笔。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字
小学生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课程目标规划的各学段语文能力素养,相应的听力训练也要分阶段、有重点、有系统地整体排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倾听训练,常常采用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倾听能力的单项练习  构成小学语文倾听能力的要素既有生理方面,又有心理方面,还有知识水平和智力因素等,主要有注意力、语言记忆能力、辨音识义能力、语义理解能力与话语品评能力等。倾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本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导语中都写清了语文要素,给了教学一个方向、一个要求、一个目标。大家都明白要落实语文要素,但明白并不等于行动,更不等同于落实。  如何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落实?我以自己执教的统编本三上第七单元《带刺的朋友》一课为例,谈谈个人的实践和思考。  一、定位:明确关键点  统编本三上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话耳熟
我的外孙女旺旺,特别乖巧,今年9岁,上小学3年级。她爱读书,喜欢写日记,在班上,学习成绩数一数二。  上周六她来到我家。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说:“姥爷,昨天我在全校作文竞赛活动中得了99分。”我接过她的卷子,可不是吗,两个红红的“9”字并排出现在卷子的右上角,特别夺人眼球。  旺旺习作的题目是《我的爷爷》。开头写道:  60多岁的爷爷,家住农村。他两bìn斑白,满脸皱纹,由于多年的操劳,手背粗糙得像
第一次看到茹茉莉老师的名字,是2002年在一本杂志上,当时茹老师的文章《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听”的能力》吸引了我的眼球。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师范生来说,茹老师的文章让常常忽视学生“听”的习惯的我茅塞顿开。原来课堂的“听”还有那么多学问。于是,从那时起,“茹茉莉”这三个字便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开始关注她了。  后来,我先后在《福建教育》《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上读到茹茉莉老师的文章,她的文字朴实
(一)   安小梅正在读高三,还有半年就高考了,安小梅这天突然把书都收在书包里,她说她星期一要去上班。同学们惊讶地望着她,她像树林里一棵树,突然被人拔走。安小梅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接替父亲去上班,这样更安妥些,因为机会是不等人的,那年月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   安小梅工作了,分配在杂货店上班,虽然杂货店有点杂乱无章,但并不妨碍安小梅甜美的微笑。能在杂货店上班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因为这毕竟是公家的
统编教材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独立的课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重交际。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变换语境、适恰评价,从而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听”与“说”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发展其表达、倾听、应对的能力。  一、情境“多形式”,表达兴趣日益浓  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而应努
最好的语文课  “秦老师,这节课是您上过的最好的语文课!”刚刚学完汪曾祺的《下大雨》,诗雅便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边,俏皮地托着腮,大声表扬我。  “真的吗?”  “嗯!”小姑娘一个劲儿地点着头,“您能把这本《生活是很好玩的》借给我看看吗?”  我拿起书,轻轻递给她。她迫不及待地接过书,跑回座位去了,撒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身后立刻多了一排小尾巴。于是,教室里那群凑在一起的小脑袋便成了最美的风景。  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和兴趣。  2.借助本次练习,懂得请别人帮忙时要会用礼貌用语。  3.在交际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生活中互助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1.创设情境。  上课前,老师抱着批改过的作业本走上讲台,然后左右寻找,呈焦虑状。  (1)引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师:糟糕,我的眼镜呢?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
语言文字虽是抽象的符号,但却来自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一个个词语在生活的情境中,在大千世界里闪动着,它们蕴含着形象意义和情感色彩。孩子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离不开他们的经验,更离不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但是,当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封闭的:黑板上识字,课本上阅读,作文本上习作;课复一课,孩子就被关在小小的教室里。这种从符号到符号,从概念到概念的封闭课堂远离了多彩的生活,切断了认识的源头,符号与生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