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笑声” 细数“铜钱”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听“笑声”
  《孔乙己》这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又是在“笑声”中消失的——他“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从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表演,在笑声中谢幕。这“笑声”此起彼伏,始终伴随着孔乙己。那么,是谁在笑?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
  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的“笑”来叙事,全文14个“笑”字,最令人心寒的是众人毫无同情的耻笑与嘲笑。这笑声揭示了孔乙己的可悲性格,反映了周围那些“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的冷酷与麻木,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很好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腐朽黑暗。
  这贯穿全文的笑声中,有短衣帮的笑。他们嘲笑孔乙己滑稽的外貌——惟一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他们讥笑他的迂腐透顶、自欺欺人,“穿长衫”、“排出九文大钱”,一幅穷酸相,却“满口之乎者也”,摆读书人的臭架子。他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直到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他们便哄笑起来。孔乙己读书几十年,年年名落孙山,科举失利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疤,他们非但不同情孔乙己,相反,总是哪壶不开专提哪壶,哪儿有伤口,他们偏往哪儿撒盐,把孔乙己挤到尴尬的边沿,不留半分尊严地揭他的伤疤,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拿孔乙己的“心病”来嘲弄挖苦,这无异于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玩味同胞的苦痛,咀嚼弱者的骨髓,借他人的痛苦来满足自己的快感,这是多么令人可悲可叹呀!这是国民性中最为丑陋和邪恶的一面,鲁迅用锋利的笔揭示了人性的残酷。虽然他们和孔乙己一样也处在社会最底层,同样是封建剥削制度的受害者,但是他们对孔乙己极尽挖苦奚落之能事,他们陷于愚昧、麻木而不自觉,这种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在鲁迅的笔下冒着冷气,又透过纸张渗入读者的肌肤里。
  短衣帮的哄笑只是一批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社会底层的人们为排遣沉重、苦闷的劳动压力而寻开心、解苦闷。咸亨酒店掌柜的笑却不仅仅是寻开心,更是一种没有人性的卑劣的、自私的笑。当孔乙己已经悲惨得不成人样,用手“走”到店里来,掌柜没有丝毫的同情与怜悯,“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这个笑简直就是幸灾乐祸的笑,毫无人性的卑劣的笑,一种狰狞恐怖的笑。“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一句‘不要取笑’……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当孔乙己带着恳求的神情希望掌柜不要再刺他的心痛,却仍然只换来了:“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被打断了双腿,只能用手拄着走路,这样悲惨的境地,仍打动不了掌柜的铁石心肠,反更增添了取笑的劲头,直到他露出恳求的眼神,他们才又都笑了。一个惟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市侩嘴脸被他的“笑”诠释得淋漓尽致。掌柜的笑是毫无人性的自私的笑,他的笑反映出剥削阶级冷酷狠毒的本性。可见孔乙己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人们的冷漠无情到了令人窒息、令人忧愤的地步,孔乙己的悲剧已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笑声迭起,却更使人感到世态的炎凉,悲凉的意味透人肌骨。
  细数“铜钱”
  小说从写“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开始,到写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结束,中间着重描写了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两次喝酒的情形,并四次反复写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细数铜钱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活地立在读者面前,并促使读者去思考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种种根源。“穿着长衫”、“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的孔乙己第一次到店喝酒,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不仅描写出孔乙己把钱一个个地往柜台上摆放的姿态,而且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他复杂的心理状态,孔乙己把九文钱一枚一枚地数着排放下来,他是用这慢条斯理的动作,显示出对短衣帮的耻笑若无其事,和付现钱不拖欠的品格,颇有些读书人自命清高的傲气。一个“排”字,精妙绝伦、入木三分,把孔乙己这个破落窘迫而迂腐辛酸的读书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脸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里喝酒,是“温一碗酒”、“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这里的“摸”,有从衣袋里往外慢慢找的意思,一个“摸”字就刻画出这时孔乙己穷困潦倒的惨状。孔乙己前后两次到店喝酒的情形,无论是从外貌、表情、动作,还是到心理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乙己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悲惨的结局。而别人并不关心他的死活。“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只有冷酷无情的掌柜在一次次结账时才想起“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掌柜的心中,孔乙己这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扭曲了灵魂、吞噬了肉体的人或许还不值这十九个酒钱。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啊!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呢?是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对孔乙己的毒害,不仅使他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而且还使他养成了鄙视劳动、好吃懒做的恶习,成为一个不会营生的可怜虫。那些深受封建思想侵蚀的民众,已变得麻木不仁、冷漠无情,他们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不但没有同情之心,反而故意挖苦嘲笑,使他处于尴尬窘迫的境地。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凶恶狠毒,对孔乙己肆意摧残,最后把他推向了死路。作者用“笑声”和孔乙己数“铜钱”的描写贯穿全文,融小说的时代背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主题思想于一体,生动地刻画出孔乙己的悲剧形象,深化了作品反封建思想的意义。
  (作者单位:海安县南莫中学)
其他文献
“及时性”是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报告文学要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事件或新涌现的典型人物以文学的方式及时呈现给读者。从这一点上来衡量,近日读到的衣向东的长篇报告文学《桥》,颇有些姗姗来迟的意味。    《桥》记录的是著名的“枫桥经验”从最初酝酿到开始试点推行至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树立起来的基层社会治安综
我们知道,汉字中的大部分字可以据形推义,也可以因义推形,汉字还可以据义推音。  高语第一册的第五单元先秦历史散文中,课文正文下边的注释部分,编者在2005年出版的修订版课本中对有些字音进行了一些改动,但有些需要改动的注释却并未改动,笔者想谈谈一己之见与读者共勉。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两个字的字音进行了改动。一个字为“汜”,一个字为“阙”。在2003年出版的课本中,它们分别读fan和jue,但
郑直请田文在老街“枕云阁”喝茶。  茶已沏好,雨前毛尖,汤色明亮,香气高爽。  田文把身子陷进沙发,夕阳余晖透过后窗折射在茶几上。  田文的语调慢声细气,郑直,监察委主任请人喝茶可都不是啥好事啊。要不是老同学的身份,我都得准备完后事才敢来赴约啊。  郑直端起茶杯,今年的新茶。老同学,尝尝。  田文喝了口茶,不会只是叫我来品茶吧?  郑直说,品茶,聊诗,可以吧?最近有什么新作?  田文说,整天忙得屁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虽可在深入了解学情和钻研教材后预设其可能的目标和过程,但其过程的流向和目标的实现却有一定的或然性,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生成的,要靠一定的机缘。而契机的抓住,则完全依赖我们教师,要求教师把握准教学流程的收放之度:使语文教学既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又紧扣文本和语言文字;既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让语文教学流成一条充满活力
原料:沙参15~30克(新鲜沙参30~6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沙参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  功效: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者。  摘自《大河健康报》 夏乐敏/文
不少患者经常问医生: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重要?我们的回答是:两者都重要。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    首先,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临床表现,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证实达到上述标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堂时间,努力学好功课。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万万不可忽视早读。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但我发现,早读课堂内的时间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习效益的提高。  现象一  教师认为早读是学生的事,教师只是按时到班“看”早读,只要学生读就行。教
一  斯黛拉警长看完案情通报,发现受害者和嫌疑人的情况一目了然,事实清楚,只等抓捕嫌疑人。虽然嫌疑人在逃,抓捕归案也只是时间问题。作为重案组的警长,她还是要到现场看看的。  老搭档布雷恩把车停在案发现场,巡逻车也在这里。这是一栋小洋楼,一排楼房连在一起,坐落在澳大利亚南澳州基尔伯镇布伦街。他们朝守门的巡警亮了一下证件,然后走进受害者的屋内。一女警正陪着一位满头灰发的女士讲话,身边散落着很多用过的餐
网友铁皮鼓说他缺乏上公开课的天赋,无论是语音、语感,还是现场机变。其实我也怵公开课,除了迫不得已,能推掉就推掉。  这次执教《秋水》公开课,颇多感受,整理一二,权作一种教后反思吧。    1. 公开课就应该作秀吗?    人说公开课就是看一个老师表演,就是看这位老师如何“秀”。我有幸聆听过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一堂堂课下来,让人叹为观止,但细一琢磨,这种“精品课”很难成为“寻常课”的,谁能够把公开课进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闪光点之一。所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允许完全属于个人的阅读感受存在,它一反传统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和“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而闪耀出人性化的光辉。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正视阅读中的“多元”现象。  说到阅读中的“多元”现象,可以上溯到古代。古人论读书时,很早就有“作者未必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