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行李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父亲在呼和浩特市制药厂设备科工作,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要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工业发达的城市出差。父亲每次从外地回家,我们兄妹几个都要去接站。每每看到身体健壮的父亲所带的行李是下车人流中最多的,我们都十分自豪。
  当时还没有带轮子的行李箱,车站也没有电梯,行李全凭手提肩扛,因此出门行李多是很受累的事。父亲的行李中有一部分是公家的东西。由于当时还没有快递,铁路托运时间长,厂里的制药设备的零配件坏了,父亲在外地采购后,对一些急用的配件,只要不是太大、太重,他都是随身背回来。
  有一次,厂里制药片的压片机的一个较大的配件坏了,父亲硬是从上海把这个又大又重的配件背了回来。母亲埋怨说:“公家的东西晚两天就晚两天吧,这么重的铁家伙也往回背!”父亲说:“一台压片机一年的产值几十万呢,晚两天厂里得损失多少钱!”
  父亲的行李中还有一部分是给朋友、同事捎的外地产品。那时物资匮乏,托父亲捎东西的人很多,特别是捎皮鞋的尤其多。皮鞋占地方,还怕压,非常不好带,但不管是谁让捎,父亲都热情答应,而且不要一分钱的报酬。我们接父亲时,看到他大包小包地给外人捎了那么多东西,就说:“行李这么重,以后别捎了。”这时他都认真地对我们说:“人家张一次嘴也不容易,哪能不捎?”
  除了这两样,父亲的行李中,就是给我们兄妹买的东西,以衣服和食物为主。那时,我们兄妹的穿戴都是父亲从外地给买的。每次父亲出差回来,我们兄妹都能从父亲的行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衣物。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节省,父母决定买一台缝纫机,由给我们买衣服,改为给我们做衣服。一次,父亲去上海出差时,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他硬是把这台由机身、机台、机头三部分组成,又大又沉的缝纫机从上海背回了呼和浩特。后来,母亲说:“家里添了这台缝纫机后,没少节省费用。”
  大米也是父亲常背的东西。当时粮食定量供应,而且粗粮多,我们兄妹几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为了让我们兄妹吃饱吃好,父亲一有去南方出差的机会,就要托人买议价大米,然后自己往回背。去南方出差的机会不是太多,为了多背大米,父亲专门做了两个大帆布提包,用一块大白毛巾拴在一起,一次能背100斤大米。记得最多的一次,父亲从南方背回了120斤大米。每次看到父亲的肩膀和背部被压得又红又肿,好几天都消不下去时,我们兄妹都会心疼地对父亲说:“大米这么沉,以后不要再背了。”他每次都是乐呵呵地对我们说:“这算啥,这比以前在军工厂挑东西走山路轻快多了。”
  1997年父亲得了重病,经过两次大手术,1998年因病情恶化再次住进医院。一天,我在医院陪护他时,看到原来身体健壮的父亲,现在身体每况愈下,心里很痛苦。父亲安慰我说:“别看我现在病了,我的手劲还很大,不信咱俩握一下试试。”当我握着父亲那双十分瘦弱的手,想到当年这双手一使劲就能轻松提起百斤重物时,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其他文献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198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吃货哥们儿李权(李三)在他家宴客杀鱼的情景:将一条近三斤重的鲤鱼去鳞剖肚除去内脏后,小心翼翼地在靠鱼鳃处割一小口,将鱼用菜刀拍一下(使肉松弛),然后从鱼脊一侧用镊子轻轻拉出一根橡皮筋一样的白筋,接着从另一侧又拉出一根。李权说,这两根白筋便是造成鲤鱼腥味的罪魁祸首。之后我下厨宰鲤鱼时,都照着三哥的样子,把那两根白筋轻轻拉出。这就是袁枚所说的“若要鱼好吃,
回锅肉起源于民间祭祀,是敬鬼神、供祖宗时的肉,在敬献完以后,拿来回锅食用,因而被称作“回锅肉”,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一般人家的做法是把猪臀肉先白煮至断生,然后再切片爆炒。要想味道好,关键是“精细”二字,必须炒到片片似灯碗,闪着红亮的油光(俗称灯盏窝),才称得上是上品。久居异地的四川人,每当回到家乡,山珍海味可免,回锅肉则不能不吃。  先煮后炒的回锅肉,成都人在制作时要放豆豉,重庆人通常不放。此外
我的孙子、外孙女上小学四年级了。自上学到现在,就没见他们参加什么劳动,校内校外皆没有。这与我这个爷爷辈五十多年前小学生年代的劳动,形成了悬殊的反差。在那特殊岁月里,上小学的孩子从来就不会间断劳动,有些劳动强度甚至超越了年龄的承受力。  抬着小筲抗旱  我1957年上小学一年级时九岁。这年秋天大旱,老天爷干瞪眼不下雨,炎炎烈日把农业合作社地里的玉米、地瓜、花生等秋作物叶子晒蔫了,山丘地庄稼干死不少。
广东顺德有一种十分独特的美食———炒牛奶,即用牛奶调以鸡蛋清、淀粉,加入鲜虾仁、蟹肉、火腿等配料炒制而成的一道美味。  炒牛奶是典型的软炒菜式,所以制作过程中特别讲究技法。炒牛奶时,需先往鲜牛奶中加入适量的淀粉、蛋清以及盐和鸡精,用打蛋器按顺时针方向快速搅拌,直至牛奶和淀粉、蛋清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虾仁、蟹肉和火腿切丁拌入奶蛋液中,再次搅拌均匀。烧热油锅,把搅匀了的牛奶倒入锅中,转小火快速翻炒,至
1980年,按照当时的晚婚政策,男女双方年龄加一块满50岁,单位才给出具结婚证明。我那年26岁,爱人25,总算达到了要求。  领导早早谈了话:“你们俩都是党员,又都在机关,要带头勤俭办婚事,不许大操大办!”那时条件差,所谓大操大办也就是大家你五毛、他一块的凑个份子,如果三人合伙买个五六块钱的暖壶,那绝对是铁哥们!主家请三桌饭,一桌带西凤酒也就15元钱,相当于我半月工资。这种形势倒逼得我们时髦了一把
下放到安徽定远已快两年了,前途尚在渺茫之中,清汤寡水的伙食让我难以忍受。十里外定滁交界处的岱山脚下,那儿是坦克部队驻地,有个同学在此当炊事员,想到他,就仿佛嗅到香喷喷的红烧肉。我费劲地咽下口水,提着看青用的小竹竿开溜了。  天如人愿,晚餐时我撑下一大碗红烧肉,灌了两瓶啤酒,已有几分飘飘欲仙的感觉,但不影响赶路。临走时,炊事员找来个没盖的破书包,塞入四瓶捆好的啤酒。破包沉甸甸的背在肩上,一手还须揽着
我成家的时候,“文革”结束,国家已恢复了经济建设。那时百废待兴,市场上很难买到打家具的木料,我只好求助家里。家里东拼西凑,给我做了一个立柜、一个橱柜。家具运来后,我很高兴。可当我看到家具,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且不论家具样式和手艺平平,单说上面的毛病:立柜正面不是一整块板,是由两块五合板拼接而成,接缝清晰。橱柜门是用一块残破的五合板做的,留着残破的痕迹。这些毛病都在明面上,就像人脸上的疤痕,挡不住,
我17岁就上山下乡,去了江西鄱阳湖畔的鲤鱼洲,那时叫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一个在湖边围垦出来的荒洲。上海静安区、黄浦区的69届知青中,有2800人去了鲤鱼洲,1400名男生,1400名女生,仿佛配好对似的。这一大批上海女知青的到来,像是荒洲上飞来一大群花蝴蝶。  上海女知青爱干净到了极致。每天收工回来,一身泥一身臭汗,又累又饿,我们男知青的顺序是吃饭、洗脸洗脚、休息。上海女知青的顺序是:清洗自己,
偏方治病,民间最流行。偏方所用药材,油盐酱醋茶,童尿蛋壳豆腐渣,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话说,我有一位乡祖,年轻时随父亲远赴口外(现在的张家口靠近内蒙一带)学做皮毛生意。乡祖性子野,又是初次远行,不愿受约束,问明前途路径,撇下大队人马,一骑先行而去。刚至晋北大同,身体便不适起来。先是额头冒虚汗,继而又浑身打寒战,接着肚腹一阵绞痛,一阵内急……如是一而再、再而三站起蹲下。  乡祖挣扎着赶到父亲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