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如何加强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管理是一种自我管理模式,是学生通过对自我的认识,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不断对自我进行管理、教育及服务,从而完成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及自身的责任。因此,高校应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意识。因此,本文就高校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教师
  高校中的管理模式不像初中、高中那样严格,因为在高校中学习知识完全需要靠自我管理,然而现代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还比较弱。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中,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及丢弃学习生活中懒散的坏毛病,逐渐引导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班级、校级的各项集体活动。那么教师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呢?
  一、国内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对比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与高校管理模式相一致并统一的,是学生在自身成长中自我监督、指导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主动参与班级、校级的集体活动,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但是,我国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却没有国外强。以下是国内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的对比。
  1.国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
  国外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比较强。在高校中学生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并且与学校的地位一致,相互平等,收到教师及学生的支持,同时学生会在高校中也有很多其他社团没有的特权,例如:学生会能够根据当地的法律收取会费并经营自己创建的所属企业,增加资金收入,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例如:为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美国某高校内以各学院或团体组建成一个学院认可的参议院,对各学院及社团经费审查,并收集学生在高校期间所反映的各类问题,如:宿舍、食堂、公共活动场所、宿舍等问题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需求。而且美国高校的学生会还会举行每年一次的制度审查例会,从而使得学生会能够更加适应高校的环境,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国外各大高校中学生自主管理意思的培养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但是国内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却还很弱,甚至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自主管理意思的培养。
  2.国内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
  在国内高考志愿大多是监护人帮助学生填写的,以至于学生在学业上比较被动,没有自己的主见,而后进入高校进修,又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失去信心并很难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并且与国外学生相比较国内的学生依赖性比较强,很难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意识。如:国内高校的学生会是一座“桥梁”,向校方反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意见、见解并同时传达校方的制度及活动,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业研究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导致国内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差,甚至于没有自主管理意识。
  二、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建议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高校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轻松的大学生活中很多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能够正确的自主管理。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主管理意识在自己的高校生活中的重要性。
  1.逐步转变学生以及教师的社会观念
  我国高校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这样的教育目标以不能够完全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转变社会观念,为学生打开方便之门,并在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例如:某校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总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做人处事、独立生存,以至于大学生能够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
  2.建立完善的自主管理机制
  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多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能够通过对自我管理、约束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而且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如:学习、饮食、兴趣、安全等方面。虽然学生能够通过学生会、各类社团来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增强对集体的责任感,但是在高校中建立一个完善的自主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某高校为了帮助相对贫困的学生毫无负担并顺利的完成学业,专门在学校建立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以及一些能够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兼职。在高校中开展勤工助学及兼职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提前体会到工作的不容易及学会处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逐渐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及生活的稳定性。
  3.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高校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因为家长的溺爱、传统的灌溉式教学以及在轻松的大学生活,很多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独立自主的生活的能力比较弱,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自主管理。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的从大学生学习的心理角度出发,结合德智体美,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及对自我的约束力,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水平,从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例如:某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经常举办校级集体活动,如:志愿者协会经常举办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从中增强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三、结束语
  總而言之,在没有家长的约束、管理的轻松的高校生活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社会观念,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并在教学中尝试着“放手”,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做人处事、独立生存,以至于大学生能够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并能够适当的从大学生学习的心理角度出发,结合德智体美,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及对自我的约束力,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水平,从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锐.2l世纪大学生成功的关键——自我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05(05)
  [2]罗红.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06)
  [3]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4]李福华.对高等学校学生权力的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学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4(02)
  [5]肖瑾.浅谈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J].管理观察.2009(12)
  [6]黄涛.浅谈怎样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主要任务之一,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可以营造宽松、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愿意在班级里学习,可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主要从①坚持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提高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效能的方向。② 建立完善的家访制度是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保证。③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提高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效能的核心。④实行人性化管理是提高农村学校班级管理效能的关键。以上四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班主任管理越来越复杂,高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结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对高中班级实施有效管理,探寻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有效疏导和高效管理,从而对高中班主任管理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管理有效性  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以及学习能力上,更要求综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学生进入了高中以后,由于其身心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途径。由于远 程教育学生群体学习基础差异明显、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工作学习矛盾突出,在网络化、虚拟化、分散化的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管理模式下,如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异常关键。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实施柔性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全方位的 “全员育人”管理体系,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
摘 要: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部分,也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阐述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心理辅导;辅导员;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做
我校的教育策略是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潜力无限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德育工作离不开班级,而抓班级工作主要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因此班主任的任务除了抓好学生的学习外,主要是对学生有计划、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让学生拥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自觉地认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少年才俊。如何充分调动班
摘 要:本文对图书馆员专业能力做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探讨了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构建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构建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日常工作正常运作的主体,是读者获取所需知识的重要桥梁,是关系图书馆乃至整个地方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构建是图书馆在新时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图书馆员专业能力概述  专业能力是指工作者从事某一种专业(职业
一、管理思维:从常规思维到非常规思维  (1)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在我们生活工作中逐渐总结产生的,当我们需要思考问题的时候,其往往能够加快我们思考的效率,并快速地解决问题。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形成思维定势之后,人就很难接受其他的思维,这样就阻碍了我们进行创新思考。学校要实现创新管理,就需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只有这样才能发散思维,独辟蹊径,更好地解决学校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提高学校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