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青岛市第65中学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讨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分享与合作…………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方向性要强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其教学目标是:(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材料要有思维空间
  用于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
  三、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材料来源要广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如初中学生在学习概率《池塘里有多少条鱼》时,有的学生提出能否设计一个课题:估计青岛市有多少辆轿车;估计浮山后有多少只鸟;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四、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有合适的载体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如数学开放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義的。
  五、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要形成有价值的载体
  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载体——数学开放题,它的形成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在研究型课程中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
  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尽量能有利于解题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编制的开放题应体现某一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数学特色,帮助解题者理解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怎样学习数学。开放题的编制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它的编制本身也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内容。
  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具备能力,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编制出开放题,面对实际问题情景,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造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尝试求解形成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解答;(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式为依据,编制开放题。数学中的定理或公式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常常是已有的定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或者是学生暂时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3)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我们平时所用习题多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确定的答案,把它称之为封闭题,在原有封闭性问题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散开去,能够启发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就有可能形成开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首先呈现给学生封闭题,解答完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探究变更一般的结论,或探究该结论成立的其它条件等等。如初中数学中的动点问题,随着点的移动,图形随之变化,结论将如何变化;(4)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编制出设计类型的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九年级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中有这样的一个题“在一块矩形地面上,欲辟出一部分作为花坛,要使花坛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请给出你的设计。”是一道公认的开放题,花圃的图案形状没有规定性的要求,解题者可以进行丰富的想象,充分展示几何图形的应用,这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编制的开放题往往有趣而富有吸引力。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爱恩斯坦说: 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后进生来说,兴趣更是他们学好英语的前提,
分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学提供参考,增强初中生物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
【摘 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入情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地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的一项基本功。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美,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