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已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教学中,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教师的点拨引导为主要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努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
  【关键词】导学案 载体 有效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教学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记笔记,学生学习比较被动。而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体现者,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通过自主动脑思考、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作为教师,不应该在课改的潮流中迷失自我,要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学得快乐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以上理念,根据教学要求,本学期我们编写了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学习方案,我们称之为“导学案”。导学案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而编写的,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等功能。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我们编写的物理导学案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内容总结、练习反馈。教学中我们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教师的点拨引导为主要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学生自主预习
  在课前,大部分老师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内容,学生的预习是运用所学知
  识和能力对将要学习的内容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和自学能力,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如果只是口头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往往是把书看一遍,抓不出重点,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预习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了导学案,学生有章可循,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设置要浅显,紧扣课本与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通过同学互助解决,互助方式一般采用先与同桌讨论,有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再有问题可以组成多人大组解决。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留到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来处理。
  例如:在上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节时,自主学习部分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k=1的条件是什么?)
  3.牛顿第二定律中合力与加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
  4.小组讨论: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四性”(矢量性、同一性、独立性、瞬时性)的含义。
  对于这些问题,有的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看书,很容易答上来,经过这样的自主加互助讨论学习以后,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上课时对于学生已学会的内容,教师可不讲或少讲,这样就可节省课堂时间,增强课堂效率。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前完成的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进行展示。小组成员的发言应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展示可以使智慧共享。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点拨。通过展示及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三、课堂上的合作探究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部分内容学生都可以解决,在课堂上要重点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合作探讨,完成对重难点的突破,这一环节是课堂是否实现高效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一般都会预设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把重要的知识设置成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来理解知识,学会应用知识,这是很多老师会采用的办法。但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凭自己的感觉来设置的,究竟学生的头脑中会存在什么样的疑问,教师并不一定把握的很清楚,另外,教师设置的问题质量如何,这对能否提高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预设的问题过于简单了,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于难了,学生讨论不出来,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浪费了时间,造成浪费了课堂时间,效率却很低下。因此,在合作讨论这一环节,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的问题要面向大多数
  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使全部学生进步,要照顾到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如果一堂课只是为了让少数几个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而大多数同学咽不下,这样的课堂不会是高效的课堂。
  2.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
  设置的问题要循着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而不能一上来就把问题拔得很高,让学生无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受打击。
  例如:在讲解电场强度概念时,教材中是用检验电荷受力与电量的比来定义电场强度的大小,但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这学生很不容易接受,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起风时,你是否看到了风,当你手中拿着旗子时,你是如何判断有风无风的?
  (2)旗子在风中起什么作用?
  (3)风的大小与旗子的大小有关系吗?
  (4)检验电荷在电场中起什么作用?
  (5)电场的强弱由什么决定?与检验电荷有没有关系?
  通过把问题分解,层层推进,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来。
  3.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空间
  设置问题不要很直白,要有一定的思维性。例如:在上惯性的概念时,如果直接问:“什么叫惯性?”学生不需要怎么思考,很容易从书上找到答案,而实际上,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概念。因此,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为什么抛出去的粉笔离开手后还会飞行?列举一些身边的有关惯性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惯性概念,思维更有深度。
  此外,在预设问题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注重课堂生成性问题。所谓生成性问题,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
其他文献
摘要: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用心”的教师,在“用心”中成长,在“用心”中变教书匠为专家学者。“用心”即“反思”。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反思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成败。《祝福》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重点塑造了祥林嫂和鲁四这两个矛盾冲突的焦点人物。下面谈谈样分析文中鲁四这个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我们必须把握人物的身份地位,鲁四的身份地位文中有具体的交代,其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乡绅。基于这一点出发,分析鲁四这个人物也就不难了。  一、三次骂人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教师中心主义,“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忽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与权利,把学生当成知识接受的容器,师生之间更多体现的是知识的单向传递与接受关系。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以及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的教学观正在被广泛接受和实践。  在思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人脑功能的原始差异,心理因素中智能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情感、兴趣、意志等在人才的成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关键词:兴趣 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
【摘 要】笔者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阐述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论述以下问题:探究学习与生物教学;当前生物教学的困境;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怎样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物教学 探究学习    近几年,生物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个课程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阐述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有效性情境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情境教学的含义和特点,并对情境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1、研究背景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也提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努力开掘历史教学资源,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贯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渠道,可以实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历史;学习兴趣;教育改革    随着中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中学政史考试采用了合卷和开卷的考试形式,一些学生就认为历史不重要了,自己就是平时不用记忆,也照样能学好历史。对历史课重要性的忽视,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下降。
摘要: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推出,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对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育手段    一、要更新教育理念  现在,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了压力,是真正的“减负”。因此我们中一部分老师认为生物学的教学遇到了很多尴尬,然而我却认为是由于这部分初中生物教师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若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下面是我个人在这一方面的初浅的认识。   一、
【摘要】建设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必须从选拔培养班干部入手,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对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积极信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班干部工作的评定,并让每一位学生都以小干部的形式承担班级事务。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干部 民主 信任    一、引子  随着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班主任待遇明显得到提高,与之相应,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明显拔高,很多考核是以扣分继而扣奖金为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