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某地区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

来源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DTPA土壤测试被成功开发并应用到云南富源某地区,以识别土壤中的有效锌、铁、锰、铜、铅、钴、镍和镉的含量,用于指导该地区的土壤施肥情况以获得作物的最大产量。提取剂由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0.005 mol/L)、三乙醇胺(0.1 mol/L)和CaCl2(0.01 mol/L)混合组成, pH值为7.3。土壤测试包括用20 mL的提取剂震荡10 g风干土壤2 h,过滤滤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滤液中的锌、铁、锰、铜、铅、钴、镍和镉。根据作物对锌、铁和锰等有效态的反应,土壤测试使用标准化的土壤准备、研磨和提取程序。提取剂在pH值7.30时得到缓冲,选用能有效地提取8种微量元素金属DTPA作为螯合剂。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最佳的震荡时间是2 h,最佳的水土比是2:1。通过实验,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0.99,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满足云南富源地区土壤检测要求,确定了此地的土壤检测方法,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0.0%~110%。方法绿色环保、简单快捷、准确度高,适合该地区土壤有效态的分析。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作为引领学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本学科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素养目标和基本要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立足“新课标”修订的变化,围绕发展学生素养目标,从加强政治引导、重视道德与法治一体化建设及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
为了有效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实验室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为了实现天津小站稻种植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肥的合理配施,在节肥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本次研究基于40份稻田土壤样品、6种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数据和5个稻米品质指标,采用地统计方法和克里格插值法分析了土壤有效S、Mn、B、Cu、Mo和Ni的空间变异特征,并结合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效S、Mn、B、Cu、Mo和Ni平均含量分别为210.10、41.73、2.29、5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以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微视频、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深度学习、多元评价为实践路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育人功能。
为了探究水泥搅拌桩强度的影响因素,该文以陕西吴(起)定(边)高速公路典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为背景,通过水泥搅拌桩不同因素条件下的强度差异,探究水泥粉煤灰加固黄土在不同因素下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掺入比越大,水泥搅拌桩强度越高;水泥强度从32.5级提高到42.5级,则试件强度会明显提高,在90 d龄期下,水泥强度等级为42.5级的试件比32.5级的试件强度增加约40%~60%;水泥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目标。通过创设思辨性议题情境、生成性议题情境、故事化议题情境、生活化议题情境、生本性议题情境,全方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课程中蕴含的核心素养目标。
学位
水是生命之源。水井的发明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亦是人们进行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体现。2016年,青岛市黄岛区后石沟村发现一口木构水井,井内出土大量龙山时代的夹砂黑陶片。该处水井的发现,为研究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水井文化及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农业及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旨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法律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实现认知培养的目标,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