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议题情境 落实核心素养——以《读本》教学为例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目标。通过创设思辨性议题情境、生成性议题情境、故事化议题情境、生活化议题情境、生本性议题情境,全方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课程中蕴含的核心素养目标。
其他文献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是一项底层的计算机视觉任务,其目的在于根据退化而来的丢失了部分高频信息的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出更加接近退化前高分辨率图像的超分辨率图像。由于高分辨率的图像往往包含更多细节,所以互联网媒体、遥感、医学诊断、军事侦察、空间探测等领域对于高分辨率的图像都有迫切的需求。但是在硬件层面上对成像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分辨率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在软件层面上通过算法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成为
水泥搅拌桩是加固软基岸坡的一种常用处理工艺,通常采用复合地基综合强度指标设计方法进行岸坡稳定性分析。但在某些情况下,采用该方法核算整体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却发生了滑移事故,因此须进一步分析该方法在岸坡设计中的适用性。基于Plaxis 3D软件,针对某失事工程,分别采用复合地基综合强度指标以及桩体和桩间土的强度指标进行稳定性核算,并调整软土的黏聚力以及水泥搅拌桩置换率,对比分析其对整体稳定的影响。结果表
针对天津市某地发生的突发性土壤石油烃污染事件,开展了应急处置修复工程。本工程选用异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开展修复工作,经小试确定了添加的氧化剂和活化剂用量与条件:以2%浓度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和10%浓度氢氧化钠作为活化剂,土壤含水率为40%,养护时间14 d。基于此试验条件开展应急处置修复,修复后的土壤中石油烃浓度为154 mg/kg,较修复前降低了近90%,远低于修复目标值826 mg/kg,达到了
为确保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路桥衔接段的行车舒适性,研究了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半刚性水泥搅拌桩在处治桥头路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针对水泥搅拌桩在缓解桥头跳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引申出行车舒适性指标的确定、计算模型的尺寸问题及防治二次跳车现象中的桩长渐变率的选取依据等问题。以东北某高速桥头路基为例,采用实体桩体模型法替换置换法建立了与实际情况相同的三维模型,基于实测资料确定沉降差评价标准,对水泥搅拌桩处理桥头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作为引领学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本学科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素养目标和基本要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立足“新课标”修订的变化,围绕发展学生素养目标,从加强政治引导、重视道德与法治一体化建设及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
为了有效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实验室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为了实现天津小站稻种植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肥的合理配施,在节肥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本次研究基于40份稻田土壤样品、6种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数据和5个稻米品质指标,采用地统计方法和克里格插值法分析了土壤有效S、Mn、B、Cu、Mo和Ni的空间变异特征,并结合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效S、Mn、B、Cu、Mo和Ni平均含量分别为210.10、41.73、2.29、5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以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微视频、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深度学习、多元评价为实践路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育人功能。
为了探究水泥搅拌桩强度的影响因素,该文以陕西吴(起)定(边)高速公路典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为背景,通过水泥搅拌桩不同因素条件下的强度差异,探究水泥粉煤灰加固黄土在不同因素下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掺入比越大,水泥搅拌桩强度越高;水泥强度从32.5级提高到42.5级,则试件强度会明显提高,在90 d龄期下,水泥强度等级为42.5级的试件比32.5级的试件强度增加约40%~60%;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