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努力保持微笑,不让我们做子女的担心。但那一次,我看见她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那段时间,我迷恋上玩手机,父母再三劝阻,我表面答应,暗地里却置若罔闻。
一天,我又在房间里玩手机。“嘭,嘭,嘭!”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把我吓坏了!接着,门外响起了妈妈的声音:“我进来了。”我急忙把手机塞进被子里。
门打开了,只见妈妈端着一盘水果进来:“在干什么呢?这么神秘。”妈妈随意的一个问话,却把我的心弄得怦怦直跳。我装出一个自以为完美的随意的表情:“没什么呀。”妈妈却仿佛看出了我眼中的慌张,质问道:“手机呢?”说着,便拨打自己的手机,随着手机铃声从我的被子里传出,我心想:我死定了。果然,妈妈瞬间发怒了:“你要我说多少次!作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把手机给我!你到底都在干些什么!”听着妈妈的话,我鼻子一酸,分辩道:“我同学都有手机,我只不过偶尔上上Q,我只不过想要点私人空间,这都不行吗?”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现在还小,作为你的监护人,我有权知道你的基本情况,社会那么复杂,学习那么重要,父母说了又说……你就是听不进……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靠什么生活……”妈妈越说越生气,“我只是希望你将来过上好日子……”说到这,妈妈的声音弱了下去。我不想看她生气的模样,再就是憋着一股气,一直低着头闷坐在床上。
听到声音突然消失了,我下意识地抬起头,才发现妈妈早不见了踪影。我并没有追出去,因为妈妈从来就不用我担心,依旧待在房间里,心想:说什么为我好,分明就是想控制我的思想,哼,说的还真好听!这样想着,我躺在床上,目光茫然地扫向四周,这才发现桌上的水果,我不禁心头一暖:妈妈还是蛮好的。这时,我忽然听见门外有丝丝哭声,好奇地推开门——
只见妈妈坐在沙发上,双手捂着了整个脸,隐隐有呜咽之声传来!“妈妈。”我轻轻唤了声。妈妈闻声抬起头来,那双总是充满慈爱的眼睛此刻充满了泪水,看见我,妈妈突然放声哭了出来。
我从未听见妈妈哭得这么厉害!这哭声是一位母亲对于子女的不理解所发出心声。她在哭,也在倾诉:诉说她的苦心,诉说她的期望,诉说她的关爱……
我终于听明白了,我跑上去,揽着妈妈,哽咽地说:“妈妈,对不起……”
【点评】这是一篇以“那一次,他(她) ”为题的半命题考场作文。此文最大的亮点在于点题与扣题。小作者下笔先交代妈妈一贯的特点——遇事坚强乐观,保持微笑;然后笔锋一转,“那一次,她哭了”,很好切中题目;接着紧扣“那一次”,叙写“我”與妈妈的一次争吵,交代清楚“她”哭的原因。最后收笔点明“那一次,她哭了”的结果:让“我”终于幡然领悟父母的苦心。小作者行文流畅,语言朴实。
(指导老师:袁傲)
那段时间,我迷恋上玩手机,父母再三劝阻,我表面答应,暗地里却置若罔闻。
一天,我又在房间里玩手机。“嘭,嘭,嘭!”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把我吓坏了!接着,门外响起了妈妈的声音:“我进来了。”我急忙把手机塞进被子里。
门打开了,只见妈妈端着一盘水果进来:“在干什么呢?这么神秘。”妈妈随意的一个问话,却把我的心弄得怦怦直跳。我装出一个自以为完美的随意的表情:“没什么呀。”妈妈却仿佛看出了我眼中的慌张,质问道:“手机呢?”说着,便拨打自己的手机,随着手机铃声从我的被子里传出,我心想:我死定了。果然,妈妈瞬间发怒了:“你要我说多少次!作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把手机给我!你到底都在干些什么!”听着妈妈的话,我鼻子一酸,分辩道:“我同学都有手机,我只不过偶尔上上Q,我只不过想要点私人空间,这都不行吗?”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现在还小,作为你的监护人,我有权知道你的基本情况,社会那么复杂,学习那么重要,父母说了又说……你就是听不进……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靠什么生活……”妈妈越说越生气,“我只是希望你将来过上好日子……”说到这,妈妈的声音弱了下去。我不想看她生气的模样,再就是憋着一股气,一直低着头闷坐在床上。
听到声音突然消失了,我下意识地抬起头,才发现妈妈早不见了踪影。我并没有追出去,因为妈妈从来就不用我担心,依旧待在房间里,心想:说什么为我好,分明就是想控制我的思想,哼,说的还真好听!这样想着,我躺在床上,目光茫然地扫向四周,这才发现桌上的水果,我不禁心头一暖:妈妈还是蛮好的。这时,我忽然听见门外有丝丝哭声,好奇地推开门——
只见妈妈坐在沙发上,双手捂着了整个脸,隐隐有呜咽之声传来!“妈妈。”我轻轻唤了声。妈妈闻声抬起头来,那双总是充满慈爱的眼睛此刻充满了泪水,看见我,妈妈突然放声哭了出来。
我从未听见妈妈哭得这么厉害!这哭声是一位母亲对于子女的不理解所发出心声。她在哭,也在倾诉:诉说她的苦心,诉说她的期望,诉说她的关爱……
我终于听明白了,我跑上去,揽着妈妈,哽咽地说:“妈妈,对不起……”
【点评】这是一篇以“那一次,他(她) ”为题的半命题考场作文。此文最大的亮点在于点题与扣题。小作者下笔先交代妈妈一贯的特点——遇事坚强乐观,保持微笑;然后笔锋一转,“那一次,她哭了”,很好切中题目;接着紧扣“那一次”,叙写“我”與妈妈的一次争吵,交代清楚“她”哭的原因。最后收笔点明“那一次,她哭了”的结果:让“我”终于幡然领悟父母的苦心。小作者行文流畅,语言朴实。
(指导老师:袁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