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资格:难以消灭的“隐性”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v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解读
  这里的“加分资格”,主要是指学生在参加中考和高考时符合某些加分要求的资历或条件。考试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招生考试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对于打破应试教育弊端、推行素质教育等,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考试加分不但关系到无数考生的前途命运,同时还和公平正义密切相关;所以,每年的考试加分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从实施效果看,也正是近年来各地中考、高考加分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让这一政策饱受质疑与争议。考试加分甚至已经沦为官二代、富二代等权贵阶层的“专属特权”,不但完全体现不出国家制定考试加分政策的初衷,而且严重伤害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案例分析
  据相关媒体透露,4年前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的加分规定,而有些省市自定的加分规定明显违背国家政策。几年间,高考买证加分项目日渐繁多,尤其是运动员资格证书造假更是普遍。
  今年6月,辽宁省国家二级运动员证的黑幕也逐渐被揭开。据悉,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今年高考生千余人,获得体优生加分资格的高达87人。本溪高中二级运动员的数量受到了众多高三考生和家长的质疑,东北育才学校一名于姓家长说:“我们都知道,本溪高中每天晚上十一点半放学、体育课不上,怎么能有这么多二级运动员。他们连游泳池都没有,竟然有25名游泳二级运动员?”有人质疑,一所学校拥有36名足球特长生,这些人都够组成两支有一定水平的球队了。随着媒体不断揭露,辽宁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现有部分考生自动放弃了加分资格。有利益的地方就容易产生猫腻。通过造假取得加分资格,严重侵犯了其他优秀的高分考生权益。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对于体育特长生等鼓励性加分,应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效果加以调整、规范;有的加分项目标准不清晰、程序不规范,应逐步取消。
  最近,浙江省浦江县出台政策,无偿献血超过一定量的,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根据浦江县公布的《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实施意见》,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金奖、银奖、铜奖的献血者(金、银、铜奖获奖者献血总量分别达到8000毫升、6000毫升、4000毫升)的个人,其直系子女参加中考的,分别给予3分(金奖者)、2分(银奖者)、1分(铜奖者)的中考加分。
  对此,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将家长献血多少作为子女考试加分的条件,“鼓励”他们为子女加分而献血,目的性太明确,让无偿献血变了味。政府部门在制定优惠政策时应多听公众意见,再三斟酌,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其实,早在“献血加分”政策出台之前,“纳税大户”“外来投资大户”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就引起过不小的社会争议,民众认为这是违背教育公平的表现。
  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广大考生对高考公平的呼唤,全国不少省份对高考加分政策有了调整。2011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自2013年9月以来,各地招生考试部门就开始陆续发布2014年高考相关信息。截至今年5月,31个省份均已正式出台2014年高考新政。其中,各地高考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通过盘点发现,此次高考加分照顾政策的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其中,近年来屡遭专家炮轰的奥赛与高考将基本脱钩,多地奥赛获奖者被剔出保送行列,甚至加分名单。
  本刊点评
  教育公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高考。由于加分制度设计本身不够严密,由于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由于运作过程的不透明不公开,考试加分政策因此在一些地方严重异化,成了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的工具。种种明目张胆的公开造假事件说明,如果不能全面堵住政策漏洞,不把权钱交易从招生考试领域中完全驱除,考试公平就难以保证。可以说,对加分注水的默许,就是对其他考生权利的损害;对伪造加分的纵容,就是对教育公平的侵蚀。因此,政府在出台奖励措施上,要讲道德性、科学性。乱用奖励措施,利用了家长对孩子的拳拳之心,客观上造成了另一种不公平。
其他文献
概念解读  民办学校和非民办学校是从办学主体上来区分的。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有三个明显特征:举办人不是国家机构;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也就是面向社会招收学生和学员,服务于不特定的群体和公民个人,而不是只招收某个团体、企业、行业、系统和特定群体的人为学生或学员。从现实情况来看,民办学校
概念解读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是特定的教师群体,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堪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特殊人群。过去,代课教师主要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
概念解读  我国高考中一些省份目前仍然采取本科层次按录取批次划分为三个批次,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每年三本线因考生成绩而有所不同。三本高校包括:多数独立学院;多数民办高校;少数公办本科高校的部分专业;少数本科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成绩,最后一批投档进行录取的。三本与一本、二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为4年,毕业证书和
概念解读  教师集资房是学校与教师共同出资建设的福利建房,是教师享受的国家特殊岗位的优惠购房。教师集资房被学校出售给单位职工后,房屋应可以拿到房产证,就可以像商品房一样正常上市交易。否则不能买卖。但是,现实中,教师集资建房后只能拥有房屋使用权,不能拥有产权。在他们离职或者退休后,合法的住房权益往往会受到伤害。更有甚者,打着教师集资房的名义,大建商品房,以教师的名义牟利,不仅侵犯了教师的住房权益,更
概念解读  现行异地高考政策,使随迁子女遭受到最大的不公平。随迁子女并不是普通的高考移民,他们的父母满足一定条件,却没有当地户籍,由此带来了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这些家长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在地方有稳定工作,有稳定住所,有稳定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是当地的常住人口。他们的子女从小或者很早就在当地上学,接受当地教育,却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虽然各地异地高考政策相继出台,具体落实情况暂且不提,从方案本身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