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DA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体验的这种特性,全面关联着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鉴于此,在语文教学时,更应该让学生回到综合的生活中,回到丰富的实践中,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
  
  一、联系生活,感受情感
  
  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联系生活展开情境,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才能领略文中表露的感情。把这种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中,才能够真正把文章读懂。
  1.回忆经历——感受
  低年级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来源于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但是在课文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主动联系和体会这些经历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理解“索取”和“奉献”两个词义的时候就是巧妙地借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两种动物——老鼠和蜜蜂,问学生哪种动物比较能够代表奉献,哪种动物比较能够代表索取……枯燥深奥的词义理解变得趣味盎然。
  2.结合生活——联想
  生活经历的回忆,能够帮助学生把已有的某些经验,转移到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上来,但是对于学生没有经历的事情,结合生活情境进行合理想象,也可以帮助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在《两只小狮子》的教学中,懒狮子说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时,傲气十足,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大多数学生可能没有懒狮子的这种生活经历,但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想象一下,自己向别人吹牛、夸口的时候的感觉,懒狮子语气中的得意,便能够很容易地体验到了。“结合生活联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它能给学生“导流”,促进学生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二、参与实践,体验情感
  
  情感体验还强调在语文的实践性上,这就意味着要针对课文内容亲身参与动手操作,“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在比一比中体会
  教育家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启发学生选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对于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极为有利。又如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理解“热忱”这个词语时,就出示了两个句子来进行对比。
  A.王叔叔来我家,我给叔叔倒水,拿苹果,叔叔夸我真热情。
  B.李老师热爱工作,对工作满腔热忱。
  在课堂教学中这样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对于词义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同时促使情感体验的不断深入。
  2.在画一画中感受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直观形象最感兴趣,因此,要了解课文的情感,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画一画”的情境,把“文”与“画”结合起来。
  一教师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读过诗后,老师提议用画来表示诗意,大家讨论该画什么?有个学生说,要画篱笆,老师追问该画得松一点还是密一点,学生说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又有位学生提议还要画一条狭长的路,因为是“一径深”;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能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的体验,教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蝴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让学生尽情体验浓浓的诗情画意,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学习的兴致。
  3.在演一演中尝试
  儿童是生活在游戏中的,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引导学生在演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与人物、作者进行换位体验,设身处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移他人之情于自己的心中,引发自身的情感转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7》理解“虚心”“骄傲”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请学生扮演一只骄傲的公鸡,双手反背,高昂着头,神气活现的样子,边说:“你们瞧,我长得多漂亮。你?大肚皮青蛙,丑八怪!”请学生评议这是只骄傲的公鸡吗?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去理解)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表中的角色体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传达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完善,感觉知觉以具体形象为主,根据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特点,
  在朗读指导时,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会使学生产生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共鸣。
  1.课件演示,润“情”细无声。
  课件的演示呈现是有形的,文字和语言是无形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把这种有形和无形结合起来,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这一直观的手段。
  “雪中送炭”这个词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可是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理解这个词语时借助了一段FLASH动画(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路人身穿单衣,蜷缩在屋角。另一个人看见了说:“他真可怜我要给他雪中送炭。”然后从家里搬来了一大堆柴火帮助那个路人取暖),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在人寒冷的时候送人炭火是给予人家雪中送炭的帮助,然后老师引导,当人饥饿、痛苦时候,咱们应该送什么?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
  2.环境感染,润“情”于有形。
  低年级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感兴趣,包括动画片以环境的渲染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运用词语这一环节就创设了一个环境。先是用音乐引出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西游记》中的角色,你想把哪张卡片送个谁?为什么?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经验,去体会,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语文课中的情感体验正是让学生去做这样的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体验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体验学习是体现育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力实施体验式学习,一定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二小)
其他文献
近年来畸形关注涉警信息、隐形辱警、暴力抗法等社会现象频繁发生,警察执法权威每况愈下。《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的出台成为警察转变执法观念、维护执法权威
昆钢2000m3高炉炼铁优化操作计算机系统由1台PHD服务器和3台PHD工作站组成,与TDC3000一起构成全厂一体化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数学模型与管理软件模块,在线全方位参予炼铁生产
期刊
介绍了电阻层析成像和相关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气 /液两相流中气相速度的测量。讨论了双敏感电极阵列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 ,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我曾读到美国2009年的全国年度教师托尼·马伦的获奖感言。“感言”中有几句话让我特别感动——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
0 引言1 碳素阳极是铝电解工艺中至关重要的原料。碳素阳极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重量的配比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目前,国内碳素阳极配料过程一般采用配料车用人工控制配料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数据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载着数据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分析等功能。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中心的架构规划和供电系统的设计,保证数据中心
针对超声液面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激光结构光法的测量原理、计算公式和应用特点。结合应用实例具体叙述了液面监控和自动调节系统的结构、组成部分 ,系统工作原理 ,液位计算方法和阀门开闭控制 ,并给出了监控程序流程图
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往往采用批量学习的方法,但是在现实应用中,系统的训练数据并不能一次性全部获得,当有新的训练样本到来时,采用批量学习方法需要重新训练整
2020年12月,全球“缺芯”问题爆发,主要体现在汽车和智能终端领域。在《股市动态分析》去年末文章《芯片:产能吃紧价格普遍上涨》中已分析过这一问题。需要提及的是,今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