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文字来审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呈现出勃勃生机,江西散文家江子的散文著作《青花帝国》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以江西景德镇“瓷”为书写对象的散文,尽管只有十多万字,但作者却下足了田野调查的功夫,从大量的史料查阅、辨别与梳理,到现场的勘探、考察与采访,历时三年。在这扎实史料积累的基础上,江子以感性、灵动、个性、温度的文字,展现出景德镇“瓷”深处的深厚、沉重、高远,以及苦难、执着与欢欣。从中可以发现一个别样的“江西”或者说“中国”,展现出一种丰盈、精致与辽阔,是一部值得批评界关注的作品。王园园的文章是一篇对文学热点观察的作品,体现了作者较好的批评素养。
  这篇文学批评的语言,具有感性、灵动、贴切的特点,有文学的温度。在当前文学批评界,许多批评者都惯于使用各种理论名词来构建自己的批评话语系统,而忽视文本本身的质地,导致文学批评成为理论演绎,缺乏感性的灵动与阅读体验的传递。王园园这篇批评文章,基本上没有在某种理论的框架下展开,而是用感性的文笔传递和分享着自己的审美体验,除了标题“层层叠叠,待竣工却是巍巍高楼”的文学性表达之外,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批评文学”。比如:“江子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一起来到至正末年伍良臣的家乡高安城区的伍式庄园,看到伍良臣因尴尬的身份日日梦魇缠身,看到他在瓷器中觅得自己的桃花源,看到了他在动荡的局势中对瓷器的小心爱护。”以散文的语言对散文作品进行批评,应该是文学批评的一种路向。作为一位年轻的文学批评者,在刚刚走上批评之路时,能自觉地使用这种文体尝试自己的文学批评,这是值得肯定的。
  这篇文学批评的写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规范,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能紧扣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作者从“以人物为光源,照亮历史的边边角角;宏大的主题在细小的叙事中慢慢成形;让一段段尘封往事摆脱时间的禁锢;那个爱瓷的‘我’始终在字里行间奔走”四个方面进行批评,这四句感性而概括的语言较好地提炼出《青花帝国》的整体性特质,那就是作品不是以时间的先后来编织文本,而是从历史人物入手,呈现时代在他们身上呈现的光影与颜色;指出作品虽然具有恢弘的时空构架,但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则是把笔墨用在细节的一一铺成与打开,从具体而微的人事出发,去观照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文章很好地发现了在整部作品中,作者并没有以冷静的文化观察者身份进入一个知识考古的世界,而是以一位“瓷”的热爱者身份去抚摸、打量、亲近那些在时光深处沉淀、锻造、升华的泥土,在这些穿越时空往事的书写中倾注作者浓郁的主觀性情。让这些往事不仅具有文化的魅力,还因为作者的叙事方式而显得引人入胜。批评者较好地把握了作家的书写方式,并以“层层叠叠,待竣工却是巍巍高楼”来进行提炼,这不仅是景德镇瓷文化的历史层垒,也是江子的写作路径。因此,批评者的观察与书写,也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整体看来,这位年轻的批评者通过此文的写作,表现出一定的批评素养,是一篇较好的书评。当然,文章在跨文体写作的论述上还不够精准,也没有很好地展开,这是个缺憾。
  (作者系文学博士、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快乐的暑假很快过去了,但这个假期对多数孩子来说多少有些不一样,源自“绿色上网,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理念的k12play给他们带来一次奇妙的娱乐与学习之旅。  以前没有玩过教育游戏的12岁北京学生吴剑平对我们说:“老师们都觉得在课堂上能学到东西,其实我最喜欢在轻松的时候,比如在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学知识,我玩k12play游戏的时候就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百科知识,我以前对此了解很少,但玩过这个游戏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传感器和光感测距传感器之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设计机器人项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感器和光感测距传感器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声音传感器和光感测距传感器设计简单的机器人项目,并在项目活动中体会和归纳项目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教学目标  (1)理解光感测距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光感测距传
2006年,对于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个值得留下记忆的年份。2006年6月,海南省实施了进入高中新课程以来的第一次基础会考。本次基础会考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与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加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学科课程标准,克服高中学生过早偏科的现象,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树立正确导向。海南省高中新课程首次基础会考备受各界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一条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7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高投入、低增长态势,这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实际上是在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等待时机、积蓄力量。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磨炼和挫折的教
作为一个15岁就投身抗日根据地工作、经受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党的宣传员,王愿坚之能一直把书写红军英雄事迹作为自己毕生职责与使命,既源于其1953年秋天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所寻获到的大量红军事迹的精神感召,也源于其对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根深蒂固的信仰。由于写作素材均来自真实生活,同时还融入了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情感体验,王愿坚小说有着挥之不去的历史真实感,从而跻身于十七年革命文学的行列并被人们永远铭记。以其开
2009年7月7日,北京市教委举行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的启动仪式。伴随着北京基础教育步入“后网络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如何深入开展?如何在现有的高端平台上确立新的生长点?数字校园的建设实验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其内涵是什么?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数字校园实验将如何高效、有序、有效地运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教委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副主任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木才同志的专著《中国特色政治伦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正当性的探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以政治伦理学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深入创新的研究,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提供了理论论证和学术支撑,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
在今天这个“大师远去的时代”,人们无不在心里呼唤大师们的归来。著名作家汪兆骞的《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用汩汩流淌的泉水饱蘸着笔墨,把民国时代那些造诣极深、特立独行和身怀绝技的大师们,性格鲜明而又层次分明地宛如水墨画一样勾勒出来。让我们从纯粹的文化史和文学史的角度,俯察重温那风起云涌时代里,德艺双馨、文采斐然的“士”是怎样的一种风流倜傥,怎样的一种清高俊杰。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刘姥姥的形象为《红楼梦》一书增添了许多幽默元素。但曹公善用幻笔警示世人,常在极乐中见极悲,在小人物身上见大体。 刘姥姥仅仅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吗?她的身份真是庄家人这么简单吗?这个人物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刘姥姥如果只是个普通人,她为何能够知道巧姐撞克了花神,还能及时化解,将巧姐治好?她为何能够在牙牌令中说出贾家的劫难?她为何又能够预示黛玉的命运和巧姐的命运?  而且,刘姥姥在《红楼梦》中占了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借助于专题学习网站,阅读有关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  4.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体会“无形的桥”所蕴含的深刻涵义。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素材,制作“桥之思”专题学习网站。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