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机制:领导差异化授权两阶段的调节作用

来源 :心理与行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员工直接感知的角度编制领导差异化授权问卷,并通过构建两阶段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授权型领导对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机制与领导差异化授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对388份问卷数据分析后发现:(1)授权型领导正向预测员工的领导认同与反馈寻求行为;(2)领导认同在授权型领导与反馈寻求行为中起中介作用;(3)领导差异化授权调节授权型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对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作用,即调节了中介过程的第一段(授权型领导-领导认同)与第二段(领导认同-反馈寻求行为).研究结果揭示了授权型领导影响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与调节效应,可为管理实践中促进反馈寻求行为提供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
执行功能缺陷是网络成瘾发生、维持和复发的原因之一,以往研究侧重于探讨网络成瘾者注意控制、反应抑制等执行功能成分的损伤状况,而其记忆抑制状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考察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提取诱发遗忘(RIF)来探讨其记忆抑制的特点及RIF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低网络成瘾个体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表现出显著的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未产生;高网络成瘾个体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表现出显著的RIF,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未产生.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记忆抑制能力受损严重,其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易受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影响
当前,美国战略界围绕是否坚持战略模糊政策展开新一轮对台政策辩论.主张调整模糊政策、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的"保台派"快速兴起,但遭到"弃台派"和"维持现状派"的批判.三大派别都以美国台海利益、维护美国霸权最大化为逻辑起点,但不同的工作经历、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加上中美关系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变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对台政策上的认知差异.这种政策差异本质上体现了美国战略界对于台湾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是"战略资产"还是"战略包袱"的不同评估.因其内在缺陷,"保台派"的主张不会成为美官方的正式政策,却将在某些方面修正"维持现状
本研究将微观发生法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考察了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大学生跨情境、跨时间的状态社会创造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四种具体社会问题情境中,个体策略新颖性的变化表现出了跨情境的多样性特点,而策略实用性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出了跨情境的一致性特点;(2)个体特质社会创造性对其状态社会创造性的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策略的实用性上.
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带领同事提升专业技能,与其他教师和校长合作处理学校事务的一种专业特质.为探究教师教学自主权与教师领导力的关系,以及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的中介作用,从而寻求提升教师领导力的路径,研究选取40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教学自主权与教师领导力呈显著正相关,且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直接效应;(2)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分别在教学自主权与教师领导力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在教学自主权对教师领导力间发挥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即教学自主权的提高会促进教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包含主观幸福感和精神病理学指标.研究旨在验证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老年人中的适用性,考察老化态度在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爱丁堡幸福量表、一般健康问卷、老化态度问卷和人生意义问卷调查了283名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较单因素模型的拟合度更优.(2)生命意义感通过老化态度的三条路径(对身体变化、心理获得和心理社会丧失的积极态度)促进心理健康,但具体机制不同.增强意义体验、意义追寻通过老化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提高主观幸福感.增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342名听障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水平,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修订编制适合测量学前儿童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并在学前儿童家长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文献分析,建构了学前儿童高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结构模型,在参考国外量表题目的基础上,编制了初始量表.按照量表编制流程先后对1633名3~6岁学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题目删减与维度确定,最终形成了包括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和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信效度符合统计学要求,能够作为测量我国学前儿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2)共情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通过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减弱了道德认同符号化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增强了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
采用描述-经验冲突范式,考察损益情境下,描述信息与经验不一致对个体风险选择的影响,通过模型拟合探究其内在机制.研究1a和研究1b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描述信息与经验不一致程度,因变量为风险选项选择率.结果发现,获益情境中,描述信息与经验不一致程度的主效应不显著;而损失情境中,风险选项选择率受到显著影响.研究2比较决策模型参数发现,获益情境中,描述信息权重参数ξ和选择一致性参数c显著小于损失情境,而近因参数?显著大于损失情境.这表明,当描述信息与经验不一致时,相对于获益情境,损失情境下个体更大程度地
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双重视角,考察1877名教师的成就目标与其效能感、焦虑和工作投入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掌握、表现趋近目标正向预测而表现回避目标负向预测工作投入,教师效能感、焦虑、教师效能感-焦虑在成就目标与工作投入间具有中介作用;(2)潜在剖面分析识别了五类不同的教师成就目标剖面,即掌握型、低掌握低趋近型、低掌握中等趋近型、高混合型、平均型,其中掌握型适应性最佳且占比最多;(3)教师效能感、焦虑、教师效能感-焦虑在成就目标剖面与工作投入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