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先两后教学的一些尝试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改沸沸扬扬,教法五花八门的情况下,我校从优选择实践了谢仲卿教授主持的“两先两后”课题教学法。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深深感到,“两先两后”课题适合农村实际,是用最简单的办法落实课改精神。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两先两后”课题框架内,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两先两后”改变以往的教学程序
  一位名家曾经说过“衡量课改成败的关键是看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转变。”“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自觉的学习。
  (1)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自学过程中,我保证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难度大点的习题,通过学生精读、感悟、自学,做题,老师评讲。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生成和思维结果的呈现,让学生走出文本。
  (2)学生先学,让学生课堂上有事可做,并且有目标,有任务,有压力,既让学生动脑,又让学生动手。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广,学习的机会有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满堂灌,学生充当听客,看客。即使老师讲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
  (3)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①让同桌根据课本,根据知识点相互给同桌出题,然后交换做,做完再交换互改。这样做,不仅活跃了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②课文的重点语段,在学生多次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由提问题的同学点名要求同学回答。让会的教不会的,这样做,既解放了老师的劳动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力。
  (4)练习的设计低坡度,有梯度。让学困生有会做的题,中等生有思考了就会做的题,优等生有挑战性的题,既照顾了全体,又训练了优秀生。每一节课都以鼓励为主,表扬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模式
  任何一样一成不变的模式都会使人厌倦。教学中,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两先两后”教学模式。如:在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中,让学生先拟定好采访问题,然后现场采访我。通过实践,发现有的同学说话不注意称呼,有的同学不注重礼貌,有的语气不妥,有的用词不当。通过学生或老师点评,学生印象深刻。又如:在劝说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设计这样一道题:周末了,经过一周紧张的学习,你很想放松下,看看湖南台的《天天向上》或《快乐大本营》,而你的母亲却要看韩剧,你如何劝说你的母亲?把这一道题作为周末作业,劝说成功的下周展示。再如:在学习《三峡》这篇游记时,我让学生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每人充当一回导游,写一篇导游词,简洁介绍三峡的景物及特点。
  三、因地制宜,创造性使用教材
  区域的不同,城乡差异,还有各地中考试题各具特色等因素,在不违背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任课老师根据学情不同而创造性使用教材,选择性使用学材。如在讲授《地毯下的尘土》这课时,课后有这样一道题:“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却很不安。”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愿意说给人听吗?可以肯定,一旦说出来,心里不安就会消失。我把这道题设计成课前问卷题:你认为诚实重要吗?你做过不诚实的事吗?用一句简洁的话写出来然后展示。这样设计简洁明了,适合农村实际。况且引导学生把不诚实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诚实。还有,文中的米妮在地毯下发现了十二枚金币。这既是文章的高潮,也是体现写作意图的关节点。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拓展延伸题:如果你是米妮,你会接受这十二块金币吗?为什么?这就很自然把课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四、小试牛刀,成绩喜人
  作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辛勤的付出换来初步的成效。2012年秋期,在县语文知识竞赛中,我班2人获特等奖,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2013春期,在“中国梦”征文比赛中,5人获特等奖,我班就占了3人次;6人获一等奖,所有参赛选手全部获奖。科研成果收获颇丰。2011年8月录像课《桃花源记》获市级一等奖。2012年7月说课《桃花源记》获市级一等奖。2013年6月教学设计《桃花源记》获市级一等奖。2010年6月论文《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发表在《玉林教育》第六期。2011年8月论文《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尝试》发表在《广西教育》2011年第八期。2013年5月参与市级课题《初中作文生活化的研究》结题。近几年来,在县级、市级的说课、讲课比赛中,在我和其他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派出18人次,15人次五个科目获得一等奖。
  总而言之,我要做个学习型的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片广阔的芳草地,我就是其中平凡的一株,我一定要尽情地享受阳光雨露,散发我独特的芬芳。如果说,语文课堂犹如幽美的康河,我一定要“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相信有那么一天,我將“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其他文献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消极状态。反思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数学未必是有价值的,未必是所有人必须的。其实,生活是美的,而生活中因为有了数学就变得更美。但是为什么学生没有感觉到呢?除了教材的原因外,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学,我们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教育战线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课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从教学评价、教材运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下面重点就教学评价、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的探索,粗略谈一些看法,与老帅们共同研究。  一、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僅取决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分娩产妇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分娩产妇中选取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时长性等一些鲜明的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真正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中学教育正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这迫使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思考,把创新思维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凸显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政治教学更凸显人性化,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真心赏识学生,激起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从
摘 要: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学科的教学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法,不断的学习反思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产后抑郁症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院内84例产后抑郁症产妇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2例,研究组的护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