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阅读的空间 追寻心灵的交流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就是对话”,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项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把时间交给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者面对面地对话,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知识,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平时阅读教学中主要注意了六个方面。
  一、把时间交给学生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感悟能力、阅读速度等会有所不同。把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位学生有机会自由地阅读、思考、体会,是保证学生真正投入阅读活动的基础。新授课上我会让学生先读四五遍课文,阅读课上我更是把80%以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由阅读。有了学生读的基础,老师再适当加以引导点拨,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学生就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如果在学生没有读或读的少的情况下,老师就开始单向地灌输,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老师讲的内容,阅读能力也就无从提高。
  二、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
  每位同学的思维方式、角度、速度等都有所不同,阅读时的侧重点、理解的深度也会有所差异。如果老师在学生开始阅读时适当设置问题加以引导,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否则,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掌握课文中的部分知识点,理解课文中的语句,但还是有些同学不能做到主动学习,阅读效率较低。例如,在学生阅读《最后一课》之前,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小弗朗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学生在对问题的思索中,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逐渐走向深入,阅读思维能力也就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小组讨论,激发兴趣
  有的老师认为,小组讨论浪费时间,无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这种想法其实过于急功近利,轻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思维的僵化和兴趣的减弱。小组讨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作用。如果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就会在阅读时思考他在小组发言时能说什么,这样他在读书时会积极地思考,为自己的发言作准备。在小组讨论的和谐氛围中,学生会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这是阅读之后的进一步升华。
  四、引导“学困生”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为了让他们学习上取得进步,很多教育工作者选择拿出大量时间来为他们补课,但效果并不明显。这种教育思路的问题在于,教师对于“学困生”一味地降低要求,导致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窄,以致在学习中死记硬背,反而越来越感到困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谈谈后进生的工作》中有这样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论述:“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文中作者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扩大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还列举了几个教学中的成功实例。仅仅让这些学生在划定的范围内被动学习,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反之,更多地引导“学困生”阅读,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才能开发智力,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高效学习。
  五、提高阅读速度,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阅读有精读和速读之分,精读是为了赏析精美词句与段落,而速读则能有效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有计划地分步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训练。首先,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养成默读的习惯,让学生有意控制发声动作。形成习惯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文字阅读,然后循序渐进,使阅读的文字不断增多,还可以通过速读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读完后看谁回答问题准确、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会得到提高。
  六、以“写作”促进“阅读”
  写作是促进学生阅读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思考、表达的重要方式。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到对新词句的积累,对新的写作方法的学习,反过来,通过写作培养出的遣词造句能力和语感,也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高效理解。所以我将阅读课与写作课结合起来,在阅读课上提示学生注意文章的写作方法或特点,而在写作课上则有意引导学生应用阅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阅读促进写作,写作也升华阅读。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阅读、思维、写作等各个方面获得了显著提升,在各种征文比赛中取得佳绩,在全国各类报刊上不断发表文章,体现出重视学生独特性、重视“知行合一”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丰硕成果。
  (作者单位:1.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2.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星辰)
其他文献
我们总开玩笑“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这话还真说中了——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白痴病毒”。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名为chlorovirus ATCV-1的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让人类“变笨”。  经过调查,感染者的智商、注意力、视觉处理能力均有所下降。有趣的是,本身没有携带chlorovirus ATCV-1的人,并不会通过游泳接触藻类感染这种病毒,因此,科学家推断这是人
幼小衔接是幼儿期主要的挑战之一,对幼儿未来发展有长远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普遍认为幼儿园大班的课程与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核心内容以及教学时长保持一致能够促进教学的连续性[1]。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厚生劳动省在《保育所、幼稚园与小学的衔接事例集》中提出幼小衔接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儿童交流、教师沟通和课程衔接,其中课程衔接是重要且困难的,也能真正达到一贯教育的目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笔者尝试以不同学科教师联合组建学习小组,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为项目主题,开展教师项目式学习,在分析项目式学习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主体参与、团队协作、项目选取、问题驱动、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学习小组的持续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教师专
课堂只有实现了由教师主宰向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才能是真正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换一种说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个别化选择。  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取了韦庄的词《菩萨蛮(其二)》作为自主赏析的篇章,放在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中。词作如下: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你的脸就是身体的预告牌。在脸上,写满了你的饮食、健康以及情感方面的信息,就如同脸色苍白意味着生病一样,“你过胖了”、“下身容易堆积脂肪”等其他信息也会在脸部显现。减肥的第一步还是应该从镜子前就绪,看看自己属于那种脸谱,让你的脸告诉你该怎么减。    What’s脸谱瘦身  脸上布满经络,每一根经络都牵动身体的器官和肌肉,一旦某个地方的经络因为毒素不畅而堵塞,直接在脸部的表现就是浮肿。因此观察浮肿就
编者按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多年来在“深度学习”领域进行深耕,在美术教育上收获显著,其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美术“1 X教学”可以为业界提供借鉴。  最近十年的课改进程中,中小学美术课程逐渐扭转了以往“重技法、轻素养”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作为“情感人”“道德人”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可喜成绩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从低段到高段呈现出“热爱—喜欢—平淡—无所谓”逐年弱
上大学的时候和同寝室的室友去上海开会,我俩都没拿行李箱,各自背了双肩包,里面装着电脑、换洗的衣服,两个人的包鼓鼓囊囊。  刚下火车,就奔去买地铁票。买票的人很多,队排得跟春运似的。  买完票我们就朝地铁里面奔,心想早点坐上去,早点到住的地方休息。背着大包上车,发现没有座位,室友说往别的车厢走走看,兴许能捡个漏儿。  我作为一个缺乏锻炼的资深瘦子,表示实在是走不动。看着地上也不脏,也没多想,在中间的
【摘 要】幼儿园班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误识——把“伪”兴趣当“真”兴趣,失判——把“丰富”当“深入”,缺思——重“预设”轻“动态”的问题。本文从“启——捕捉价值点,生成课程;推——挖掘探究点,生发课程;延——关注细微点,延展课程”这三个环节来实施“船来船往”班本课程,在真实情境中促进幼儿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敏捷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班本课程 实践研究  一、问题提出  学
所谓“数学 ”,即围绕某个主题将小学数学学科内外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跨界整合,构造学习内容的交叉地带,推进融通创生,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提升数学素养为追求,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一种数学学习思维载体。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圆的认识”这节课可用“寻美”作主线,从外形美、内在美、构造美、应用美四个方面对圆展开研究,通过“数学 生活”“数学 实践”“数学 语文”“数学 审
初到非洲行医,大吃一惊   2011年底,北京安贞医院要组建中国第23批援助几内亚的医疗队,42岁的普外科医生曹广主动请战。当时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几内亚遭遇可怕的埃博拉病毒的威胁。   此后,曹广和“援几”医疗队的另外18名成员接受了为期8个月的法语培训,并于2012年8月15日登上了飞机,两天之后,到达了几内亚的首都科纳克里。    “天很蓝,空气很好,气候比北京要舒服一些,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