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李吉林老师开创情境教学的先河以来,情境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情境教学的研究。教学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氛围,可谓是当代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情境创设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是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很多情境都需要运用语言进行营造。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不需要繁琐的道具,更不需要激情的角色表演,是一种简单依靠语言就能描绘出的情境。例如,在执教中日甲午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在一开始就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渲染情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炎黄子孙曾经创造过多项奇迹,拥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又是多灾多难的,多少次的战争让中华儿女血洒疆土。回眸历史的长河,在1894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岁月,日本侵略者用那坚船利炮踢开了我们的国门,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战争……”这样的语言描述充满深情,立刻把课堂融入那段屈辱的历史当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很快与课本融合,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住语言的“度”,不能过分渲染也不能渲染不到位,否则都不能起到理想的情境创设效果。
  二、运用图片创设情境
  中华民族的历史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基于此种情境,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一些图片来创设情境、讲述历史。例如,在执教《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的时候,就可以把历史上很多著名的青铜器展示给学生看。比如毛公鼎、鸮尊、龙虎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以及羊父丁方鼎等。通过观看这些著名的青铜器图片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领略中华民族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运用图片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相关图片搜集,这就要求教师不辞辛苦,才有可能达到情境创设的最佳效果。
  三、运用视频创设情境
  运用视频创设情境是最为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之一。视频那声画结合的特点很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亲身经历历史事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红军长征》一课的时候,我从电视剧《长征》中截取了部分视频播放给大家看。看到视频中老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横渡大渡河的场景,同学们都被震撼了。回顾过去、看看现在,才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依靠多少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四、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由于初中生的年纪普遍较小,因此他们的表现欲望较强。基于这种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用这些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境。例如,在学习《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的时候,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批斗知识分子的场景:只见那名知识分子被五花大绑,身上贴满了批斗标语。旁边的看热闹的人还纷纷砸鸡蛋扔果皮,场面让人不堪入目。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却能真实反映中国历史上那段扭曲的历史,给学生的触动颇多。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已经被广泛运用,且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情境创设方法。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激起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情境创设的研究中来,不断提高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春茂.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侯君虎,吴崇兰.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 [J].湖北教育,2013(1).
  [3] 陈莎莎.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J].广西教育,2012(5).
  [4] 吕立杰,马云鹏.情境教学和小组讨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观察与思考 [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为了让人们都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国家、地方和群众对于社会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主要是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等,不管学习的重點在哪一块,地理学习的本身是和环境情况分不开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环境保护的认识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难以掌握学习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文言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轻松学好文言文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一、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是会读会背  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得让学生会读文章。学生只有熟读了课文,才会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意思,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朗读的
时常听同事在办公室议论:语文课不好上、上不好,在课前也翻阅教参上网查资料了,在课堂上像演说家一样妙语连珠觉得讲得也很精彩,可是学生似乎不买账,对语文课的兴趣总不大。  为什么大家觉得语文课这么难教呢?《礼记·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读了这句话,我们就应该懂得:课堂上语文教师不能不讲,但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最活跃的因子是学生,学生积极参与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意义的
一、 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在高中教育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必修科目,对学生往后语言知识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纵观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状况,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束缚,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佳,学生的语文知识面窄,文化素质低,知识掌握度不牢,语文教学改革面临诸多难题。  1.教学思想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理念,使高中语文教育中师
高中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想更好地适应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中生思想道德素养,就要求政治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在此,笔者在诸多问题中挑选了主要两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对广大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  1.师生关系的不公平性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