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只有把握好语文要素的编排价值,探讨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才能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语文要素落在实处呢?
  【关键词】语文要素;“1 X”群文阅读策略;想开去;语文素养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骨架,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抓手。我们只有把握好语文要素的编排价值,探讨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才能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语文要素落在实处呢?下面,笔者将以《丁香结》为例,谈谈落实“语文要素”之“1 X”群文阅读的策略。
  《丁香结》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如何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将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中落实呢?笔者则采用了“1 X”群文阅读的策略。所谓“1 X”群文阅读是“1 X”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指向阅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所以,笔者在执教《丁香结》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
  一、紧抓课本文本“1”,学会“想开去”
  统编教材基于单元主题编排,对于群文阅读的开展有着天然的优势,每篇课文都是全国的语文专家历经多年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好文章。因此,我们要让课本内容为自己所用。“1 X”群文阅读的开展要立足课本文本“1”向前进。
  1.整体感知读进去,理清文本层次
  《丁香结》是当代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精美、意蕴丰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在帮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之后,笔者结合课后第一题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引导学生梳理清楚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丁香花,后半部分写丁香结,大致是按“赏花→悟花”的思路展开的。理清课文层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有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由“赏花”内容想开去,体会丁香花之妩媚
  (1)从和谐的色彩“想开去”
  《丁香结》一文有不少关于丁香色彩的描写,月下的丁香、窗外的丁香、细雨中的丁香都有不同的色彩美。笔者先让学生想象在白纱一般的月色下白丁香、紫丁香的美,引读句子“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接着出示“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这句话,让学生去想象丁香开得极盛时色彩交相辉映的的景象。笔者又借助图片,了解印象派画作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想象细雨迷蒙中丁香形态模糊,色彩朦胧的美,再抓住动词“渗”想象丁香紫色与莹白的交融的情境。
  (2)抓生动的形态“想开去”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这里把花写成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启发学生抓住“星星”“窥”等关键词体会丁香花的小巧、色泽明亮,像孩童般活泼、灵动。又如,“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先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积雪”指的是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描写的简洁、传神。
  (3)由丁香对作者的影响“想开去”
  理解“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这句话,笔者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谈谈丁香对作者的影响。可以是花的芳香勾起了作者的想象,也可以是月下丁香莹白生辉的美丽形象触动了作者的灵感……
  3.由“悟花”内容想开去,获得生活感悟
  (1)由古诗句想开去,思考: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笔者让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由诗句展开想象,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愁怨与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吗?与此同时,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通过写丁香花和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
  (2)由丁香花的外形想开去,理解“丁香结”的说法
  課件出示丁香花苞和盘花扣的图片,引导对比发现两者外形相似:“丁香结”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学生汇报相关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接着让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妙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苞的外形,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3)由丁香花的寓意想开去,感悟人生态度
  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阅读第6自然段,理解“丁香结”的说法。课件出示: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指名读“阅读链接”中的诗句,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人的诗词中,“丁香结”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如果将古人的感叹和作者的感叹进行对比,能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最后师小结:作者由丁香花想到古人诗里的丁香,知道了丁香在古人眼中就是愁思的象征,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而这正是“丁香结”的寓意,教育学生以平常心看待人生中的困难,学习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拓展课外文本“X”,运用“想开去”
  结合课文文本的特点,笔者选择两篇课外文本——《雨巷》和《紫藤萝瀑布》。笔者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笔者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领读,然后其他女同学接读,最后全班齐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丁香象征的愁怨之意及诗歌的意境、节奏、音律之美。
  笔者还让学生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紫藤萝瀑布》和《丁香结》这一篇课文有何共同之处。学生通过所习得的“想开去”的方法各抒己见,交流这两篇散文都是由“花”及“人”,由具体事物引发思考和感悟的写作方式。
  三、推荐整本读物,尽情“想开去”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是宗璞经典散文集,推荐学生读这本书,意在让学生去体会散文里语言的运用中描摹真切、语言简约,纯净沉郁,以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思,能够从所读的内容尽情“想开去”。学生读《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时,笔者叫他们适时写读书笔记,摘抄自己喜欢的语段,然后在班内分享自己的感受。
  “1 X”群文阅读的策略落实语文要素,围绕文本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让学生从文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获得感悟生活的能力,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引发学生发现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1 X’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QJK49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魏琴.“1 X”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神州·上旬刊,2018(4).
其他文献
摘 要 介绍了基于CORBA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以及网络管理模型中CORBA的IDL设计。  關键词 CORBA IDL 网络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6—0020—02
【摘要】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可以从叶老“举一反三”的教学思想找到高效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路径。即反复聚焦新学古诗词,得“意”,得“情”,得“法”;同时把所得所获不断地迁移运用到新旧古诗词的复习与学习之中,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价值取向;核心素养;举一反三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明珠,是学生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这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德育。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而言是极有好处的。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多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选择典型材料帮助学生较好地迁移知识、在教学中采用多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课后的反思反省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要想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内容普遍是学生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想,因此,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事物认知水平直接相关。在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提笔就抓耳挠腮,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从而害怕作文、畏惧作文的情况。本文从小学生畏惧作文这一心理的产生原因出发,提出创设情境、传授写作方法、做好作文修改讲评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惧作文的情绪,提高其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摘要】2020年春,全国上下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广大教育一线工作者宅于家中。短短的两个月,涌现各类型的人与事,生活暂停思考继续,继教育部颁发“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后,大部分班主任思动也行动,设计大量班会课,关于生命教育、三观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等,名班主任工作室则思考,如何引领班主任在线上开展班级管理。特殊时期,笔者思考的是,如何让第一节班会慕课在线上课堂发挥班会的功能,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思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发布,教育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应用性,即不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也要考察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要更加重视“听”“说”“读”。在小学高年级时期,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门科目,正是通过培养其“朗读”能力提高其对英语的应用能力的黄金时期。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中进行激趣朗
方案围绕一盏多彩的灯,历经调查探究、创意设计、实践制作、表达分享,完成灯的社会调研、灯的拆解、灯的设计制作、作品答辩等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了一盏外形、控制、电源、灯源、功能多彩的灯具。通过活动,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初步养成了主动学习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习惯,进一步发展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新物化等核心素养,是具有可行性、教育性、示范性的科教创新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  社团筹建:招募对科
温儒敏教授提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学生孕育“读书的种子”,统编版教材除了“课内必读课文”“选读课文”,还把课余阅读纳进课本,归入语文课堂。“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新教材特设的一个栏目,目的是让学习者收获有效课外阅读之果,我们视它为孕育课外阅读之地,如何施展其作用,让学习者从此栏目中,懂阅读、爱阅读,让阅读的种子在其中萌芽、吐艳、结果。  统编新教材把课外读书纳入教本中不可缺失的
【摘要】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几何直观的运用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捷,以几何直观凸显数学本质,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直观载体的内在本质。  【关键词】数概念;几何直观;建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相比厘清几何直观的含义,如何运用几何直观为实际教学服务,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