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课改模式操作方法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教育追求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教研室张润柱主任曾提出“三步导学”模式。其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向三个维度发展,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另外两个目标的实现。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核心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学校结合“三步导学”的思想,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提出“二三二”课改模式,具体如下。
  预习环节与知识总结展示环节
  第一个“二”的实施过程是指两个环节:预习环节、知识展示环节。
  对于预习环节,可以从三个角度达到自己的目标:①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②过程性目标,即从经历到体验,最后探索;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新联想、新发现、新创造。其中预习的类型为:课前预习、当堂预习,选择什么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习要确定预习提纲,预习提纲以本节课的知识为核心,以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程标准为主题提出认识、理解、掌握的问题,提纲的程序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前后连贯,有严密的逻辑性。预习的过程:可以由学生独立阅读,对教材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可按照教师提供的预习提纲细读教材,完成预习提纲中所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内交流、师生交流完成预习提纲,做好展示前的准备。当然课程不同,预习的内容和目标也不一样,但需要认真组织好每一节课。
  对于知识展示环节,可把一节课的内容用知识树的手段呈现在学生,使他们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
  激情导课、民主导学与检测导结
  根据“三步导学”理论,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应当由三个环节构成,最为核心的是自主学习,但前提是激情导课,导入课题,明确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师生讨论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预期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做出能够达到的目标,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和学法指导。要突出学科元素,目标要可检测,避免面面俱到。接着进入最重要的一步,让学生的实现自主学习,即民主导学,第一步任务呈现:将课堂学习的全部内容,划分为几个具体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正确领会学习任务和具体要求。自主学习包括:独立接受,独立思考(个体活动)合作交流,拓展提高(小组活动)。展示交流:小组公开展示,师生共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当点拨,所有的四人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最后总结。规范知识点的落实,小组互助展示:学生给老师讲,小组成员共同提高。展示评价:展示结果要有表扬和奖励。
  小组活动操作程序:分组。①分组形式:4人一组,面对面餐桌式教学,其中每个小组由两个“合作”小组构成。②分组原则: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品行等方面,把学生划分为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一个“合作”小组按照“优秀——较差;良好——一般”的原则进行组合。在一个“合作”小组中,“优秀”的主要职责是教会“较差学生”学习,督促、管理“较差学生”学习常规,培养“较差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较差学生”不但要接受“优秀学生”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优秀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③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协调员、资源管理员、记录员(汇报员)的角色。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成员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在讨论中,谁负责协调?谁负责发言?谁负责记录?经过分工,小组成员明确各自任务。小组交流的时候能力弱的两位学生先说,能力较强的学生总结。简单的问题较差学生先说,有难度的问题优秀学生总结。在具体的课堂上,小组互动之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小组观点;当别的小组阐述后,若该小组仍有补充,则再次选出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记录班级探究结论。
  教师的职责不仅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还要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不仅要让“优秀学生”学会做题,还要让他们学习如何分析题、确立解题思路;“优秀学生”教“较差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予以帮助。最后一个环节检测总结。它包括目标检测:检测形式组织学生限时独立完成课堂检测;检测内容以学案中提供的几个任务为检测工具;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拓展检测工具。检测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检测时间。结果反馈:反馈形式学生互查,小组长检查。反馈结果:建立成绩登记薄将学生检测成绩记录在册。反馈评价:以小组形式记录,一周一小评;一月一总结;每个学期选出3至5个优秀学习小组。
  授课和复习课
  目前流行的课型很多,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测验课、讲评课、活动课等。在教学中,新授课、复习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典型课型。
  新课改强调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启蒙者。教师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与学生交流,分享体验与感受。教师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去教育学生,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华中学)
其他文献
译林英语新教材中CheckoutTime(检测练习)这一板块是单元检测与反馈板块,它在关注学生的语言使用的同时又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在检测孩子们听、说、读、写同时,注重知识与技
一个对“艺术”有兴味,同时对“艺术教育”还怀了一 点希望的人,必时常碰着两件觉得怪难受的事情,其一是在街头散步,一见触目那些新式店面“美术化”的招牌,其一是随意遛进什么南纸店,整整齐齐放在玻璃橱里的“美术化”文具。见到这个不能不发生感慨,以为当前所谓“美术化”的东西,实在太不美,当前制作这些“美术化”玩意儿的人物,也实在太不懂美了。即小见大,举一反三,我们就明白中国艺术教育是个什么东西,高等艺术教
倪根来安徽人,1 982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冶金专业,1986年东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毕业.1982-1994年任职于攀枝花钢铁公司.1994年调任沙钢集团,现任沙钢总工程师.主持的PC钢绞线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高新科技正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40%以上的长江沿岸经济快速起飞.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简单地讲,就是道取法于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法自然”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是“教法自然”。“教法自然”中的“教”是教育教学活动,“法”则是效法、取法。“教法自然”的意思是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规律包括: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长规律,人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以及事物发展变
任务驱动、积极体验、合作互动,是英语新课标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三大学习方式及其途径。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就必须强化团队协作的效用,在活动展开和考评机制上,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在互助合作中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知识探究,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善于在小组合作的前置、互动、生成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