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积极体验、合作互动,是英语新课标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三大学习方式及其途径。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就必须强化团队协作的效用,在活动展开和考评机制上,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在互助合作中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知识探究,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善于在小组合作的前置、互动、生成上做足文章。
  前置:小组课前预习是基础
  众所周知,学生课前预习,即前置性学习是上好一节课的有效保障。上课前全面、深入的预习过程,不仅能有效促进课堂生成的预设过程,还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所以,在预习环节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必然趋势。在预习前,教师可以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有了预习方向,让学生沿着教师的预设,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如在牛津版7B Unit 5 “Amazing things”一课中,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到:第一,读课文,查阅生词,理解文章大意,画出疑点难点部分并做初步思考;第二,准备一些让你觉得吃惊的事物,尝试描述它们或者把它們画出来并查阅它们的英文名称等;第三,Write some simple sentences about “ the amazing things”.任务分配下去后,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都很高,上课的时候每组各个同学都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能保证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顺利完成。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还需落实在主阵地课堂上,而大容量、参与度广的课堂必须要求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发现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还能够帮助学生扫清听课学习的知识障碍,加强听课的针对性。
  互动:教师调控评价是关键
  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是达成课堂高效的媒质。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的活动中,担任起学生学习的向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调控和指正。同时,也要成为学生展开各项活动的合理评价者,在展开的任何学习活动中,教师都应该带着不偏不倚的的态度和公平公正的行为方式管理活动的评价系统,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出公平而又中肯合理的评价。如在牛津版7B Unit 5 “Amazing things”一课中,课上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轮流把自己预习内容中认为吃惊的事物介绍给同学们。学生们都对令人吃惊的事物感到十分的好奇,纷纷地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分别走进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互动交流,认真观察和记录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小组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时,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说说意见和看法,并对他们出色的表现及时地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有些学生对活动不感兴趣或者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笔者及时进行调控,鼓励他们与同学们分享他们有趣的想法,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此时,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评价时,要客观、公正和公平,才能有利于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提高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生成:课后合作复习是保证
  教学实践中,高效生成,除了有效预设之外还在于高效的复习巩固。只有课后复习得当,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更牢固,学生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而实现复习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小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使复习不再枯燥无味,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习和积累。在复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加深理解,顺利而且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此时的复习式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和相互支持,从而有效促进课堂生成。如在牛津版7B Unit 5 “Amazing things”一课中,笔者布置的课后复习任务包括:①小组成员对课文中的重点生词进行拼说读写,组长负责监督抽查并做好记录;②就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小组共同完成一篇课外阅读,每个组员负责一道题目的讲解教学任务;③小组共同完成一篇有50个单词左右的关于“amazing things”的习作,教师批改完后,将张贴在教室的成果展示板里,供全班同学鉴赏交流。在学生有效完成复习巩固任务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给每组打分,而有意忽略成员的分数。这样的一系列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真实的体验,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引入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激发。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等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提升。小组合作这种模式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更在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大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满燕.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7).
  [2]余慧娟,赖配根.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人民教育,2002(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译林英语新教材中CheckoutTime(检测练习)这一板块是单元检测与反馈板块,它在关注学生的语言使用的同时又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在检测孩子们听、说、读、写同时,注重知识与技
一个对“艺术”有兴味,同时对“艺术教育”还怀了一 点希望的人,必时常碰着两件觉得怪难受的事情,其一是在街头散步,一见触目那些新式店面“美术化”的招牌,其一是随意遛进什么南纸店,整整齐齐放在玻璃橱里的“美术化”文具。见到这个不能不发生感慨,以为当前所谓“美术化”的东西,实在太不美,当前制作这些“美术化”玩意儿的人物,也实在太不懂美了。即小见大,举一反三,我们就明白中国艺术教育是个什么东西,高等艺术教
倪根来安徽人,1 982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冶金专业,1986年东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毕业.1982-1994年任职于攀枝花钢铁公司.1994年调任沙钢集团,现任沙钢总工程师.主持的PC钢绞线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高新科技正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40%以上的长江沿岸经济快速起飞.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简单地讲,就是道取法于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法自然”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是“教法自然”。“教法自然”中的“教”是教育教学活动,“法”则是效法、取法。“教法自然”的意思是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规律包括: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长规律,人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以及事物发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