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进路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维度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视野,彰显时代价值;在历史维度上总结提炼出党百年来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实践维度上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把握这三重维度,对推进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朱熹坚持“存天理,灭人欲”,将人的欲望扼杀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牢笼之中,实际上是想要用封建伦理纲常控制人.王阳明坚持“存天理,去人欲”,注重通过自身修养达到去除不良欲望的目的 ,虽然同样有维护统治的意味,但其路径与朱熹大相径庭.朱熹、王阳明二人对“人欲”的探讨涉及各自理论中的本体、认知以及方法层面,正是由于二人对于世界本原的判断和认识的不同,才导致在处理“人欲”的问题上最终走向不同的道路.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规模较大、坚持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确保与革命根据地的紧密联系,党中央就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周边建立了红色交通站.通过交通站向根据地的党组织传递党中央和中央苏区的文件;输送人员、干部;运送药品等紧缺战略物资;也通过交通站向党中央送交经费、情报等.星罗棋布的红色交通站,成为党的重要神经和血脉,汇集成了川流不息的交通网,在党史上写下光辉不朽的篇章.
明清徽州因男性大批外出营商,女性留守成为徽州社会的普遍现象.面对男性的长期缺位,徽州女性顺势补位,以强大的自我牺牲和自我克制精神,在勤俭持家、孝养长辈、经济支撑、绵延宗嗣等领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徽州这一独特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徽州的婚姻形式、婚姻价值观念乃至女性评价标准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撒帐是我国婚礼程式中一项重要仪式.从撒帐研究成果的分布上看,撒帐研究进程可划分为发展期、停滞期、繁荣期.撒帐研究议题集中于起源问题、程式功能性以及撒帐歌的文学性构成方面.本文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撒帐的功能.撒帐仪式是民族心理的表现形式,具有攘除和“祝男”的社会功用,同时还具有性教育功用.二是撒帐的价值.撒帐文化具有文学性和民俗性的语言和音乐价值.撒帐仪式本身也是小说戏曲文本创作和舞台表演的艺术素材来源.此外,撒帐文化对研究地方人文风俗具有重要意义.
徽班发轫于徽州,徽州兴盛的民间戏曲演出为其形成奠定了基础.徽商为徽班的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促进了徽剧舞台美术的发展.徽班进京,吸收并融合了秦腔、昆曲、京腔而孕育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京剧.然而,徽剧这一古老而优秀的剧种,在今天却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当下,徽班的历史地位及其戏剧史意义亟待再认识,徽剧的生存危机与对徽班保护的当代意义值得更多思考,徽剧艺术的发源地与徽班保护创新之路的融合与重构亦需列入徽文化传承、发展的议事议程.
唐宋交替,经济重心南移,政治权力中心由长安移到开封.受此影响,赣江——大庾岭道渐显重要,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要道.北宋时期,伴随商贸往来的频繁和与周边地区联系的加强,赣南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南宋时期,大量移民涌入赣南,超过了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过剩人口沿着大庾岭线路和章、贡两江向四周迁徙,从而促进了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开发,为明清时期赣南山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名帖具有集大成的性质:一方面,其对前代名帖的形貌、交际功能实现了全面继承与创造性发展,最终形成拜帖、邀贴、揭帖、说帖、副启、丧刺等各类名帖,是古代通名工具成熟、定型的表现;另一方面,其材质、称谓以及“投帖”仪式所反映出的可以区分尊卑、上下等级的礼仪制度,是古代通名礼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育人工程,要求高等院校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一体化推进思路.
“中和”问题是道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程颐与吕大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此后,吕大临对“中”的理解从以“中”为“大本”转变为以“中”为“心之状”,其思想也由以“中为大本”转变为以“心为大本”.程颐受吕大临的启发对“心”的理解也经历了从“心是已发”到“心分体用”的转变.吕大临对“赤子之心”的认识影响了程颐的思想,进而推动了朱子“中和”说的演变,其对“昭昭之心”的体悟也贯穿于朱子“中和”说始终,在道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宜就培育诸维度展开深入探讨,以形成整体上清晰而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格局.在培育主体上,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培育历程上,要引导大学生分三步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路径上,应着眼于优势互补,坚持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实践训练与文化滋养等多路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