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王阳明“人欲”问题之比较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坚持“存天理,灭人欲”,将人的欲望扼杀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牢笼之中,实际上是想要用封建伦理纲常控制人.王阳明坚持“存天理,去人欲”,注重通过自身修养达到去除不良欲望的目的 ,虽然同样有维护统治的意味,但其路径与朱熹大相径庭.朱熹、王阳明二人对“人欲”的探讨涉及各自理论中的本体、认知以及方法层面,正是由于二人对于世界本原的判断和认识的不同,才导致在处理“人欲”的问题上最终走向不同的道路.
其他文献
为探讨黄腐酸提高大豆结瘤能力的作用机理,以辽宁慢生根瘤菌(Brad yrhizobium liaonin-gense)CCBAU 05525和冀豆17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黄腐酸对大豆结瘤初期内源激素含量、分布及结瘤的影响.结果 表明:黄腐酸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大豆结瘤数量最多,比对照组显著提高73.1%,同时该条件下激素含量和分布变化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大豆根、茎、叶中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增加,根中脱落酸(ABA)含量减少,叶中ABA含量增加
为解决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下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问题,提出基于贝叶斯ARTMAP的DDoS攻击检测模型.流量统计模块主要收集捕获到的流表信息,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流表中的关键信息并获取关键特征,分类检测模块通过贝叶斯ARTMAP提取分类规则,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对新的数据集进行分类检测.仿真实验证明了模型所提取的5元特征的有效性,并且该模型与3种传统的DDoS攻击检测
随着政府将大数据技术不断应用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也随之提升.社会治理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在政府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社会治理中时,必须兼顾个人权利的保护.以新冠疫情期间健康码的应用为例,政府收集个人信息在于保护公民身体健康权,是公权力对私权利的短暂限制,具有正当性基础.但是,健康码的应用也存在风险:个人信息收集主体过多、信息过度索取、重复索取可能导致信息泄漏;信息数据由企业存储、疫情后信息处理问题不明确可能导致信息滥用.在政府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治理常态化的趋势下,更应重视其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