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两江”:宋代赣南社会的开发——以商税、盐课、户口数和进士数为观察视角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10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交替,经济重心南移,政治权力中心由长安移到开封.受此影响,赣江——大庾岭道渐显重要,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要道.北宋时期,伴随商贸往来的频繁和与周边地区联系的加强,赣南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南宋时期,大量移民涌入赣南,超过了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过剩人口沿着大庾岭线路和章、贡两江向四周迁徙,从而促进了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开发,为明清时期赣南山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朱熹坚持“存天理,灭人欲”,将人的欲望扼杀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牢笼之中,实际上是想要用封建伦理纲常控制人.王阳明坚持“存天理,去人欲”,注重通过自身修养达到去除不良欲望的目的 ,虽然同样有维护统治的意味,但其路径与朱熹大相径庭.朱熹、王阳明二人对“人欲”的探讨涉及各自理论中的本体、认知以及方法层面,正是由于二人对于世界本原的判断和认识的不同,才导致在处理“人欲”的问题上最终走向不同的道路.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规模较大、坚持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确保与革命根据地的紧密联系,党中央就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周边建立了红色交通站.通过交通站向根据地的党组织传递党中央和中央苏区的文件;输送人员、干部;运送药品等紧缺战略物资;也通过交通站向党中央送交经费、情报等.星罗棋布的红色交通站,成为党的重要神经和血脉,汇集成了川流不息的交通网,在党史上写下光辉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