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书记”龚保贵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tob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是军人,一辈子都是军人
  张集镇油房湾村距离老河口市区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此时正值夏汛,雨水一直不停。“往年可不是这样,”龚保贵告诉记者:“这个地方长期干旱,三四年里能有一季收成就不错了。”一位村民说,这之前的十年称得上丰收的好像不过两季,过去靠天收的日子真是穷。
  龚保贵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瘠的乡村,更不幸的是,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意外去世。龚保贵说:“我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里的邻居都不富裕,但还是偶尔端些饭菜来,那时真多亏了他们。”对于家乡,龚保贵始终怀揣感恩。
  1992年,高中毕业的龚保贵当兵入伍,综合素质不错的他成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员,负责国家领导人的保卫工作。几年的军队生涯,让龚保贵念念不忘,他说是军队把他培养出来的。
  与眼前这个能说会道的村书记不同,自小失去父亲的龚保贵在当兵之前非常自卑,生活中极少与人交流。进入新兵连,第一任分队长杨继兵发现了这个总是低着头的小伙子,“分队长看我不爱说话,特意把我安排成副分队长,让我在每周的例会上总结一周的工作状况,以此锻炼我。”龚保贵说。
  在这种长期锻炼下,龚保贵的性格发生了转变,以往沉默孤僻的他开始变得开朗,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心思细致缜密,再加上一身精湛的散打功夫和手枪射击的绝活让龚保贵破格成为分队长。
  成为分队长后,龚保贵对管理有一套自己的思路。他让队伍里每个人每周轮流总结发言,针对每个战士的个性、专长,给出不同的教导方式。他说:“我带的兵个个都得是最优秀的。”后来,连队里只要有“刺头兵”都会分到他这里。他也总是能找到他们的优势,将其发挥到极致,通过相互配合在各项比赛中斩获团体奖项。
  1995年,龚保贵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龚保贵说:“从那时起,我就非常看重团队协作精神,世界上的事很少有一个人能干成的,大伙团结在一起,很多事就容易的多。”这之后无论是经商还是回乡创业,发挥集体优势,整合团队力量都是龚保贵成功的关键。
  部队改变了龚保贵的一生,在部队他入了党、上了学。对于军队和军人他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油房湾村,他创立的老河口金农丰养殖合作社内就有多名退役军人参与到其中,共同脱贫致富。对于有困难的部队战友,他也总是会带头组织捐款捐物。
  龚保贵说:“一天是军人,一辈子就是军人。”
  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技支撑事业
  龚保贵把知识看得尤为重要,这源自于他两年的大学学习。
  服役期间,龚保贵被部队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进修。他选择的专业是“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一次学校组织到北京韩村河学习,眼前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村里发达的集体产业、村中完善的福利待遇让龚保贵深感吃惊。想到自己深爱的家乡,那些在贫瘠田地里辛勤劳作,却只能望天收的贫困乡亲,龚保贵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韩村河学习考察归来后,龚保贵与老教授探讨着家乡的出路,他更加坚定地认为:建设家乡,建设农村,一定要靠产业。
  1997年退伍后,龚保贵到海南一家上市公司的教育机构当起了校园警卫。“说白了,就是保安,不过那个时候月收入有2000多元,工资很高。”龚保贵说。
  虽然拿着高收入,可他并不满意这份职业,总想着再提升自己。当其他同事下班之后在椰林、沙滩游玩的时候,龚保贵拿起书本在操场默默地学习。
  机会总是垂青时刻准备的人,2000年龚保贵被推荐到海南省委党校学习三年,毕业后他来到武汉,成为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对于陌生的行业,龚保贵积极向身边的专家、同事请教,仅仅一年便通过自学掌握了房地产行业的大量专业知识。短短几年,他被推荐成为公司的总经理。这个曾经吃百家饭的穷小子很快在城市买了房、买了车,富裕起来的龚保贵心中又燃起回乡建设的念头。
  2009年,一次出差途中,龚保贵在火车上听到了熟悉的乡音。闲聊间,发现对方是原张集镇党委书记金同庆,龚保贵谈起了自己的理想,老书记也正愁乡村发展缺少能人,两人促膝长谈。走下火车时,龚保贵已在心中定下回乡的日期。
  龚保贵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童国英,得到了全力的支持。龚保贵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上童国英曾在华中农业大学进修过兽医学,结合村里实际,两口子在决定回乡发展畜牧养殖业。
  龚保贵辞去了总经理职务,带着几乎全部身家回到家乡,投资500万元建立了老河口金农丰养殖合作社。然而,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一开始,龚保贵尝试性地购入200头种母羊,可一年下来产羔却只有100头,加上人工和饲养成本,合作社是亏钱的。
  “自然条件下,母羊受孕率太低了。”龚保贵说。这次的失败让龚保贵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经此一败,夫妇俩没有气馁,他们下定决心要引进和掌握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声波测孕等先進的人工繁殖技术。
  然而,当时国内这方面研究并不成熟,相关技术都在探索研发之中。龚保贵请来的畜牧局专家说:“我们搞了几百万研究这个技术都失败了,你们能搞的成?”
  不服输的龚保贵一方面让妻子再度回到母校进修,一方面多方打听和走访。“整整一年,我都在外面跑,河南、天津、浙江、上海,只要打听到哪所大学、哪家企业有这方面的技术,我就飞过去,想方设法也要学到,不计成本。”龚保贵笑着说。
  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无数次的尝试,龚保贵夫妇终于在2018年成功研究出了适合本地、操作简易有效的人工繁殖技术。当年,产羔率从180%增长到了400%,远高于同行业数据。
  技术难题的解决,也标志着拦在龚保贵理想面前的最后一道大山被铲平,他开始建立养殖生产体系,带着乡亲一块致富。
  经过多年实践,他摸索出一套适合村民参与的养殖模式:合作社吸收村民成为社员,将受孕的母羊提供给农民代养,羊羔长到30斤的时候,母羊和羔羊同时交回合作社,再换一批怀孕母羊回家代养,合作社按交回羔羊每只500元作为代养费付给社员,羔羊由合作社统一育肥后销售。村民不用担心经营、资金、市场和技术,年均可增收2万元左右。   油房湾村村民周日秀,是合作社的分社长,她管理着8个养殖户社员。周日秀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她说:“以前我们养羊没有技术,羊一生病便没了办法。后来,合作社主动找到我,让我代养母羊。羊生病了,跟童老师一说,她连饭都不吃就帮我们去处理。”
  除了定期给社员进行无偿的技术培训,合作社还免费提供各类药品和随叫随到的技术支持。龚保贵夫妇建立了社员的微信群,大家有什么养殖方面的难题在群里说一声就能得到及时解决。周日秀告诉记者,像她一样进入合作社脱了贫的村民不在少数。
  不光油房湾村,越来越多周边乡镇的农民也加入到团队中,产业辐射到枣阳。合作社连续两年出栏肉羊超过万只,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龚保贵依然有信心冲刺三万只。
  打造循环产业园,把家乡建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今的油房湾村,到处能看到修葺一新的小洋楼和干净的柏油路,村民也渐渐富足起来。“这两年变化最大的是人心。”龚保贵说:“现在村里有什么事在群里说一声,大家都会积极发表意见,老百姓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太多。”
  油房湾村会计周成转告诉我们,以前的油房湾村,人心是离散的,村里组织开会鲜有人来,老百姓跟村干部之间很冷淡,有时候还不配合工作。“现在不一样了,前两天村里的微信群通知让大家开个会,讨论关于文化站建设的问题,定下的日子人员基本到齐,大家发言也很踊跃。”周成转说。
  村中的变化源自产业对村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和干部作风及服务观念的转变。
  龚保贵回乡创业期间,目睹村里的工作无人支持难以进行,因而错过了很多好的项目,一些好的政策也没法落地,错失许多发展良机。“看到这些,我觉得很痛心,别的村起飞了,我们还在原地踏步。”龚保贵说。
  2018年,龚保贵被推选为油房湾村支部书记,他要从更高的层次带着家乡跑起来。
  成为村书记后,龚保贵一只脚坚定地走在产业富村、产业强村的道路上。他引进工商资本,建设了年出栏3500头的肉牛基地,总投资1.2亿。去年,村里还引进了上市企业——香港信义新能源,建成100兆瓦的农光互补电厂,总投资5亿元,年纳税700多万元,仅此一项去年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
  今年,村里与四川郫县豆瓣酱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把油房湾村变成郫县豆瓣酱的辣椒采购基地。下一步,村里还将建立秸杆深加工和生物肥厂,把最不起眼的东西变废为宝。就这样一步步,在村里形成“光伏-秸秆-牛羊-辣椒-废物回收利用”的循环农业产业园。
  龚文记、殷广兵等在外创业的家乡能人也被龚保贵的乡情感召回了村里,共同干事创业。“我的目标是让村里的年轻人不再老想着出门打工,把学来的知识本领用在家乡建设上。”龚保贵满怀希望地说。
  龚保贵的另一只脚则踏在改变干部工作作风,改善干群关系的路上。新官上任没半年,龚保贵就劝退了两个不愿意坐班、自由散漫的村干部。
  “他們都有些怕我,我是挺严格的,在这当村干部,你就要对得起当初许下的承诺,要为村里老百姓做实事的。”龚保贵笑着说。
  疫情期间,龚保贵自费购买和联系了大量防疫物资和蔬菜粮食,免费提供给村民。他组织村里干部和党员每天在村里巡逻和驻点检查。有位老人疫情期间发热,却坚决拒绝隔离,龚保贵从上午一直劝说至晚上6点,终于做通了工作,让老人进行了隔离,而他也每天给老人送饭送药,直到隔离解除。
  对于患病或生活困难的村民,村里也有成熟的帮助渠道。龚保贵带头号召党员干部和村民自愿捐款;村集体按照标准给予资助;号召村里企业进行部分资助,三项加起来往往能解决一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龚保贵说:“老百姓的事,只要秉着公心,尽量做到公平就好办了。”在比较敏感的低保人选问题上,油房湾村的村民是在微信群里共同讨论通过的。“大伙生活在一起,谁家情况如何都一目了然,这些事不需要我们去操心,我们只做好后续服务就行了。”龚保贵说。
  在致富道路上,龚保贵不仅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除了教授社员、村民各类技术,他一上任就联系各家银行,派专人为村民普及金融知识,并在油房湾村推行“整村授信”——只要是有需要创业贷款的村民,龚保贵出面为他们提供担保,解除了村民创业致富道路上的难题,为他们提供了创业的底气。去年,油房湾村各类项目贷款共计百万元以上,项目总体运行呈良好态势。
  站在油房湾村的一处山包上,脚下是绵延上千亩的光伏发电板,它们迎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发电板下的土地种满了即将运往四川的辣椒;身后是成片的玉米地,果实已经成熟待摘,留下的秸秆经过加工会作为饲料运往不远处的养殖场。这片曾经靠天收的贫瘠土地上,龚保贵带领着老百姓逐渐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在产业致富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这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其他文献
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  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两个维护”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的贯彻落实。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
“跨界换岗”之忧  折射干部选任新要求  “人民医院院长跨界换岗”之所以引发普遍关注,无非是人们对此举是否合规、是否合理存在一定忧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时代对干部选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干部选任要透明公开,只有透明公開才能强化监督。干部选任要程序规范,只有程序规范才能化解疑虑。“跨界换岗”,其问题不在于“院长”能不能当“台长”,而在于“院长”能不能当好“台长”,因此“换岗”“轮岗”要以实事求是为原
“上午,与桃园村的村干部和党员们一起打扫环境卫生、扶贫帮困。下午现场听村“兩委”班子介绍如何配合支部抓工作落实,并进行现场交流。晚上,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学习《准则》和《条例》……”  这满满当当的一天,正是枣阳市杨垱镇第二期“微型党校”学员们的一周学习日常。  从三月份起,枣阳市杨垱镇为进一步提升村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计划用一个月时间对全镇的42个村(社区)的支部书记进
五月艳阳下,桃香四溢天。省级贫困村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张祖村的花卉苗圃里,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现任张祖村花卉苗圃基地经理的李细新,看着一辆辆从苗圃中拖着苗木出来的汽车,感到由衷的开心。  今年已66岁的李细新,80年代曾任汀祖公社企业厂长,90年代曾任村民小组组长,2005年至今自主创业,创建了张祖村第一家花卉苗圃基地。  “看着村里的土地大片撂荒,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贫困户没有工作脱贫无望,作为一名
笔者和乡镇某领导去包联村查看村级垃圾回收情况,村干部在村口热情迎接,主动与领导握手,说道“这点小事还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亲自”本来是指一个人做了不是份内之事的修饰,是褒奖之意,但用在基层干部身上多少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上級部门做决策,更多是一种思维活动,基层侧重于执行,如果不“亲自”,不亲力亲为,政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基层干部对于分内之事“不亲自”是有原因的:一则“官本位”思想作祟
市场萎缩、资金短缺、成本上升,复工复产后,武汉市的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助添企业发展动能,成为武汉市税务局关注的主要问题。  减税降费,为企业“雪中送炭”  “林主任,最近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疫情影响,我们1至3月处于亏损状态,税收压力好大。”因为纳税的事儿,最近,湖北中阳集团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清波向企业党建指导员林国强吐露心声。  林国强迅速
上级党组织要严格考责问责,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和问责的倒逼作用,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由“软约束”真正变成“硬任务”。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支部建设是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从严从实抓好支部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出新、向上向好,把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从严治党责任落到支部
“今天,我们老党员读写学会给大家送对联、送《华容文化》书籍、还送健康知识。下面请学会会员严生明给大家宣讲冬季健康生活知识……”1月18日上午9点,在鄂州市临江乡临江村,华容区“老党员读写学会”负责人、70多岁的熊春华为学会的“三送”活动作了开场白。  “你们送的这些知识和物品不仅实用,还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我们都很喜欢。”50多岁的村民王举列一边翻阅《华容文化》一边说。这已是“老党员读写学会”连续三
远安县河口乡江范村76岁的郭度远,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休20年了,却依然在为村里的发展奔忙、为群众的事情操心,是一位退休不“褪色”、卸任不卸责的“五老”典型。他以实际行动兑现诺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对党忠诚一心为民”。  离职不卸责的“当家人”  郭度远离职不退位,发挥余热不拿钱,多年来自愿当村里的“顾问”与“监督者”,竭尽所能助推村级发展。  2006年,由河口乡主干道到江范村二组、三组的乡村公路
2015年10月,白玉村支部副书记、副主任車勇查出患早期食道鳞状细胞癌,必须马上手术!可村内精准扶贫贫困人口识别还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他。过去了50多天,他才“抽空”手术,第14天后他才下床;25天后他就从医院“逃跑”回到村里处理工作。  癌症,在老年人中越来越常见。可是,车勇才42岁,担任村干部6年。2009年5月,他被吸纳为村支部任副书记,2011年11月,他当选村主任,带领村内群众进入村级公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