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函数教学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en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二次函数对学生来说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很多概念并不理解,另外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本文对二次函数的定义重新做了系统的注释,同时对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在中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的运用也会带来很多的好处.二次函数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改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所以,要切实改进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法.
  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的概念是一个“形式化”概念,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概念,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上.因此,我采用了几个问题情境将学生一步步引入到概念中来.
  情境一:一粒石子投入到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扩展,扩大后的圆面积y与半径x有何关系?
  情境二:用16米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的生物园饲养小兔.(1)如果长方形的长为y米、宽为x米,那么y和x之间有何关系?(2)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为y平方米、宽为x米,那么y和x之间有何关系?
  情境三:运动员进行5千米的比赛,甲每小时走x千米,乙比甲每小时多走1千米,比赛结束甲比乙多用y小时,则y和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情境四:要给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房间铺设地板,已知某种地板的价格为每平方米240元,踢脚线的价格为每米30元,如果其他费用为1 000元,门宽0.8米,那么总费用y为多少元?
  以上的问题情境,都是函数的浓缩问题,尤其是最后两个问题就是从实际问题中找到两个变量,确定函数解析式,为形成二次函数概念做准备.所以,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就二次函数的基础概念向学生进行详尽的阐述,使得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达到较为深刻的层次.
  二、二次函数的教学活动讨论
  (一)课堂教学多样化
  在实际教学中,单一的课堂会令学生的学习活动显露疲态,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二次函数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来就需要学生有着很大的兴趣,不断地提出心中的疑惑,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验证并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所以,教师更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进.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通式和其他变形形式时,可以就顶点式y=a(x m)2 n与通式y=mx2 nx c间的异同点展开教学.两种形式除了外在上的不同,在解题思路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可以就二者的恒等变形进行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二次函数.
  (二)数形结合,在图像中发现函数的规律
  相比普通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化更为复杂.这里用顶点式作为例子,不同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次函数的图像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随着教学活动的日益繁重,初中数学教师现在很难有时间以及精力有机会领学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对二次函数进行认真的学习,很难理解二次函数和其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是很有用的.同时,由于课时有限,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教师应使用坐标纸来带领学生进行图像的绘制,充分保障教学质量,并保障学生也可以熟练地画出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针对y=3x2,y=3x2 5,y=3x2-5,这三个二次函数的图像进行绘制,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而后,带领学生绘制y=-x2,y=-(x-5)2,y=-(x 5)2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并找出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对找到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使得学生做到数形结合,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加强学生对于二次函数图像的认识,进而增加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比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尤其是二次函数的学习,是十分枯燥、抽象的.即使在进行图像绘制时,也需要大量的计算,这些机械性的学习都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二次函数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主动进行趣味性的教学,如,利用现在日益普及的网络系统,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视频、图片进行趣味性教学.比如,通过FLASH动画技术来展现参数不同时图像的变化情况,使得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内在含义的掌握更加熟练.这些活动会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兴趣有着极大的改善.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已经有了厌学心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对于学生的要求,以改善学生的厌学心理,避免进一步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不要因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受阻,进而影响学生对整个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总 结
  因为二次函数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教师要对教学活動进行详细的思考,根据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次函数的特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的认知,减少学生因学习不到位而引发的厌学心理,充分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以及容易混淆的部分加强教学.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可以开心有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正美.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2):47.
  [2]贾靖林.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85-86.
其他文献
一、引言  研究生期间,我们不止会上传统的理论课,教师时常也会让我们去观摩各类讲课比赛.做点评工作的同时,自己的也会收获很多,在一次以10分钟为限的讲课比赛中.有一位选手(暂称他为A)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  二、教学过程简介  A同学开始模拟授课前介绍这是基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群体的一堂课,然后进入复习引入环节,在复习了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及它的运用后,开始提出:那如果
几何直观是领悟数学最积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更深刻地把握一元二次方程,本文拟从几何角度对x2 px q=0(p≠0,p,q为常数,以下略)的代数内涵作一直观尝试,恳与同行商榷.  一、x2 px q=0的根的模型  已知,如图1,AB为⊙O的直径,直线m交⊙O于M、N,AC⊥m于C,BD⊥m于D,则  ① AC·BD=CN·DN(由△ACN∽△NDB可得);  ② AC·BD=CM·DM(由△A
【摘要】表现性评价,因所更注重的对象为学习个体的学习过程,因而,更能确保评价的客观与公正.也正因此,才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于课程评价以及课堂教学评价中.本文具体分析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表现性评价;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的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掌握余角、补角的性质.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探究、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余角、补角的性质及其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拿出一副三角板.  1.你能说出我们平时所用的三角
【摘要】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科目.但是对很多学生而言,数学就相当于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断探索教学的有效化途径.本文旨在从“网络 教学”模式的优势出发,探索其在中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教学;主题课堂;初中数学  数学是一门既远且近的学科,近是指其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远是指其对生活常识进行了概括化和抽象化.在教学中,这些被抽象化的知识超出了学生认知
【摘要】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地影响着数学课程的而教学学习、数学教学结合内容等方面.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学是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数学可以处理信息和数据,展开推理和计算,可以提供科学技术、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兴趣  高中数学的主
【摘要】以学定教的角度出发有效设计教学活动,能促进课堂中教与学得到整体的优化,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本文从以学定教出发,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了探索.并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为例,进行了初中数学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数学;活动设计  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核心出发点要将学生置于教学之中,只有基于学生实际和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才能有效选择适合学生学习
【项目支持】本文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级重点课程项目(编号:2014ZD004);独立学院数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新教学模式研究(2015J019)  【摘要】此文立足于教学实践及调查,分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学习特点以及高等数学教学定位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探索新形势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发展模式.  【关键词】 教学实践;分层;改革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
【摘要】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的数学基础,联系紧密.但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这两类课程往往不能很好地衔接,使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有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就上述课程的知识模块进行系统梳理,有针对性地找到两类课程的内在联系,寻求数学思想方法在专业知识中的背景,挖掘专业知识技术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以达到两类课程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提高工科学生的数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改革,这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理性学科,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题型,为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解题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就以高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