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封建”和“反抗绝望”是解读《祝福》的两种通行思路,但从作为“真问题”的“祥林嫂之问”入手,或可另探新途.《祝福》的第二次“归乡书写”开始了鲁迅既批判传统,又批判
鲁迅晚年翻译高尔基作品《俄罗斯的童话》,认为书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俄罗斯国民性",对中国国民性也有医治作用.高尔基"俄罗斯童话"的文体源于俄国艺术政论文"小品文",鲁迅20世纪20年代初建立的童话文体观,受《俄罗斯的童话》的影响有所转变.本文考证、比较了高尔基原作和鲁迅译文曲折的发表过程,分析了《俄罗斯的童话》中的国民性问题与民族意识、政治意识的关系,阐述了鲁迅对"俄罗斯国民性"的解读、鲁迅与高尔基在社会批判与知识分子批判等方面的异同.
分行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形式标志,是现代诗歌取代连书型书写传统的古典诗歌最为直观的形态特征之一.现代诗歌分行的滥觞,接受了西方科学思潮与现代媒介传播的影响,借鉴了西方现代诗歌书面呈现形式,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参与了现代诗歌分行的形式建构;分行与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成密切相关,诗行的变化是诗歌节奏变动的形象图谱;分行是现代诗歌视觉图像美感的主要呈现形态,拓展了诗歌艺术视觉感官空间;分行顺应了现代汉语主谓结构的叙事形态,是体现现代诗歌结构意义的重要手段,是现代自由体诗体建构的主要方式,是诗歌现代转型,走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