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一味地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学反思,那么势必会使学生重蹈其以往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覆辙”,所以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反思能力为研究对象,着重就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应该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应该有分析、比较、归纳、类比、综合、判断、推理的习惯与能力,以及数学地、合乎逻辑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但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思维含金量极低,这必将阻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是人们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人们工作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促使学生在自我反思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对于反思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反思动力
  教学实践表明,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在当前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大都只重视基础数学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教学氛围的营造,以至于学生会被教师课堂上滔滔的讲授而彻底“打蒙”,导致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那么实际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是非常理想。因此,为了切实达到激发学生反思动力的目的,数学教师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同时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去感受、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无理数和根号”等方面数学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具体区别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接着继续询问学生:“既然有理数小数点后面有无穷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取舍呢?”然后再提出:“你们觉得有理数小数点后边位数重要吗?”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航天飞机上天飞行方面的知识,以便使学生充分意识到速度及其运转轨道的重要性,并要为学生引入因相关数据的小数点的误差所引发的重大航天惨案,以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来使学生互相评判各自的数学理解和分析能力,以便借助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反思的动力。
  二、开展自主探索,提高反思效果
  自主学习和探索是学生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数学问题求解中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讨。此外,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实际上也正在逐渐形成,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借助这一时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和多边形”方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测量和计算有关的土地面积,并要要求他们自主设计有关的测量方案,接着要引导学生自主对比各种测量方案及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需要分析各种测量方案所得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以便找出众多测量方案中的最优方案。然后,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重难点知识,并要借助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总结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切实发挥反思能力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践行解题教学,培养反思能力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掌握反思能力和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效果,数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切实践行解题教学,以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达到解题的目的,促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生均会在同一个地方犯错,即便同题目的数学题目不再犯错,但是对其题目信息稍加改变,学生又就会继续犯错。究其根本原因而言,其主要在于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不够。因此,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尤其是要对于错题的反思,从而使学生在反思错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反思能力。例如,在讲解“平行线”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大多数初中生常常会将同位角、同旁内角和内错角等相关数学概念弄混淆,尤其是在分析复杂图形的过程中。此时,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寻相关的例题和知识点来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深刻地了解该如何去观察边或者角的位置,接着再借助相关的概念来明确相应角的具体类型,以便可以在自主反思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避免学生再次重蹈自己犯错的“覆辙”。
  总之,反思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丰富和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新课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推行,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刻不容缓。本文着重就反思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为重中之重,在考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将新时代的教学手段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延伸,从多方面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文章结合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出具体的提升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树立学生写作信
引言: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爱。  【背景】  本学期始,我接手了西藏班,这是我校办学史上的第二批西藏学生。在一群害羞的小女孩子中,小G因为活泼、大方、能自然熟而显得与众不同,我一下子就认识了她。再加上她总帮着老师组织学生。于是在确定班干部人选的时候,她一自荐,我便把她确定为班长的人选了。  刚开始的那几个星期,她在班级的管理上很尽力。无论是吃饭时候还是早读课、自习课她都积极参与管理,果敢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用题的讲解和运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应用题的解答不但是学生锻炼动脑能力的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难题。有些学生一见到数学题就望而却步,觉得遇到拦路虎,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出发,帮助学生来梳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带领学生跨过应用题这个拦路障碍。  【关键词】 思路;精选;开拓;鼓励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解答数学题目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摘 要] 初中数学讲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教师只有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才能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究,学生通过自身特有的思维发展模式,逐渐熟悉并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利用高科技教学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设置高效问题,锻炼学生的答疑探究能力;设置课堂学生间问题交流的有效模式。  [
【摘 要】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语篇学习难度较大,因为里边涉及到单词、句型、段落、篇章等内容,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从策略指导角度优化语篇教学,注重层次性活动的设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指导;层次性设计  语篇教学应该重在整体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渗透一些策略,并在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小学生语文知识,关注小学生识字的质量,还需要引导小学生感悟汉字的文化底蕴,提高
[摘 要] 教育改革在小学阶段逐步推进,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计算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对教学模式做出优化创新,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计算学习平台,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数学计算技巧,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解决方案  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让孩子乐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时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相互促进,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培养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协作分工能力。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明显,但同样也存在诸如教学纪律性不强等实际问题。文章围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展开,以查摆问题为基础,找到相应提升改进策略,进而
[摘 要] 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现阶段教育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即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意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并且带动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成功地踏入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