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善于纳谏?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武帝司马炎曾和右将军皇甫陶在一起论事,谁知一言不合,皇甫陶竟然与司马炎争论起来。事后,散骑常侍郑徽上表称,君臣有尊卑之别,臣子对君王说话应当恭敬,皇甫陶言语犯上,应当治罪。谁知司马炎却说:“忠诚正直的言论,我唯恐听不到,郑徽逾越职位,胡乱禀奏,难道要让我堵塞言路吗?”于是免去了郑徽的官职。
  为此,《资治通鉴》中说司马炎气量宏大,容纳得下直率的言论,睿智明理。那么司马炎真的是虚心纳谏、乐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吗?
  西晋的人才选拔制度沿用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大臣刘毅曾向司马炎上书指出这种制度的八种弊病:中正职责很重,而挑选中正的过程却很轻浮;中正經常借机培植私党;过度偏向世家大族;对中正官的错误裁断没有司法救济途径;九品制度对有虚名者有利,而对有实绩者不利;只划定品级不考虑专业和特长……他建议全面改革人才选拔制度,让真正有才的人脱颖而出,为朝廷出力。司马炎看到奏疏后,很赞成刘毅的观点,但没有实施改革。
  公元268年,司马炎命令河南尹杜预对官吏的进退升降进行考核。杜预上奏说现有的考核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并提出了许多好的改革建议,司马炎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但这件事到底也没有实行。
  对于好的建议,司马炎常常“虽善其言而终不能改也”,而对于敏感的话题则根本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司马炎的同母弟弟司马攸政绩突出,颇有建树,被封为齐王。司马炎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很高。司马炎身边的宠臣知道司马攸不喜欢他们,担心一旦司马攸继位,自己就会被贬谪,于是他们建议司马炎将司马攸调回封国。司马炎表示同意,诏令太常寺讨论应该给司马攸赏赐哪些东西作为临行礼物。但太常寺的博士秦秀等人却上表说:“齐王贵为陛下的同母弟,假如他贤德的话,不应当让他去担任守卫鲁、卫之地的寻常职务;如果他不贤德,就不应当让他回到封国,以免生乱。总之,齐王是不能离开京都的,应让齐王留在京都效力。”
  博士祭酒(位居博士之首)曹志知道这件事后,悲伤地叹道:“哪有这样的高才,这样的亲族,不让他稳固根本辅助教化,而让他远去海隅呢?晋朝危险了!”他也上奏说:“现在圣朝刚开始创业,如果不能以诚待人,相互信任,以后的事就难以做好。想争取人心的人,应当先有如磐石般的基业;想享有万代利益的人,应当和天下人共同讨论国政。我认为应当按秦秀等讨论的去做。”
  司马炎一向信任曹志,看了他的上奏,却非常生气地说:“曹志尚且不明白我的心,更何况其他人!太常寺负责礼仪,我问他们该送什么礼物,他们不答,却越俎代庖对我的命令指手画脚!”于是下诏把曹志、秦秀等人以蒙蔽朝廷、尊崇粉饰邪恶言论的罪名予以拘捕,交由廷尉治罪,并将他们的上司太常寺卿免职。
  司马炎对谏言的态度最终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西晋的官员普遍沉湎享乐,争权夺利,王公外戚只顾个人利益,相互残杀,弊病越积越深,最终导致西晋灭亡。
  编辑/灯火
其他文献
法国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路易十四自比“太阳王”,但他的食量比口气更大。  孩童时代,他就对吃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成年后,为了保持体力日理万机,更需要大量食物进补。《法国餐桌史》中记录了一份路易十四的午餐膳单,不仅菜式繁多,分量也相当惊人,普通人吃三天都绰绰有余。午餐已如此丰盛,却被称为“小食”,夜间十点开始的晚膳才是“大食”,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分量更是不用说。路易十四进晚膳时,还喜欢召集王室成员与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御马监奉御陈奉被委派前往征收荆州店税,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并管理钱厂鼓铸之事。  陈奉位高权重,又得万历撑腰,因此坏事没少干。他一到荆州,先笼络地痞流氓,迅速拉起了一哨人马,一来做探子,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以便迅速敛财;二来充作打手。那这帮人都干了些什么呢?对荆州当地的官僚集团,一言不合,他们就挥鞭而下;对商旅和百姓则直接明抢。  自古以来,中国百姓隐忍力非常强,不到万不
1000年前,宋朝人已经跟我们一样在谈论十二星座的运程了,只不过那时不叫十二星座,叫“十二星宫”。今天的人特别爱黑处女座,宋人则爱黑摩羯座。  苏东坡学问庞杂,对十二星座也是颇有研究。他曾不止一次感慨:“我与韩愈都是摩羯座,同病相怜,命格不好,注定一生多谤誉。”原来韩愈写过一首《三星行》诗,意思是说他出生之时,恰值月在斗宿,牵牛星耸动其角,箕星大张其口。不见牵牛星拉豪车,不见斗宿装美酒,唯有箕宿独
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官费留美的幼童,后来的外交家欧阳庚便在其中。九年后,在国内外各种势力的阻碍下,这些留学生被迫回国,但欧阳庚在耶鲁大学完成了学业。欧阳庚短暂回国后,被召入旧金山领事馆工作,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1894年,孙中山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不禁忧愤交加,决定上书李鸿章,力主革新政治,富强中国。他花了十余天完成建议稿,并请了许多人帮忙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上书李鸿章。可李鸿章当时为了
在东汉风光一时的扶风马氏到数百年后的唐代早已风光不再,在那个升迁全靠户口本的年代,并非一线士族的马植只好走上了一条异常崎岖的仕途之路。  马植的父亲马勋曾在“泾阳兵变”时,为唐德宗立下大功。但因为朝中没人,马勋在凤州刺史的任上干了没几年,就被上司诬告而被贬到荒蛮的广西终了一生。这件事对马植的影响很大,让他明白了弱肉强食的官场法则,也奠定了他“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人生准则。  元和十四年(819年)进
上了那么多年学,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永远是那么枯燥和乏味,只有一份特殊的作业例外。  那是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正好在学习一组关于“父母的爱”的文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这么一份作业:回去对妈妈说一句话——“妈妈,我爱您。”  这份特殊的作业可把我难坏了,因为我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学生,当面对妈妈说这句话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而且即便是说出去了,妈妈如果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是我真心要说的,反而会伤心
1963年出生的卡洛斯·恺撒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球星,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了“巴西球王”。奇怪的是,这个家喻户晓的球王在他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真正上场踢过球。  恺撒小时候球踢得挺不错,还被墨西哥的一个足球俱乐部选中。然而,渐渐长大的他无论怎么努力训练,球技还是停留在业余水平。他沮丧地认为自己并不是踢球的料,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当球王的志向,深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要有职业球赛,
阵阵神曲扫大街,那是因为没有碰上有才华的段子手不信,给你改一下,让你分分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六王叫我来巡山》  深山有披发毛脸人,鸣鼓而歌曰:  新承王命游人间,巡遍。曾闻天外有神仙,不羡。  欲得僧尼入洞天,当饭。南山顶上望欲穿,难见。  《我在东北玩泥巴》  渤海寒冬,有昆仑儿捏土为像,对之泣曰:  闯关东,遇隆冬。寒无衣,戏黄泥。关东大,客无家。  《小苹果》  果木下有男女私會,男子指木
15岁那年,左宗棠到湘阴县城参加童子试。考场设在大成殿(孔子庙的主殿),搭了棚子,间隔起来,一名童子独坐一格。常以八股文自夸的左宗棠当然不怵这种考试,果然,他交出的考卷令考官大为赞赏,不仅字写得好,文章也有新意。  左宗棠迈过了应试的第一道门槛,爽不可言,决定继续考下去。第二年,他来到省城长沙府参加府试。交卷后,主考官张锡谦一看,非常喜欢,把左宗棠的考卷往前腾挪。眼看这份考卷就要名列第一了,忽然,
楷模的悲剧  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出身贵族,为左曹越骑校尉之女;她德容兼工,端庄贤淑,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驱散汉成帝内心的积郁;又擅长音律,使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成帝而言,她不只是侍妾,也是知己。她平时还在德、容、才、工方面加强修养,希望对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总的来说,她就是一个理想女性的楷模。  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