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师者德为先,无德不可师。教师应该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情操、学识才智、言谈举止、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样板。因此,本文浅析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师德师风 对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大量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青年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是现实情况是,媒体报道的关于高校教师剽窃,抄袭,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尚存在,高校少数青年教师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
  (二)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浓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越来越浓厚,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下滑,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教师的课时增多,在课时津贴等项目的驱使下,部分青年教师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为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工作量,忽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含金量降低。另有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
  (三)理论知识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缺乏。
  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历都在硕士以上,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扎实。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才能发挥。
  (四)为人师表意识不浓厚。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也影响教书育人者的形象。目前高校部分青年教师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备课不充分,上课敷衍了事,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教学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青年教师在言谈举止上不够端庄,授课过程牢骚满腹,对时事评论不够客观;在名利的影响下,片面追求课时量,治学不严谨,剽窃他人成果现象屡见不鲜。
  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要使高校青年教师真正领会师德的真正内涵,必须从各个方面培养师德,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好典型,以榜样示范。
  道德建设离不开榜样的示范。首先,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高校的中老年教师也要带好头,为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其次,要重视典型的示范,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要善于利用现实中的先进典型教育他们。最后要鼓励青年教师追求进步,注意在青年教师中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宣扬和表彰青年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使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抓好典型、发挥榜样力量的同时,还要指出不良行为倾向,并加以引导,抵制错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二)注重教師发展,关爱学生成长。
  一方面必须树立“以人为本 ”的指导思想,真正关心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切实维护教师的利益,重视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解决教师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教学工作;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困难结合起来,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积极推进民主治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另一方面,帮助高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尊重学生自主性精神来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帮助教师重视对每位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推行平实的工作作风和真诚的师爱,多一些俯身倾听,少一些冷面教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到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努力发现和开发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和潜在的优秀品质,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三)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强化激励机制。
  考核其实质是激励,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作用。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首先设立奖项,对在教育,师德修养等方面的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奖励,调动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将师德考核指标量化并与个人自评、学生测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相结合,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师德考核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奖优罚劣以促进师德师风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教师德性养成教育。
  高尚的师德需要培育,必须重视教师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所谓养成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养成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促进校内外学术的广泛交流,搭建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以知识学习与共享思想的推进促进高校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学识、做到终身进取,以此不断激发教师奋进的事业心和拼搏精神;培养高校教师的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带动和融洽师生关系;通过各类文娱、体育活动和健康的教师沙龙,如:教师音乐会、艺术展、文化交流、心理咨询等活动推进高校教师高雅志趣和爱好活动培养高校教师高雅的志趣和爱好,丰富高校教师的业余生活;帮助高校教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新,共同打造高水平高校师德建设体系。同时,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对一切都洞悉于胸的智者;才能成为宁静淡泊,旷达宽厚,坚韧无比的仁者;才能成为胸藏万卷,心怀天下的文化传递者。
  (五)严格高校教师师德考核与制度规范建设。
  高校建设者们应建立一整套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指标体系、组织体系、实施体系、奖惩体系、监控体系、反馈体系以及循环改善体系等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师德规范,加强师德监控,实现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切切实实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切身利益紧紧挂钩,为奖惩决策服务,以最大化考核的效用。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高校青年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惟一标准。高校青年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金融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使金融体系得到了极大的革新,也将影响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尤其对于我国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效率,进而促进经济更加快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本文通过阐述金融创新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创新存在体制陈旧、盲目创新、缺乏金融创新人才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通过完善金融体制、技术革新等完善金融创新,从而提高金融效率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三板”市场的制度机制、交易模式等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对“新三板”市场发展模式进行简单概述,通过对“新三板”市场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WTO,国内外经济竞争激烈,各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安装企业的数量多,利润率较也不高,所以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而内部审计在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更为应当受到更大的重视。为了让建筑安装企业更为牢固的扎根在世界经济竞争浪潮中,就更应该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以及风险管理进行深刻的探究。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宏观经济层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常态下我国金融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介绍,深入分析其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新常态下促进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影响;金融生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就业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领域,而其中的医疗领域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担负着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性
期刊
期刊
摘要: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的核心,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起着巨大的作用,其净利增长的变动自然会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经济“新常态”三方面着手,最后客观的指出银行净利高增长的时代已终结。  关键词:银行;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过去十年,银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呵护下,出现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和手段带来了新的课程思想和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社会生活环境,选择易于学生掌握的学习手段和方法,重视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开展数学观测、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对于数学的学习,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逻辑性思维能力.一个良好的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