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别样精彩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eng929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把这种借助图形,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称为“画图策略”。它能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厘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较为薄弱,分析题意的能力不强。就如何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画图策略”阐述一些想法。
   关键词:画图策略;低段数学;数量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都以抽象的文字形式呈现,造成学生不理解题意或对其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有误。特别是低段的学生,由于解题的方法和经验十分有限,在解决问题时会遇到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借助生动活泼的图画,并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不同的画图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如果连图都看不懂,何来的画图呢?读图是画图的基础。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如果没有培养良好的读图能力,那么在后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将难以实施。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从教材的编排上可以看到,教材大多数呈现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呈现的主题图是游乐园,这是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除了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娱乐相关的情境图,在解决问题时大多数是以直观、形象的图表呈现,这些都是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浅显易懂的情境图,让学生充分读图,在读图中获取所需的数学信息。
   低段读图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看懂图意是解题的关键。学生要了解一些基本数学符号的使用及含义,如在教学减法时,课本中的例子是4-1=3,教材呈现4个圆,将其中1个圆用虚线圈起来,表示减去。在数学学习中,减去的部分可以用虚线圈起来或者划掉,这一表示方法也能让学生明确减法就是从总体中扣除一部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的含义。再如大括号表示总数,问号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让学生完整表达出题意,将图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为学生学习后续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会学生画图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懂图意,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画图解题的正确方法。这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为学生制造画图的时机。让学生利用浅显易懂的图形,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一开始也许不能区别数学“画图”和美术“画图”的不同,作品比较粗糙,所呈现的信息和题意不同或者信息不完整等,在一次次修改和完善后,学生逐步掌握画图的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问题画出相对应的图,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好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正确的作品要及时给予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画图要画什么?怎么画?该选择哪种画图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一)图形替代图
   画图的目的是为了让题目变得简单,在低段数学学习中,题目中经常出现卡通形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法画出或者花费较长时间画图,这就可以使用简易的图形或者符号来代替。如一年级下册练习九第7题: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还无法用连减的方法解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画图的方法。在画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不会画毽子;(2)有的学生为了画好毽子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在这道题目中,建议用三角形或者圆形来代替毽子,加上大括号。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一看就懂。同时用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毽子要用四根”含义,为后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理清数量关系图
   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也是画图中最常见的用途。在“倍的认识”练习中,经常会用画图策略理清数量关系。如:苹果的数量是梨的2倍,苹果比梨多5个,请你计算出苹果和梨的个数。学生审题结束后,并未能从题中寻找到苹果或者梨的数量,导致解题时无从下笔。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策略來解决,题目难度就会有所降低。可以先确定梨为一倍数,苹果是两倍数,因此一倍数就是5,得到梨的数量为5个,苹果的数量就是2个5,也就是10个。从这里入手,问题就解决了。
   又如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例5:
   根据题意可知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题目中的“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干扰信息。有了前面替换的经验,学生已经会用常见的图形表示图中的人和球。有的学生用虚线圈圈出了来的人,有的用斜线划掉来的人,还有的用大括号表示,通过画图,可以去掉干扰项,学生对题意也就更加清楚明了。
   还有一些纯文字的题目,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排队问题”:我的前面有5人,我的后面有4人,一共有几人。像这一类的题目,学生单纯从文字入手还是比较难的。学生通过画图记录下对题目的理解,不仅直观,同时也避免学生忘记自己的思路,在检查的过程中也有依据。
   画图的过程,其实就是梳理信息、理清思路的过程,无论哪种方法,都不能依样画葫芦,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三、养成画图解题的习惯
   画图解题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在掌握了画图的方法后,最为关键的是增强画图解题的意识,养成画图解题的习惯。低年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勇于尝试。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巧妙设置有效问题,让学生产生画图需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不同的方法解题。通过对比优化,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的简洁明了,凸显画图优势,从而渗透画图策略。
   如“小红做了11朵花,小明比小红多做了3朵,小英比小红少做了3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道题中数学信息较多,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材料拼摆,并提问,你打算怎么做?学生提出用小棒表示小红的数量,三角形表示小明的数量,圆片表示小英的数量。等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实物概念后,追问学生,如果不用学具盒,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表示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此时,我再追问:在纸上画出来,又该如何表示小红、小明、小英的花朵数呢?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方法,用\表示小红的,用△表示小明,用○表示小英的:
   小英:○ ○ ○ ○ ○ ○ ○ ○
   小红:\ \ \ \ \ \ \ \ \ \ \
   小明:△ △ △ △ △ △ △ △ △ △ △ △ △ △
   紧接着,我让学生观察画出来的图,思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点,学生发现,除了摆学具外,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且更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产生画图需要,教师教授画图的方法,这样一来,低段学生从操作到画图逐步过渡,在脑海中建立起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识。
   数学家斯蒂恩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成一个图形,那么就整体把握了问题,并能创造出思考问题的解法。”画图策略不仅体现了数与形的关系,同时也是学生对题目的另一种表达,是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读懂并理解题意,用图画正确表达数量关系,并且能完成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要我画”转变为“我要画”,相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会愈发浓厚,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施宇晞.画图策略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科教学,2013(2):69.
   [2]任杰.从“读图”到“画图”: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月刊,2018(7.8):74-77.
   [3]吴雅芳.略谈画图策略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5(1):90-91.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摘 要:古代诗词以其特有的意境、形象凝练的语言、富有音乐美的旋律,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无效,难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要想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通过朗读和解读打开古诗的第一道大门,再以情境重现躬身入局感受诗句的含义,最后用归纳对比赏析升华情感,成为真正的“诗中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悟美   古诗词是人类的文化瑰宝,是经过历史沉淀后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借助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为一体的益智器具,打造充分调动起学生脑、眼、耳、口、手的益智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在探析益智课堂促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小学社团活动中开展的益智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益智课堂;小学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隆冬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科学(苏教版)教学评价高级研修班,与来自全国18个省份、92个地市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代表200余人共同学习、探讨、交流。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精彩的专家讲座、各地区代表的分享交流和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小学科学的课堂需要科学的评价  教育部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专家王允庆教授在《基于数据的教学改进——谈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摘 要: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不管班级是否优秀,都会遇到学生之间产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然而失控的冲突和矛盾会影响和谐友爱的班级文化,阻碍同学之间正常相处,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集体观念、沟通障碍、不良生活习惯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学生矛盾发生后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这对于维护学生之间的团结、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也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设动手实践活动,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转化成直观的操作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数学概念或规律等。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尊重儿童,激发学生的趣意和情感,实现教学水平的跨越,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   关键词:操作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获得思维展示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方面效果显著。而重视动手操作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课堂小组合作教育,利用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做好教学方面的布置,加大学生小组合作的重视程度,全面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从当下低年级语文课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小学生课堂参与性和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参与度;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贯彻与实施的背景下,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组织了多样化的德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基于此,对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方法与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建议,以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实践;思考   一、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德育被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形成,需要落实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要实现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将学生脑海中内隐的思维过程外化为课堂训练的显性表达。唯有让学生“看到”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才能助其完成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和调试;也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考场上、生活中自如地运用学科素养来处理复杂的问题情景。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维能力;解题思路训练表;思维过程   衡量一个学生学科素养水平的
学科德育,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有机融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和过程。   “学科德育”并非简单的“学科” “德育”,而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学科教学本来应该具有的学科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成长的阳光雨露,以
摘 要:“学习单”进入课堂,是我们数学组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校内平行班多、班额大、同课教师多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模式。如何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对现有与教材同步的“学习单”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使“学习单”的设计结构更适合本班学生个性发展、学习特点和需要,一直都是“学习单”使用者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