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小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数学老师都选择了在数学课上多多使用学具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然而一年级的数学知识结构较为简单,一个简单的小棒就可以玩转一年级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变得既简单又直观,不管是简单的加减计算还是认识图形、还是分类与整理或者是找规律甚至认识钟表的时候都可以借助小棒来辅助我们的课堂。
  关键词: 学具;小学一年级;小棒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缺少生活经验,思维形式仍处于形象化状态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性却是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如何让我们的教学变得直观成了我们一年级数学老师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学具便成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在我们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用到的最多的学具就是小棒,孩子们用的最好的也是小棒,所以,如果我们能将小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话,那我们的数学课就会有非常不错的收获。这里呢,我就将平日里对小棒使用的一些方法、心得与收获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对更多人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学具在我们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孩子不具备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阶段借助学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具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让学生有了动手实践机会。通过学具能引导小学生低年级动手操作,让他们的脑、手、眼得到充分地发展。
  3. 通过学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通过学具的教学培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观察对比能力。在利用学具过程中,让学生能对抽象的概念总结出结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
  4. 学具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通过学具将抽象的数学公式与现实游戏结合起来,就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科的兴趣。
  既然学具对我们的课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正确的使用学具就非常的重要,我们数学中的学具各种各样,各有其优势,在我们一年级教学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小棒了,对于小棒的使用我们可以从下面来实践。
  一、 数的认识及数的计算中小棒的使用
  1. 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我们一般是从实物的数抽象到数字再由数字具体到实物,那么这里,我们就要从现实存在的实物中先数得一个数字,让孩子去了解这个数字的书写认识这个数字,之后要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就要让孩子利用小棒将这个数字摆出来,这一认再一摆就让数字深入孩子内心。
  2. 数的计算。数的计算时,好多家长会说5加3等于8如此简单的问题,可是要让孩子明白是个不容易的过程,所以,我会就可以选择让孩子用小棒来摆一摆,5我们就摆5个3就摆三个,加就把它们放在一起数一数。
  二、 认识图形和位置
  1. 认识图形。认识平面图形时,我们主要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让孩子认识了这些图形,在后面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利用手中的小棒在自己的桌子上来摆一摆这些图形,既便捷方便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很直观地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比让孩子用直尺铅笔在本子上画要节省时间。
  2. 位置。学习位置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将手中的小棒涂成不同的颜色,在了解了上、下、左、右、前、后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在某颜色的什么方向摆上某颜色的小棒来进行训练,非常容易操作对课堂教学的巩固非常有用。
  3. 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我们也同样是让孩子把小棒涂成三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元、角、分,然后在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小棒的摆来进行,在这里一定要强调到位的就是,小单位够十时我们需要将它换成大单位,也就是满十进一的思想要讲解清楚。
  三、 摆一摆和分类与整理
  1. 摆一摆中,利用给个位和十位上摆上与数字对应的小棒来学习会非常直观。
  2. 分类与整理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将小棒涂成不同的颜色另外让孩子将小棒做成不同长短,也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小棒来分类,这样我们就练习了将小棒按照不同颜色或不同长度来分类的方法,比起借助其他东西来分类比较方便。
  四、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一张白纸上写上12个数字按钟表的样子去排列,然后用一长一短两根小棒,老师说不同时间让孩子们用小棒去拨,特别好使。
  我们一年级的知识比较简单,无非就是上面所讲到的,我们看到了小棒的便捷,同时,一个简单的小棒,如果管理不善也无法对我们的课堂起到辅助作用,甚至有时还会成为我们课堂上影响课堂纪律的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管理这些学具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就会事半功倍:
  1. 课前学具准备到位。
  2. 在课堂上做到对学具充分利用。
  (1)将學具代入情景教学。充分将学具代入课堂的情景教学,能让学生自行设立情景范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营造良好的氛围。
  (2)通过设立问题后再解决问题。在通常的课堂上,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故而在课前的备案中,教师就应该将重难点标示清楚,并根据相关的点给学生设立思考观察的题目,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3. 通过教学示范后再进行操作。给学生提供学具的目的是辅助教学,通过学具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对抽象化概念进行理解。学具虽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也不能由此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这样容易让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逐渐流失,更不利于引导他们开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总之,一年级教学中,学具特别是小棒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低年级教学中,只要能充分的使用,一定会对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吴嫦梅.合理使用学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86):55.
  [2]朱巧兰.小学低年级认数和计算教学中有效使用学具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79-80.
  作者简介:
  邵军慧,陕西省商洛市,商洛市商州区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独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金工实习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目前金工实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如应和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联系更为紧密,以期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助力独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顺利转型,适应应用型独立学院的建设。  关键词: 金工实习;应用型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制造技术基础  一、 引言  金工实习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创新性等特点,依托理论教学基
摘 要: 本文结合高职学院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立足于结晶矿物与岩石鉴定技术理论性和实验性强的教学特点,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体验式任务项目教学新模式,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以行动为导向,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以及课堂与生产实践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与学生上岗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实现全程监控和实时交流,从而提升
摘 要: 目前,偏远山区小学,学生人数因诸多原因逐年递减,一个班级10人以下的居多,小班额教学不仅仅改变了学生的数量,更可贵的是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的被关注,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深入了解小班额形成的现状,才能充分发挥小班额教学的优势,打造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诸多乡村教师面前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摘 要: 《人体解剖与组织学》是护理专业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是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近三年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很不适应,期中考试不及格率都在40%以上,因此分析他们的学习特点,提出改进他们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作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影响;人体解剖与组织学;因素分析  我校是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新生第一学期就开设《人体解剖与组织学》课程,是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近三年来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时机,充分指导学生展开朗读活动。在预读中能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在练读中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在回读中能让学生升华情感认知。这些朗读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能让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小学语文  美国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促使学生形成必备的知识体系,这样才
摘 要: 科技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契机,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我针对“微课”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借助“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培养更优秀的生力军。  关键词: 微课;职业教育;课堂教学  一、 微课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伴随着网络生活和信息技术普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更符合当代
摘 要: 知识软件化现在逐渐被引用到各个领域中,教育教学通过利用知识软件化将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够动态展示的特点将其用于机械工程设计的课堂上。机械工程设计专业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创新的课程,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创新力来对机械开发注入新鲜动力。知识软件化使知识有了崭新的存在方式,人类已有的知识不再只是被动地记录在书本中,等待人们去学习和应用,知识还可以凝聚成方便的工具,以专业化的视角给
摘 要: 从心理学视角下进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析,能够促进社会更好地实现引导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识、认同以及最终内化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学阐释研究,最终目的应该要实现促进青少年实现价值观认同。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双重态度;心理学阐释  一、 引言  我国中共中央办
摘 要: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未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诠释,而要正确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首先要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质,即高等教育管理并不是学校的一小部分,而是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有了充分而深入的了解之后,学校管理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地提高,基于此,文章从高等教育管理的三个主体:学生、教师及行